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建筑学院】致命的反人类设计!细数城市魔鬼细节,一不留神变夺命杀手,让人忍无可忍

【建筑学院】致命的反人类设计!细数城市魔鬼细节,一不留神变夺命杀手,让人忍无可忍

发布于:2019-08-01 15:42:01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今天想说说城市的反人类设计

前几天看到一条悲痛的报道

一个忠于推广残障设施的男人

死于被占用的残疾人专属通道


他叫文军,晚上坐轮椅回酒店

专属残疾人的通道被私家车堵住

他转头走另一条路

不幸掉进地下停车场

从2米高的地方连人带轮椅摔了进去

当保安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


640.webp (100).jpg

讽刺的是,他这次出来是为大家探路

因为组织残疾人朋友去昆明玩

提前出来考察一遍无障碍路线

他已经连续做了13年

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




那天他更新了4条朋友圈

不敢想象他跌落过程中的绝望

假如私家车不占用无障碍通道

或是坑前有警戒标识

这样的惨剧便不会发生




坐着轮椅去过南非、登过长城,却永远跌倒在这反人类的地下停车场里

国内有8500万残疾人口

每16个人里就有1个

再加上老龄化人口,障碍群体有3亿

数量庞大,在路上却没看到几个

因为,他们不敢出门

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们的城市终于被设计得让人寸步难行


障碍重重的反人类设计


盲道到底要带你去哪

我们永远不知道

盲道要带我们去哪

树根撑破的大地并不平坦

盲道歪歪扭扭躺在上面

640.webp (6).jpg

蛇形走位,形同虚设

640.webp (7).jpg

经网友反馈

像这样的高难度盲道

每100米的距离里

大概有35个z形

生怕你走出个直线




铺设盲道的人

似乎在和你玩游戏

或者把人当游戏玩



好不容易来条笔直的

你却不知道终点

有什么在等着你


想象一下

如果是我们自己闭着眼




沿着这条盲道走

也许一步都迈不出




你不知道下一步

会撞在一棵树上

还是一部车身上




这样的障碍游戏

恐怕只有化身超级马里奥

才能勉强通关

不太适合脆弱的人类




尴尬的无障碍道


北大教授李迪华在一次演讲中提到

有次看见

一个男子搀扶着老母亲走上楼梯后

又把轮椅从无障碍通道上单独推过去




他十分好奇地上前追问

孩子说老人的身体受不了这锯齿状的设计

确实,碾过这通道时,咯咯噔噔

脆弱的身子骨好像要散架子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在推不动轮椅的时候可以停下来

不至于滑下去

那是不是可以寻找更适合的材料代替呢?


也会碰见很是傲娇的无障碍通道

倾斜的角度非常大

不得不让人屈服在

这么一条“无障碍坡道”面前

常人都觉得高不可攀

上不去,也不敢下来

敢驾驭的恐怕是真正的勇士




很窄很陡的无障碍坡道

让残障人士感到恐惧的

还有高高的路缘石(嗯,就是马路牙子)

对我们来说,是抬个脚踩上去的事

对残疾人来说,却是一个迈不过的坎

在他们的圈子里

把没有缓坡的路叫“断头路”




上下这2张图

在讲深圳当时重修一条人行道

修完忘记铺无障碍步道

之后临时砌了一个坡


不过还好,上面的坡够宽

如果遇见下面这种宽度不够的

愣是过不去

像象君这样的急脾气恐怕要被气死



难乘坐的公交车


对于我们来说

出行的方式有很多选择

对残障人士却难上加难

地铁还好些,有无障碍电梯

没地铁的城市除了私家车、打车(可能被拒载)

只能坐公交了



不过,早在2000年

中国第一辆无障碍公交车就出现了

有坡道、轮椅专用位、还有上下车警铃

当时需要手动操作


20年过去了,很多城市普及

但大部分网友说

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操作

据说反应灵敏

10秒钟之内可以弹出坡道

有人说“国内的这设计真棒,头一次见!”

也有人说“早就看见过,但赶时间,没人用”

大多数时候是好心路人帮忙一抬

也就上车了

城市里暖心的人确实不少

不过还是有很多残疾人

怕耽误大家时间

只在家2公里之内转转

不坐公交了,甚至不出门了…

不知如今每个城市

无障碍公交车的使用率咋样

要是能多多使用就好了

除去早晚高峰

每个人在这世上

能公平地享有生活、出行的权利和自由

按动警铃告诉司机你要下车

不过在城市里

最多见的还是普通公交车

车门处立着根扶手

坐轮椅怕是下不了车

有些台阶层数太多

希望城市里的设施能再温柔一点

哪怕是为了让

好心路人抬手帮一把的成本

低一点



坐地铁,无障碍设施有点难找


很多人表示坐地铁时心里也发怵

第一关,就是找不到无障碍电梯

找到后,可能正在维修或停止使用

不过B站上一个残疾人up主说

高德地图推出了一项功能

帮助人快速找到无障碍电梯

顺利下来之后

就要找无障碍车厢了

因为标识不是特别清晰,难找

上车处的缝隙很大

当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时

则需要人力上场

还是请工作人员帮忙稳妥

(地铁工作人员会等你上车后,再关门,不怕)

