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干货】给排水超强总结(一)

【干货】给排水超强总结(一)

发布于:2019-08-01 09:16:01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640.webp.jpg

愿我们温暖如初,深情永不被辜负


一、理论原理(前70条)

1、日变化系数:最高日供水量与平均日供水量的比值;

2、时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与平均时供水量的比值;

3、最小服务水头:配水管网在用户接管点处应维持的最小水头;

4、管井:井管从地面打到含水层,抽取地下水的井;

5、大口井:由于人工开挖或沉井法施工,设置井筒,以截取浅层地下水的构筑物;

6、反滤层:在大口井进水处铺设的颗粒沿着水流方向由细到粗的级配砂砾层;

7、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利用进水管将取水头部伸入江河、湖泊中取水的构筑物,一般由取水头部、进水管、进水间、和泵房组成;

8、自灌充水:水泵启动时靠重力使泵体充水的引水方式;

9、水锤压力:管道系统由于水流状态(流速)突然变化而产生的瞬时压力;

10、环状管网:配水管网的一种布置形式,管道纵横相互接通,形成环状;

11、转输流量:水厂向设在配水管网中的调节构筑物书送的水量;

12、支墩:为了防止管内水压引起水管配件接头位移而砌筑的墩座;

13、水压要求:当按照直接供水的建筑物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用户处的水头,一层为10m水柱,二层12,二层以上每层增加4m水柱;应对水源和供水区域的自然地形高差合理利用;合理选择重力输配、加压输配方式;

14、设计供水量种类: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道路洒水、绿地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水、未预见用水;

15、水厂规模:按最高日水量之和确定;

16、生活用水量和综合生活用水量参照用水定额、用水习惯、经济发展、水源情况、实际用水资料综合确定;工业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17、管网漏水量按综合用水、工业用水、道路、绿化用水之和的10%到12%计算;当单位管长供水量小或供水压力高时,可适当增加;

18、未预见水量取综合、工业、漏水、道路、绿化等用水量之和的8%到12%;

19、用地表水作为水源时,设计枯水量年保证率宜为90%-97%;

20、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种类:管井(含水层>4m,底板埋深>8m)、大口井(含水层5m左右,底板埋深<15m)、泉室、渗渠(含水层<5m,埋深<6m);

21、管井要求:按设计流量10%-20%设备用井,在补给水水源充足、透水性良好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取水,井口设置套管,井的结构、过滤器设计,参照《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22、给水泵房要求:规模要满足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并结合水质、调节水池大小等,综合考虑选择水泵;水泵要求备用,并与工作泵型号最好相同,水泵要节能,可采用变频调速、更换叶轮、调节叶片角度等方法;大型的要求启动快的水泵,最好采用自灌充水,非自灌的引水时间,不宜超过5min;水泵选用时,最好进行停泵水锤计算,水锤压力超过试验压力时,要采用消除水锤的措施;地下或半地下泵房应设排水设施,并要备用;

23、潜水泵要求:常年高效区运行,在最低、最高水位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不宜直接设置在过滤后的清水最后中;

24、非自灌充水水泵应分别设置吸水管,三台或3台以上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数量≮两条;

25、输水管线要求:从水源到水厂的原水输水管道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漏损+水厂用水;水厂到用户的清水管网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输水干管≥2条;当有安全储水池,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的管径及连通管根数,按发生事故下事故用水量计算确定,事故用水量为设计水量的70%;输水管道系统内不允许出现负压;原水输送采用管道或暗渠,清水采用管道;输水管道可采用重力式、加压式或两种并用方式;

26、配水管网要求:管网宜采用环状,当允许间断供水时,可采用枝状,但应考虑将来连成环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及设计压力进行水力平差计算,计算分别按照最大输送时、最不利管段事故时、发生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计算;

27、管道埋深要求:埋深在冰冻线以下,管道浅埋时,进行热力计算,过通航河道时,应埋深在航道底设计标高2m以下,管内流速>不淤流速,过河时,管道埋深在洪水冲刷线以下1m以上;平面布置和竖向位置,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要求确定;

