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我国劣质水灌溉有了安全控制指标

我国劣质水灌溉有了安全控制指标

发布于:2008-02-22 15:09:22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由于水资源日益稀少,灌溉水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还有大量的劣质水没有得到安全和规范的利用。

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已达693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1.5倍;预计2030年将增加到850~1060亿立方米。同时,我国每年还有130亿立方米的微咸水资源。由于缺水,各地多年来已经在利用劣质水进行灌溉。据2004年统计,全国仅污水灌溉面积已达361.8万公顷,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4%。但是,不规范的劣质水利用方式,造成了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此,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展了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近3年来,他们结合田间试验和室内数值模拟,对劣质水灌溉安全控制指标、主要农作物劣质水灌溉制度、污染物运移及预测模型,以及劣质水灌溉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首次提出了基于生理和生化两方面特性的微咸水灌溉安全控制指标、灌溉制度及技术规程;在进行污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品质及重金属残留和土壤环境影响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冬小麦和夏玉米污水安全灌溉制度及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空白;他们研究了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微咸水灌溉盐分运移和污水灌溉水氮转化运移规律,建立了土壤水盐耦合运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水氮转化运移及污染物预测模型;建立了实用性较强的劣质水灌溉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开发了配套软件。

该项目自2005年底起在河南省商丘市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合理开采地下微咸水进行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减轻,有效缓解了当地灌溉用水短缺矛盾。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劣质水用于农田灌溉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同时也为劣质水安全利用建立了一系列控制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 山水之间
    山水之间 沙发
    先发展再治理.现在确实到了该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时候了,否则真的很难想象后果
    2008-02-25 21:20: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我国非灌溉旱作农业节水技术

非灌溉农业也就是非灌溉旱作农业,是与灌溉农业相比较而得名的。它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通过旱地农业结构和一系列旱作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地力和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靠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现农业稳产和平衡增产,使农林牧等综合发展的农业。具体而言,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等地区,即在年降水量25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不靠灌溉而采用一系列抗旱农业技术进行农林牧生产的农业。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底我国农业灌溉面积为5934.6万公顷,其中非灌溉旱作农田种植面积约为5333万公顷,分别占农业耕地面积的44.6%和40.1%。目前我国非灌溉旱作农业仅次于灌溉农业,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而不可取代的地位,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和今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对农业及灌溉用水压缩限量供水的客观条件看,非灌溉旱作农业在我国永远不可能被灌溉农业所替代,而是灌溉农业和非灌溉农业并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随着全面综合采用一整套现代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并与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非灌溉旱作节水农业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也必将进一步提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