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机电BIM应用 \ BIM带来的危机

BIM带来的危机

发布于:2019-09-10 16:23:10 来自:BIM技术/机电BIM应用 [复制转发]
在AutoCAD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图纸都是手绘的。
相信很多人在学《画法几何》课程时,有一个专项就是教大家如何写楷体汉字和罗马数字的。

很可惜,并不是所有技术人员的字都是能拿出手的,甚至大多数人的字歪歪扭扭。那时,设计院会有专职的“画家”,就是写得一手好字,描得一手好图的人。我们姑且叫他“老杨”。设计人员的图纸如果要出版,必须交由老杨手绘誊抄。老杨是这个设计院的脸面,也是最受尊敬的人。自然,老杨也像大多数画家那样,留着长长的胡子,慢慢的踱步,平时在自己小院养花,院长见到也要客气的打声招呼。

后来,甩图板运动开始了。
当486、586电脑上岗的时候,老杨就下岗了。技术人员普遍使用AutoCAD绘图,但出图的时候很纠结。过去的行业习惯都是手绘,没见过计算机打印的。所以,那时你往往能看到打印的图纸上还有很多手绘的内容,人们小心翼翼的解释这里有机打、有手绘,是合规的。实际上,也就两三年的时间,行业主管部门就宣布,将来所有的图纸文件必须计算机打印,手绘图纸不具法律效力。老杨依旧留着长长的胡子,慢慢的踱步,只是有更多的时间伺候花草,院长见到也就慢慢的只是鼻孔哼一声罢了。

随着专业软件的普及,AutoCAD就像开挂一样,技术人员只要经过半天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干活了。那可真是轰轰烈烈的“甩图板”运动。AutoCAD,Word,Excel,各种新软件层出不穷。设计院甚至还有专门的打字室,也就是将老工程师手写的文档用word打出来,会“五笔”的都是能人。自然,你也可以想像得到,这个打字员的岗位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无事可干了,慢慢转化成打字、复印、装订、出版等一条龙的服务。那是个美好的时代,每天都有新技术,人们求知若渴,国家日新月异。

现在,BIM来了,“甩图纸”运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将到来,我们会变成“老杨”么?
BIM模型

BIM最大的挑战在于,技术太过复杂。远不是传统的二维软件那样,培训半天即可上岗。原因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往往都是概念设计,是将很多细节推到施工的阶段再解决。换句话说,设计的时候很多细节还没想好,你们先干着看。既然BIM是三维设计,就会将所有的细节都想清楚,都做出来,确保设计方案无误。将过去概念性的设计方案变成包含所有细节的虚拟现实模型,相比传统的二维图纸,自然是内容更多,所谓的“效率”自然是低的。就好像原来100道题,你只答了70道就交卷了,现在必须答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设计院都在抱怨BIM的原因:做的事更多了,要求更严格细致了,还不加钱。

我们会要求所有的设计人员都掌握BIM软件么?愿望如此,但不现实。很多技术人员注定是无法掌握BIM软件的,因为太复杂,因为没耐心,因为年纪大。就好像过去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成为书法家一样。那么,随着三维设计、BIM运动的展开,国家层面必然会颁布条文,宣布二维图纸不再具备法律效力,设计成果必须以三维工程模型的方式提交。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只是哪一天的问题。

现在,BIM来了,“老杨”叕回来了。这次,老杨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专业的团队。你的设计成果,要交给他们输出,才具法律效力。

后记:
工程信息模型,是小到一家设计院,大到一个国家综合技术实力的体现。现在是实力越强的企业越努力越投入,市场的集中度也就变得越高。在过去的十几年,很多设计院的骨干出来单干,搭个草台班子就能搞设计,出的图纸和大院没有任何区别,找个资质就能干高速。导致市场环境越来越乱,竞争急剧恶化。重塑市场秩序,并不是靠道德和条例,要靠客观的技术实力。国内市场如此,国际市场亦如此。


  • liupoquan
    liupoquan 沙发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2019-09-11 23:25: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机电BIM应用

返回版块

2180 条内容 · 2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BIM能为传统建筑业带来哪些机遇?

最近几年,整个建筑行业席卷了一股BIM风,很多在建筑业从事多年的企业或个人,在BIM风口,也不得不面临着转型升级。那么,BIM到底能为传统建筑业带来哪些机遇呢? BIM源自于“Bul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中文译名为“建筑信息模型”。目前,在国内建筑业,BIM技术主要用于建筑设计阶段,将建筑设计从CAD二维图纸转变为BIM三维模型,建筑模型更加立体、真实。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