28、附件要求:输水管始点、终点、分支点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段,应设置阀门,且要设置事故检修需要的阀门;配水管网上两个阀门之间消火栓的数量>5个;输水起点设置通气设施,管段竖向布置平稳时,间隔1000m左右布置一处通气设施,配水管道可根据需要设置空气阀;输配水管道低点设置泄水井;检修处,设置人孔;非满流重力输水管,必要时设置跌水井或控制水位的措施;

29、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30、暴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31、总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32、旱流污水:合流制排水系统晴天时的城镇污水;

33、入渗地下水:通过管渠和附属构筑物进入排水管渠的地下水;

34、径流量:降雨由地面和地下汇流到管渠至受纳水体的流量;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在排水工程中,径流量指降水超出地面渗透、滞蓄能力多余水量产生的地面径流量;

35、重现期:在一定长的统计期内,降水量≥某统计对象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

36、内涝: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出城镇排水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37、截流倍数:合流制排水系统在降雨时被截流的雨水径流量与平均旱流污水量的比值;

38、旱流污水设计流量=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设计工业废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查相应污水定额,工业污水根据工业工艺具体情况确定;

39、综合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根据当地实际综合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确定,无资料时,查规范相应表格规定,新建分流排水系统,宜提高总变化系数;

40、设计雨水量=设计暴雨强度x径流系数x汇水面积;综合径流系数>0.7的地区,要采用渗透、调蓄等措施;径流系数,查规范表格;暴雨强度按规范公式计算确定;

41、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内涝防止设计重现期按相应规定,查表格后,确定;

42、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地面积水时间+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43、当雨水径流量增大,排水管渠的输送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雨水调蓄池;

44、合流管渠的设计流量=综合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雨水流量=旱流污水量+雨水流量;

45、截流井以后管渠设计流量=(截流倍数+1)截流前旱流污水量+截流后雨水量+截流后的旱流污水量;

46、排水管渠总体要求:按照总体规划、建设情况统一布置、分期建设;排水干管应布置在排水区域内地势较低或便于雨污水汇集地带;排水管宜与道路中心线平行,沿快车道以外敷设;截流干管宜沿受纳体岸边布置;管道高程设计除了考虑地形坡度外,还应考虑其他地下设施的关系及接户管的连接方便;应以重力流为主,不设或少设提升泵站,当无法采用重力流或重力流不经济时,可采用压力流;当排水管出水口受水体水位顶托时,应根据积水造成的后果,设置潮门、闸门或泵房等措施;雨水或合流管道系统,可根据需要设置连通管,必要时连通管上设置闸槽或阀门;在排水泵站和倒虹管前,宜设置事故排水出口;

47、排水管渠设计流量=水流有效断面面积x流速(断面尺寸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设计,流速按规范公式计算或按参考取值、表格);

48、排水管渠的充满度:重力流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计算,充满度查表;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按满流计算;明渠超高≥0.2m;

49、排水管道布置要求:不同直径管道在检查井内连接,宜采用管顶或平面平接;转弯或交接处,转角≥90°(管径小于300,跌水水头大于0.3米,可不受限制);埋地塑料管可采用硬制聚乙烯管、聚乙烯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基础不应采用刚性基础,转角处采用柔性连接);污水和合流污水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当管道穿越粉砂、细砂层并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必须采用柔性连接;污水和合流管道应设置通风设施;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宜为: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一般情况,宜埋设在冰冻线以下;道路红线宽度超过40m的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道;重力流系统管道可设排气和排空装置,在倒虹管、长距离直线输送后变化段宜设置排气装置;压力管应考虑水锤作用;管道高点间隔一段,应设排气装置;管道低点间隔一段处,应设排气装置;承插式压力管,通过资料分析、计算,确定是否在垂直和水平转角处设置支墩;压力管接入重力管,要考虑消能措施;

50、检查井要求:应设置在管道交汇、转弯、管径和坡度改变、跌水以及直线管段上间隔处;直管段检查井间距查表;检查井尺寸查图集和规范要求;接入检查井的支管管径大于300时,≤3条;污水干管检查井内,需要时可设闸槽;检查井与管渠接口处,要采取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检查井与塑料管应采用柔性连接;泵站前一个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深度为0.3到0.5m;压力管道上应设置压力检查井;高流速管道突然变坡的第一座检查井应采用高流槽排水检查井;

