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去离子水设备主要工艺有哪几种

去离子水设备主要工艺有哪几种

发布于:2019-08-13 15:21:13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第一种:采用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取得的去离子水,一般通过之后,出水电导率可降到10us/cm以下,再经过混床就可以达到1us/cm以下了。但是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水成本极高,而且颗粒杂质太多,达不到理想的要求。目前已较少采用了。

  第二种:预处理(即砂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混床工艺;

  这种方法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因为反渗透投资成本也不算高,可以去除90%已上的水中离子,剩下的离子再通过混床交换除去,这样可使出水电导率:5-10us/cm左右。这样是目前流行的方法。

  第三种:采用两级反渗透方式:

  其流程如下:自来水→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水器→中间水箱→低压泵→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PH调节→混合器→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表面带正电荷)→纯水箱→纯水泵→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第四种:前处理与第二种方法一样使用反渗透,只是后面使用的混床采用EDI连续除盐膜块代替,这样就不用酸碱再生树脂,而是用电再生。这就彻底使整个过程无污染了,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15M以上。但这这种方法的前期投资比较多,运行成本低。根据各公司的情况做适当的投资。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11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超纯水设备预处理加药问题说明

  1、絮凝剂和助凝剂的加药问题:   源水的浊度、PH值、铁离子的含量以及后续系统的加药品种等因素决定絮凝剂和助凝剂的加药品种和加药量的多少。且加药量一定要做适应性和加药量优化试验。不少RO用户在这方面工作不到位,导致澄清池出水品质不佳。   2、杀菌剂的加药问题   对于原水中存在有机物和细菌微生物的水源,一般情况下用户常采用加氧化性介质进行杀除,如:次氯酸钠、液氯、二氧化氯等。对于有些地表性水源,长期投加上述介质,发现生物抗药性使得杀菌效果很不理想。目前,非氧化性杀菌剂,如:ZDH-881、MDC-881杀除效果更持久,且可节省后续还原剂的投加费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