B站残疾人up主还表示

在杭州坐地铁,会有工作人员护送你上车

再联系下车那站的工作人员接你

并全程护送你出站

无障碍电梯出故障时

也可以请工作人员帮助开启升降台

虽然,真的很少见到



常人也难走的路


这曾是一位北大教授李迪华老师提到的案例

一条不让人走的路

最窄的地方不到30厘米

连我们走过去

都要小心翼翼侧着身

更别提残障人士了

而在四川省都江堰的中心大街上

马路牙子边有一条排水沟

虽然这个城市以排灌系统闻名

不知这是否成一种特色

或是城市排水需要

但对于行人来说

走路这项操作,难度系数都变高了

论道路障碍指数有多高

少不了这坑坑洼洼的铺装

让人走的磕磕绊绊

这样的路通常出现在公园

似乎并不想让人安心散个步

稍微不注意可能把脚扭在缝里

连妈妈推着婴儿车,也举步维艰

尽量让后面2个轮着地

下雨天走这样的路

就更像一场扫雷游戏

边迈步子边小心翼翼地选砖头

看哪块安全踩哪块

但也免不了看走眼

崩了一脚泥水



安全感满满的人性化设计


好的设计,善解人意

让人踏实、放心,因为它在解决问题

很多残疾人不敢再出门

请记住,“这是设计的错,不是你的错”

这是设计心理学的作者Donald Norman

在他的书中所讲述的





残疾人也有出行的自由

日本为了方便视障者过马路

设计了平层街道,没有马路牙子

一条平坦笔直的盲道穿过斑马线


还有视障者专用的按铃

需要过马路时按一下

大部分的交通灯都是带声响的

台湾澳门在这一点也做得很好

红灯时会有鸟鸣声,绿灯时有波涛声

提示盲人什么时候可以过马路

据说我们之前也有过这样的信号灯

但附近居民投诉声音太大影响生活

所以被取消掉了

这种波浪形的扶手呢

是为了帮助老人或残障人士

在上楼时可以更好地借力

非常简洁的设计

很多商场还有为残障人士定制的电梯

3步台阶变成一个平台

前后有卡槽避免轮椅滚落

直梯里有为残障人士专门设计的按钮

位置很低,便于伸手操作

防止上下电梯的时候被夹到

开关门的等待时间比较长

有很多残障人士只在家附近活动

在美国的超市里

随处可见残障人士专属购物车

出家门买菜变得很轻松





出去游玩总免不了住酒店

酒店的无障碍设施则尤为重要

欧洲的无障碍酒店就很多

酒店天花板上通常会有轨道

一端连着浴室,一端是卧室

通过这样的起重机

可直接将客人送到浴缸或座便器上

像比利时的这家酒店

房间空地就非常大,便于轮椅行动

将毛巾等物品放在低层

方便残障人士伸手能拿到

有些酒店还会在泳池边安放座椅

系好安全带,按下按钮

即可被下降到水里

可以像普通人一样享受泳池的凉意

而在日本

大多数酒店房门

是左右开关的推门

对于坐轮椅的人来说不太费力气

厕所里水龙头、镜子的高度刚刚好

马桶上方甚至有靠垫





残疾人也有出门旅游的自由

只要当地的无障碍设施足够完善

b站上一个中国妹子po出了

坐着轮椅去冲绳游玩的经历

在当地的海洋公园

工作人员会为残障人士设置最佳观景位置

哪怕人再多

也会预留这样的空间

而且不可随意占用

那里的地铁地板被重新改造

一按开关,坡道就会弹出

不再麻烦工作人员手动铺垫板

海滩旁边也有无障碍通道

让残障人士敢真正从家门出来

亲近大海,嗅嗅自然

有人呼吁大家多出来动动

也有人说这样工作人员太辛苦了

但何妨呢?残疾人朋友应该多出门刷存在感

让社会看到、了解你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更加完善我们的城市建设

我们虽然不如发达国家做的完善

但还来得及

日本的无障碍设施

也没有很久的历史

是在1971年

一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自发开展设计的

有时候,因为真正的规划设计者心中无障碍

这世界便处处有障碍

希望设计师、城市规划者能给我们一个更舒服的环境


无障碍设施和我们人人都相关

当我们背弯了,拄着拐杖

还想出门看看这世界时

希望不会被一个台阶难倒

让人类活得更有尊严

全部回复(1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御风沐雨
    御风沐雨 沙发

    建筑做的好不好,不看是否宏伟,应该看细节实用性及适用性。得花心思才能做出好的建筑。

    2019-08-08 08:58: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好阿
    好阿 板凳

    很贴近生活,  谢谢分享!


    2019-08-05 12:00: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学院】设计‘布拉戈维申斯克缆车站’,连接俄罗斯和中国的跨境缆车

继歌德堡和阿姆斯特丹的缆车设计之后,UNStudio最近被选为第一个跨境缆车设计竞赛的获胜者,该缆车将载运横跨阿穆尔河的乘客,将俄罗斯和中国连接起来。该设计竞赛中由Strelka KB筹划,共12个建筑事务所被邀请参与愿景阶段,而UNStudio和Coop Himmelb(l)au被选中进入第二阶段,为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缆车站提交设计方案。 Strelka KB同时负责该缆车站的经济和功能模型。全新的缆车路线将中国的黑河市和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仅以数分钟之遥联系起来。该缆车站拥有2条缆车线和4个客舱 – 每个客舱可容纳60名乘客和额外的行李空间 – 整个行程时间约为7.5分钟,而实际缆车车程只需3.5分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