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土建BIM应用 \ BIM为钢结构建筑提质增速

BIM为钢结构建筑提质增速

发布于:2019-09-09 16:14:09 来自:BIM技术/土建BIM应用 [复制转发]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的新立项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


BIM可实现信息共享


钢结构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制造、安装”四个阶段。作为传统建筑的升级版,钢结构建筑已成为大型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等公共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首选,由于上述建筑大多是大跨度、大体积的“庞然大物”,因此,在施工中不能排除存在“超大构件、截面复杂、空间连接点多、连接定位难”等难题。


据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钢构)总工程师戴立先介绍,一个钢结构工程的构件数量少则上千件、多则数万件,从钢板到零部件再到构件,其包含的管理信息量非常巨大,如果采用常规的手工登记进行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错漏较多,几乎不可能实现从钢板到构件的全程跟踪。


戴立先认为,钢结构BIM技术平台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解决了钢结构工程信息共享问题。从事不同岗位的工程管理员可以从这个模型中拿出各自需要的信息,既能指导实际工作又能将相应工作的成果更新到模型中,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共享,从而起到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缩短管理链条、提高效率、降低建造成本的作用。


中建钢构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他们已初步建立“专业化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标准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集约化的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云服务型的信息技术保障体系和纵深防御型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在软件应用方面,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用目标;在硬件建设方面,根据国家机房建设B级标准建成了数据中心,实现了“总部——大区——制造厂与项目”三级连接的环形骨干网络。


BIM可提高工作效率


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BIM作为一项引人瞩目的技术,其实早就被相关钢结构企业运用在工程实践中。


据上海精锐金属建筑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总工程师刘新华介绍,他们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施工时即将BIM技术运用到“参数下料、造型三维空间实施、各专业设计碰撞检查、现场钢结构与理论模型的碰撞检查”等方面,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双凤还巢”的屋面造型“天衣无缝”。


无独有偶。精工钢构集团(以下简称精工钢构)在承建湖州湿地奥体公园体育场工程时也采用了BIM技术。据精工钢构执行总工程师刘中华介绍,通过采用BIM技术对工程做深化设计,在工厂进行加工制作,到现场完成构件吊装,用科学的管理和精湛的技术确保了施工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安全、高效、优质。


据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方继介绍,该公司在承建合肥南环线钢桁柔性拱桥的施工中即将BIM技术运用在“技术准备、工厂制造、现场安装”3个阶段,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


方继说,一组BIM技术在合肥南环线钢桁柔性拱桥应用前后的数据更能说明运用BIM技术的优越性。应用BIM技术前,需要10人~15人花费30天~40天绘制施工图、3人~5人花费5天~7天统计工程量、3人~5人花费7天~10天审核设计图。应用BIM技术后,只需掌握工程技术和BIM技术,8位工作人员用15天即完成建立和审核信息模型,15天完成出图工作。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yy2010lyy
    lyy2010lyy 沙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019-09-21 11:15: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eizhaoxue1983

    谢谢分享

    2019-09-12 09:09: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土建BIM应用

返回版块

1.45 万条内容 · 3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产业化 BIM 行业转型发展双引擎

4月17日,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指导、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主办的“2015建筑设计国际论坛(中国深圳)”在深圳五洲宾馆举办。 本届论坛以“传承经典,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海外内众多业界大师和精英,演绎一场精彩纷呈的建筑文化盛宴。深圳建筑设计瞄准国际一流标准,以文化自信传承建筑经典,以设计创新打造湾区名城,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建筑精品,支撑和推动城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