51、跌水井:跌水水头为1-2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m时,应设跌水井;管道转角处,不宜设跌水井;

52、雨水口: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和道路形式确定;雨水口和雨水连接管的留俩个应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计算流量的1.5到3倍;雨水口间距宜为25到5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数量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道路横坡坡度≥1.5%,当道路纵坡坡度大于0.02时,雨水口间距可大于50m;;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

53、截流井:截留=流井的位置,应根据污水截流干管位置、合流管渠位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形式宜采用槽式,也可采用槽堰结合或堰式,堰高、堰长按规范公式计算确定;

54、倒虹管:通过河流的倒虹管,不宜少于两条;通过谷地、旱沟或小河的倒虹管可采用一条;最小管径宜为200mm,流速大于0.9m/s,并大于进水管内流速,当不满足管内设计流速时,应增加定期冲洗措施,冲洗时流速≥1.2m/s;管顶距规划河底距离一般大于1m;宜设置事故排出口;合流管道设倒虹管时,应按旱流污水量校核流速;倒虹管进出水井的检查室净高宜高于2m,水井内应设闸槽或阀门,倒虹管的前一检查井,应设置沉泥槽;

55、水泵的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水泵是输送和提升液体的机器,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动能或势能。分类:叶片式水泵、容积式水泵、其它类型水泵(螺旋泵、射流泵、水锤泵、水轮泵、气升泵等)

56、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在启动前,应先用水灌满泵壳及吸水管道,然后驱动电机,使叶轮和水作高速旋转运动,此时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出叶轮,经蜗壳中的流道而流入水泵的压水管道,由压水管道而输入管网中,与此同时,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被甩出而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沿吸水管而源源不断的流入叶轮吸水口,又受到高速旋转的叶轮的作用,被甩出叶轮而输入压水管道,这样,就形成了离心泵的连续输水;

57、离心泵装置的定速运行及调速运行工况:由水泵的特性曲线可知,每一台水泵在一定的转速下,都有它自己固有的特性曲线,此曲线反映了该水泵本身潜在的工作能力,这种潜在的工作能力,在现实运行中,就表现为瞬时的实际出水量、扬程、轴功率及效率值等,这些曲线上的实际位置,称之为水泵装置的瞬时工况点,它表示了该水泵在此瞬时的实际工作能力。

定速运行工况是指水泵在恒定转速运行情况下,对应于相应转速在特性曲线上的工况值的确定。

调速运行工况是指水泵在可调速的电动机驱动下运行,通过改变转速来改变水泵装置的工况点。

58、泵站中的水锤及其常用的水锤防护措施:在压力管道中,由于水流流速的剧烈变化而引起一系列剧烈的压力的水力冲击现象,称为水锤。

泵站中常见的水锤主要有三大类:关阀水锤、停泵水锤及启泵水锤。

关阀水锤是指管路系统中阀门关闭所引起的水锤;

停泵水锤是指水泵机组因突然失电或其它原因,造成开阀停机时,在水泵及管路中水流流速发生剧变而引起的压力传递现象。

启泵水锤是指水泵机组转速从零到达额定值或从启动到正常出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水锤。

常用的防护措施如下:

关阀水锤的防护主要通过调节阀门的关闭规律,减小水锤压力;

启泵水锤的防护主要是保证管道中气体能顺利通畅的排除出管道;

停泵水锤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

增大机组的GD2;B)阀门调节防护;C)空气罐防护;D)空气阀防护;E)调压塔防护;F)单向塔防护;交替升降

59、水泵选择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水泵吸水井、进水流道及安装高度等应根据泵型、机组台数和当地自然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使用条件和维修要求,吸水井宜采用分格。

非自灌充水水泵应分别设置吸水管。设有3台或3台以上的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其数量不宜少于两条,当一条吸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吸水管仍能通过设计水量。

