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设计企业BIM应用流程与常用BIM软件

设计企业BIM应用流程与常用BIM软件

发布于:2018-03-17 10:50:17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1.设计企业应用目标
在选取有效的三维设计、协同平台的基础上,将 BIM技术 切实应用至设计阶段,辅助准确把握项目需求,合理确定项目技术标准、建设规模、线路走向和投资估算,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协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为项目立项和决策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在目前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更有效的设计协同管理、取得更优的设计成果、达到二三维联动模拟的目的,达到规范设计流程、提高各阶段信息传递效率的目的。
2.设计企业基于 BIM的业务流程 图(以铁路工程为例)

3.设计企业BIM应用流程

(1)多专业数据集成共享服务技术
在走向规划、线路方案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集成相关的测绘、地质、环评等多专业、多格式数据,因此应提供相应数据的接口如AutoCAD、ASC、DXF、SHP、WFS等,便于设计人员上传和更新,同时这些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发布到客户端,为线路协同设计提供一个共享集成的三维环境。
(2)人文社会数据辅助选线
在线路规划的各个阶段,也需考虑社会、经济、运量、既有路网等各方面的因素。在应用BIM技术时,可将上述因素进行数值化,并设置相应的权值,并结合多专业数据进行三维选线,使线路设计成果更加科学,减少评审和优化的过程。
(3)基于BIM平台的线路三维选线
在上述多源数据集成共享和辅助选线的基础上,集成三维选线工具进行技术标准和线路方案研究,动态的集成各人员设计成果到三维场景中,达到实时动态互检的目的。
(4)线路规划方案比选技术
在BIM设计平台中,可同时展现多套线路方案,实现可视化、可量化的比选,并各根据比选的结果,实时动态调整线路方案。
(5)三维地表建模
三维地表模型的数据来源应与勘察设计环节紧密结合,并应提供各类接口如AutoCAD、DEM、DOM、ASCLL等,使三维地表建模数据源具有普遍性、通用性和可拓性。建立的三维地表模型应能满足后期BIM应用的需要,如地形交线的求取、区域地形面的切割、填挖方的计算等,以较好的配合后期BIM设计应用。
(6)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模型的数据来源应与勘察设计环节紧密结合,并应提供各类接口如AutoCAD、ASCLL、TXT等,数据格式宜与地质勘察成果符合,减少数据中转处理的环节,尽可能直接读取地质断面数据、钻探数据。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应能满足后期BIM应用的需要,如地质开挖面的求取、地质开挖体的切割、填挖方的计算、地质纵横断面的剖切等,以较好的配合后期BIM设计应用。
(7)三维线路模型
三维线路模型的建模参数现阶段应与传统设计一致,如曲线要素、关键点桩号等,数据来源应与勘察设计环节紧密结合,并应提供各类接口如AutoCAD、ASCLL、TXT等。
建立的三维线路模型应能体现骨架设计的理念,可为后期各专业开展BIM三维设计提供坚实的骨架基础,模型精度应满足目前规范、标准的要求,保证后期三维BIM设计的精细度。
(8)专业模型建立
专业模型的建立宜在线路骨架的基础上进行,以保证建立模型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建立原则应满足现阶段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其建模过程、参数设置、模型签署审核应满足传统设计的要求,建模数据来源应与传统设计一致,便于设计人员开展模型建立工作。建立的专业模型应具备较好的参数驱动特性,便于后期的快速、准确地设计变更,同时为后期模型加工为模板奠定基础。
(9)数值模拟与性能分析
建立的BIM模型应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以便于设计阶段开展二维数值模拟、三维数值模拟以及结构各种性能分析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BIM模型的功能。
(10)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计算宜包含传统二维计算方法和三维遍历计算方法。对于模型难以完全生成的线性结构,且传统二维计算方法精度完全满足要求的情况,可以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和参数联动的方法统计工程量;对于模型结构复杂、体量较小、传统方法难以精确计算的情况,可以采用生成完成模型利用程序进行三维遍历的方法统计工程量。实际工程量计算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利用以上两种办法。
(11)二维出图
现阶段利用三维模型及相关参数生成相应的二维工程图是BIM三维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生成的二维工程图应满足以下方面的要求:
符合现阶段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符合行业习惯、规则的要求;
具备与三维模型、建模参数的关联性;
具备后期变更快速修改的特性;
二维工程图应该能保存成主流dwg、vsd、pdf等主流图纸格式。
要生成满足以上方面要求的工程图,需要结合选取的软件平台制定一系列与铁路行业各专业相关的标准、字体、图框等,并进行一定的软件二次开发,实现二维工程图快速、准确地生成。
(12)信息附加
BIM技术应用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模型为载体集成海量的信息,因此,信息附加工作是整个设计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后续阶段信息流转效率的高低。应结合选取的软件平台,在充分利用软件自身功能的前提下,结合二次开发实现信息附加功能,附加的信息应包含与专业模型相关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属性信息,应满足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拓性、有效性等要求,为后期模型功能拓展提供数据保障。
4.常见设计建模 BIM软件

5.常见计算分析BIM软件


来源:中国BIM培训网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86 万条内容 · 2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解读英国BIM发展迅速的原因

2015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的调查报告更明确指出,英国政府对营建产业的目标,预计于2025年前达成:降低33%的营建初期成本与生命周期间的维护成本;兴建与更新工程中减少50%的工期;降低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50%建材进出口的贸易障碍。 近四年 BIM应用 成效显著 英国NBS从2010年开始进行国家BIM调查(National BIM Survey),针对约1000位建筑、工程与测量领域的营建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在线BIM问卷调查,迄今已迈入第5年。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英国政府自从2011年发表推动BIM的政策白皮书后,经过约四年的努力推动,成效显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