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计成 作者:朱河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时在跟一些设计院中高层聊天的时候,朱河总能在他们的言语之间悟出一句潜台词——这届设计师不好带。
他们说,
【现在大部分的年轻设计师都很浮躁,跟我们那会儿完全不一样。我们那会儿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我们那会儿都是一干就是很多年,我们那会儿都是给多少就拿多少,我们那会儿……】
站在过来人的角度,这些中高层似乎对这届设计师颇有微辞。他们不满意年轻人对加班的消极态度,不满意年轻人三天两头的频繁跳槽,不满意年轻人张口就要保底20万。
莫非这届设计师真的“变质”了?真的变得庸俗不堪变得惟利是图了?回望一下周遭,种种难以忽视的现象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些中高层的看法——设计师这个群体变得戾气十足。
知乎里,但凡有学生或者设计新人发起“XX设计院怎么样”的提问,回答里都充斥着“趁早转行”这类简短而又不失说服力的答案。没错,趁早转行已经不是某个设计师的建议,高赞的背后代表着一群设计师的态度。
行业交流群里,时不时有人突然炸毛,丢出几张聊天截图,或不满领导强制加班,或吐槽甲方出尔反尔。
比起企业官网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行业交流群却处处彰显着低端小气屌炸天。
这届设计师怎么了?真如设计院那些中高层说的那样,现在的年轻设计师都很浮躁?
朱河觉得未必。即便真的浮躁,主要原因也不在设计师身上。
姑且假设那批中高层管理者在40岁上下,他们踏入社会进入设计行业的时候,大概在2000年左右。那是什么时代?那是一个设计院在甲方面前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
为了拿到一张效果图,甲方会捧着一沓人民币守在设计院门口。那时候,有甲方敢提每延迟1小时罚款10万,恐怕全中国的设计院都会将他拉黑,爱做不做。
究其原因,自然是市场的供需关系。
1999年是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彼时能进设计院成为设计师的只有少数人。彼时,北京好点的地段房价也就四五千,上海也高不了多少。即便不算产值,只拿月发,这些设计师每个月就能买到一个平方。
但那个时候,很少有人有买房的觉悟,因为大家都在等着单位分房。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民营化的元年,建设部开始给民营设计企业发放入场券。
上海天华是1997年创办的,基准方中到2002年才正式创业,民营巨头刚刚起步。也就是说2000前后,国有设计院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只是几支游击队。
2003年,高考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社会,这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10多年后,设计行业开始人满为患,任何一个读了大学的人,都能进入设计行业成为一名设计师,专科也能。
随着民营设计企业的崛起,加上国有设计院开设的各类分院,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对调,设计方由供方变为需方,甲方掌握了主动权。大量设计机构为了拉业务,一直处于低价厮杀的求存边缘。有业务就招兵买马,没业务便变相裁员。
蛋糕在缩小,吃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设计师这份职业貌似不再吃香。
除此之外,有个更大更核心的问题迎面而来——房价。在设计院由供不应求走向供大于求的这段时期,房价也开始暴涨。今天北上广深的设计师,他们每月的薪水一半交给房东,一半留给花呗。
而为了规避风险,设计行业的企业管理者不约而同的将经营风险转嫁给设计师,由员工个人承担。压低月发,年终集中发放,前提是回款良好。这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惯例,几乎很少有例外。
比较滑稽的是,有些企业主每年都在说着同样的一句话——今年回款不是很好。
于是,每年都有很多设计师选择离职。这里衍生出另一个真相,设计行业很容易碰到“你右边同事是我左边同事的前同事”这种莫名其妙的缘分,以往我们都会把原因归结于这个圈子果然很小。朱河想说,不是这个圈子太小,而是圈内的人频繁跳槽。
这些跳槽的设计师,要么换一家公司继续干,要么直接转行。其中不乏勇敢者,他们把自己在上一家公司的种种经历曝光在网络上。他们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后来者绕道而行。
不少对设计院心生向往的学生和准设计师对此很不理解,因为老师明明说过,设计院很好。
带着疑惑,他们就在知乎提问“XX设计院怎么样”。然后有人回答:趁早转行。众人手动点赞。
当然还一小拨人回复道,你自己不行就不行,别给设计行业泼脏水。留意这些人你会发现,他们其中潜伏着设计院的中高层管理者或者HR。
最后,回到文首那个问题。这届设计师不好带?
不,这届设计师很好带。
他们能签下没有保障的劳动合同不是他们好忽悠,是因为领导的一句多劳多得;
他们能忍下没日没夜的工作强度不是他们身体好,是因为领导的一句多劳多得;
他们能坚持到发年终奖不是他们很有钱,还是因为领导的一句多劳多得。
愿所有设计师都能被善待。
年底了,该催款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140.19 万条内容 · 2144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很多的结果,出现都是一连串的问题累积。家家都有难练的经。都不容易,合同压价格且取得成本高,需求不停的变化,设计人员不停的改图,实施后回款困难,设计人员要养家。现状如此。
回复 举报
年底了,该催款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