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水泵运行的要求。

吸水井布置应满足井内水流顺畅、流速均匀、不产生涡流,且便于施工及维护。大型混流泵、轴流泵宜采用正向进水,前池扩散角不宜大于40°。

水泵安装高度应满足不同工况下必需气蚀余量的要求。

湿式安装的潜水泵最低水位应满足电机干运转的要求。干式安装的潜水泵必须配备电机降温装置。

60、水泵出水管道明管设计要求:明管转弯处必须设置镇墩。在明管直线段上设置的镇墩间距不宜超过100m。两镇墩之间的管道应设伸缩节,伸缩节应布置在上端;管道支墩的型式和间距应经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确定。除伸缩节附近处,其他各支墩宜采用等间距布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应采用连续管座或每节设2个支墩;管间净距不应小于0.8m,钢管底部应高出管道槽地面0.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底部应高出管槽地面0.3m;管槽应有排水设施。坡面宜护砌。当管槽纵向坡度较陡时,应设人行阶梯便道,其宽度不宜小于1.0m;当管径大于或等于1.0m且管道较长时,应设检查孔。每条管道设置的检查孔不宜少于2个;在严寒地区冬季运行时,可根据需要对管道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61、水泵出水管道埋管设计要求:埋管管顶最小埋深应在最大冻土深度以下;埋管宜采用连续垫座。圬工垫座的包角可取90o-135o;管间净距不应小于0.8m;埋入地下的钢管应做防锈处理;当地下水对钢管有侵蚀作用时,应采取防侵蚀措施;埋管上回填土顶面应做横向及纵向排水沟;埋管应设检查孔,每条管道不宜少于2个。

62、水泵出水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不得低于C40;预制钢筋混凝土不得低于C25;现浇钢筋混凝土不得低于C20;

现浇钢筋混凝土管道伸缩缝的间距应按纵向应力计算确定,且不宜大于20m。在软硬两种地基交界处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道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宜设一个安装活接头。管道转弯和分岔处宜采用钢管件连接,并设置镇墩。

63、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系统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主要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

64、管网计算的内容及步骤:求出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求出管段计算流量;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进行管网水力计算或技术经济计算;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管网复核计算。

65、比流量、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的含义:

比流量:在管网的计算中,如果按照实际用水情况来计算管网,非但很少可能,并且因用户用水量经常变化也没有必要,因此,在计算时往往加以简化,即假定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干管上,由此得出的干管单位长度的流量,称为比流量;

沿线流量:供给该管段两侧用户所需的流量;

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

66、树状输水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求出管路系统的比流量;求出沿线流量;求出节点流量;求出各干管管段的管径;求出各干管节点水头;确定水塔的高度及泵站水泵的扬程。

67、环状输水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初步判定各管段水流方向并选好控制点;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间,选几条主要平行干管,进行流量预分配,干管内流量尽可能相似;按照假定的水流方向及分配的流量进行管网水力平差计算,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得出各管段的实际流量及方向;

68、管网的校核要求:

配水管网应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及设计水压进行水力平差计算,并应分别按下列3种工况和要求进行校核:

发生消防时的流量和消防水压的要求;最大转输时的流量和水压的要求;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用水量和设计水压要求。

69、输水管材选择:输配水管道材质的选择,应根据管径、内压、外部荷载和管道敷设区的地形、地质、管材的供应,按照运行安全、耐久、减少漏损、施工和维护方便、经济合理以及清水管道防止二次污染的原则,进行技术、经济、安全等综合分析确定。

70、金属管道防腐:

金属管道内防腐宜采用水泥砂浆衬里,外防腐宜采用环氧煤沥青、胶粘带等涂料。

金属管道敷设在腐蚀性土中以及电气化铁路附近或其他有杂散电流存在的地区时,为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应采取阴极保护措施(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

——END——

课程推荐

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速成班_实操培训班(直播+答疑+视频回放)

课程链接:https://edu.co188.com/lesson/2233_1.html

课程咨询:

QQ:1072810990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免费试听课程~


全部回复(5)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qq_1564996440388

    多谢多谢!


    2019-08-22 08:57: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mc笨熊
    mc笨熊 板凳

    多谢分享,收藏了

    2019-08-19 10:42: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56 万条内容 · 7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质剖面图和管线纵断面的自动贴合

在施工图设计中,很多地方都要求在管线纵断面上贴上地质剖面图。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地勘图横竖向比例与管线纵断面不一致等多方面原因,需要手工进行裁剪、缩放、移动等操作,费时费力。现在杰图的管线软件中添加了自动贴合的功能,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 正常选择管线起终点,绘制纵断。 在设置界面勾选“地质剖面”选项,再点选择按钮选择剖面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