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程建设最活跃,最多的地区,当然,知道和了解BIM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想要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就应该抓住BIM介入项目的最佳时机,从而发挥BIM技术的最大价值。
导读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程建设最活跃,最多的地区,当然,知道和了解BIM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想要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就应该抓住BIM介入项目的最佳时机,从而发挥BIM技术的最大价值。
BIM技术的一大特点:模拟性。其优势就是在施工前将建筑在电脑里模拟建造一遍,在施工前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BIM技术应用越早,价值越高。如果项目已经施工了,很多BIM应用将错过最佳时机。
在投标阶段,BIM无疑是亮点之一。商务标方面,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算量,一方面方便对外不平衡报价,“预留”利润;另一方面对内进行成本测算,提前了解利润空间,便于决策。在技术标方面,可以提前展示BIM在施工阶段的价值,碰撞检查、虚拟施工、进度管理、材料管理、运维管理等,提高技术标分数,从而提升项目中标机率。
在施工单位进场前模拟现场的场地布置模型,如:办公场地、材料堆放场地、加工场地、临时用水用电、设备堆放场地、宿舍、食堂、厕所、警卫室、入场道路、垂直运输设备位置等,如果前期模拟好场地布置,则可以最大的节约施工用地,减少临时设施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对材料运输路线的方案模拟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的运输,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
在施工前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专项方案,利用BIM的可视化,帮助施工人员判断方案的合理性,或者通过模拟多项方案,帮助制定最佳方案决策。施工专项的方案模拟还可以帮助现场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水平与效率。
施工前地下支撑维护模型(如隔构柱、中隔墙、支撑梁等)和地上主体结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不仅校验支撑维护方案的合理性(如隔构柱偏离支撑),同时还能检验出支撑结构与主体结构间存在的碰撞点(隔构柱与主体梁间距过小造成无法施工等问题),避免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支撑围护影响主体结构施工。
施工前通过BIM系统可以快速查找和定位出楼层中需要高大支模的位置,(高大支模架是指凡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人工筛选查找高大支模的位置会导致效率低下;其次会出现遗漏,如果在施工后才发现有部分遗漏,这样工程的施工安全会存在很大的隐患。
图纸会审可以提前发现图纸的缺陷,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返工节约工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图纸问题,会造成不必要的返工,费材费工的同时施工进度也相对滞后。
施工前通过碰撞检查系统查找出设计图纸中遗漏的预留洞口,避免在施工后发现该预留的洞口没有预留而凿洞返工,不但费时费工影响施工进度,而且现场凿洞返工对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存在结构安全隐患。
施工前通过BIM可视化模型提前对地下部分节点,尤其是基础部分的复杂节点进行交底(复杂集水井、异型承台等),通过BIM模型的可视化交底,不仅让现场的技术员深刻的理解图纸,更能避免对图纸错误理解从而造成的错误施工。
施工前通过对工程量精确核算,可以对现场的进料以及备料做好精确材料计划,控制好材料的上限;前期材料上限控制,不仅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进料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增加成本,而且对公司和项目整体资金的合理安排提供保障。
项目前期需要进行项目的成本分析与资金计划,使用了BIM,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项目的成本进展与需要准备的资金情况,对于后续的成本管理与现金流管理有巨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要抓住BIM技术介入项目的最佳时机。BIM应用越早,价值越高,项目部成员对BIM的认可度也越高,BIM的推进也就更快更有成效。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行见BIM
返回版块9265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bim学院】是什么让BIM的重点从“信息”变成了“模型”?提到BIM中的「Information」,也就是信息,也许你马上能想到,点击模型中一个构件,就能看到它的尺寸大小、属性、成本等等,但信息的范畴还远远不止于此。 咱们今天就来说说信息的本质。 论你需不需要,数据都存在,只不过存在形式可能是离散的。而信息,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回答特定的问题,把数据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到一起。 最重要的是,首先得提出问题,才能得到信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行业计算机应用的前沿人士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新的高度,
回复 举报
来自 土木在线APP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