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防雷减灾 \ 智能防雷成防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防雷成防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布于:2020-03-11 14:32:11 来自:电气工程/防雷减灾 [复制转发]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智能化。防雷亦不例外。智能防雷已不再是概念。特别是雷电防护作为各行各业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之一,也需要随着电网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安防智能化等的要求,实现智能化防雷。钧和电子认为,智能防雷已成为防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简析如下:

一、智能防雷的概念

智能防雷是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最先进的IT技术引入到防雷行业中,在精细化综合防雷系统基础上,形成了防雷装置运行状态、雷击情况及就损坏情况进行及时警告的“智能防雷”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雷电探测、雷电预警、智能监测、智能分析与告警、集群控制系统等。具体详见智能防雷/防雷设施在线监测系统

二、从防雷行业发展历时看智能防雷

(一)直击雷防护阶段

人类社会的防雷历史起源于1752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在此后的230多年间,因电子设备较少,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现象也不明显,人们对它的防御仅限于防护直击雷就已足够。

(二)系统防雷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雷电感应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性日趋严重,雷电灾害频频发生,仅靠避雷针防雷已远远不能满足电子、通信、微电子设备等应用领域防雷的实际需求。为了确保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近年来雷电防护由防直击雷发展到系统防雷新阶段。

系统防雷是根据雷电入侵引起的热效应、冲击波作用、电动力作用、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作用、高电位引入与反击等各种危害方式与途径,利用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网络、共用接地系统、安装信号/电源防雷箱、综合布线及屏蔽等措施和手段,进行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的一项严密的系统工程。

(三)智能防雷阶段

   系统防雷作为雷电防护综合解决方案,已经能够较全面的满足雷电防护要求,但是它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众所周知,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防雷系统运维管理中,系统防雷仅能做到回应式和预防式阶段水平,而这在防雷减灾中,仍停留在“被动防护“范畴,无法保证运维人员在雷电袭击前,便能够获知防雷设备是否在正常作业、排查出防雷系统隐患,从而更换已出现或易出现故障的防雷设备,导致整个防雷系统则形同虚设,给防雷减灾带来极大风险。同时如何帮助运维人员规避上述风险,消除防雷系统隐患,全面提升防雷综合管理水平,是防雷行业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智能防雷系统应运而生。智能防雷系统将防雷系统直接提升到预测式,甚至前瞻式的可靠性运维管理阶段水平,进而将防雷减灾上升到“主动预防“范畴,给防雷行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我国已经在智能防雷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国家电力公司主导,国网江苏电力和苏州供电承担自主研发的智能动态防雷科技成果,已通过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39个以上成员国论证并立项,正式承担“动态防雷”国际标准制定,今后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这是我国在这个领域首次承担国际标准制定,标志着试点应用的电网防雷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钧和电子原创,转载请写明出处www.junhedianzi.cn)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防雷减灾

返回版块

8.7 万条内容 · 23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防雷装置的等电位连接

接闪装置在捕获雷电时,引下线立即升至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这种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台站内的金属设施、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如果其与防雷系统的导体,特别是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要求时,则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这样在闪电电流通过时,台站内的所有设施立即形成一个“等电位岛”,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