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行见BIM \ BIM人才紧缺高校如何培养施工BIM人才

BIM人才紧缺高校如何培养施工BIM人才

发布于:2018-08-16 22:35:16 来自:BIM技术/行见BIM [复制转发]

如果有人问建筑行业现在最火的新技术是什么,答案肯定是BIM无疑。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带来的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红利,BIM首当其冲成为了建筑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技术。

BIM如今有多火?

BIM被誉为继CAD之后建筑业第二次信息化革命性技术,国家及地方陆续出台各类BIM培训相关推进指导意见,建筑行业无论是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等均开始着手开展BIM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有调研发现,近几年在施工阶段推动BIM深度普及应用的动力明显更强,施工单位应用BIM也超过了设计单位。伴随着BIM应用需求的多元化,各类BIM软件应运而生,同时一大批BIM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破茧而出。

随着BIM技术在国内进入快速发展及深度应用阶段,BIM应用也从推广之初的试点性项目迈向普及应用。在《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BIM深度应用与发展》一书中提到BIM的人才培养是影响BIM深度应用的主要原因,占比为30%,施工企业推进BIM落地应用面临人才匮乏的窘境。因此,培养BIM人才是BIM技术深度应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何培养施工类BIM人才?

施工类BIM人才主要来源于“外引内培”,内培是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BIM培训,外引是招聘建筑类高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或进行社会人才招聘。在此先讨论一下BIM人才的主要来源建筑类相关高校专业的毕业生,BIM技术如何结合校企合作实施的深度落地应用。

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把跟BIM有关的人员分为三类,即研究及制定BIM标准的人才、BIM工具及平台软件研发人才、基于专业特点开展BIM应用的人才,三类人才之中BIM应用型人才数量需求最大、覆盖面最广、最终实现BIM业务价值的贡献也最大,也是各高校BIM人才培养的重点。

BIM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主要由工程能力和BIM技术能力两部分构成,工程能力即专业技能,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分成设计、施工和运维三种类型,每一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又可以分成不同的专业或分工,例如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施工阶段的土建施工、机电安装、施工计划、造价控制等;运维阶段的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维护等。

在这里重点讲解一下BIM技术能力,经过调研发现企业对BIM应用型人才的BIM能力主要要有BIM软件操作能力、BIM模型生产能力、BIM模型应用能力、BIM应用环境建立能力、BIM项目管理能力、BIM业务集成能力等6种。高校BIM人才的培养应从低到高进行梯次提升,从会软件、会建模到会应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企业中经过项目实践应用后逐步发展到能够进行业务集成的高级BIM管理人员。由此可见,高校阶段人才培养应集中在BIM应用型人才的BIM软件操作、BIM模型建立、基于专业知识的BIM模型应用等初级人才的培养上。

开展BIM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建筑类各专业基础及核心专业课上开设BIM技能实训课,BIM技能实训需要一系列的“软硬件”条件来支撑,这里所指的软件包括实训课程所需要的专业软件,同时还包括师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课程大纲、专业技能认证等一系列软实力支撑;硬件为开展实训所需要的场地、实训机房等。BIM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等专业开设实训课的基础,因各专业本身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故而BIM专业技术的培养也应当有所侧重,例如工程造价专业应培养学生基于BIM的全过程成本管控能力、基于BIM模型的招投标应用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则应重点培养学生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等能力。基于不同专业培养BIM技能的不同需求需要学校搭建一套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实训基地,即BIM综合实训基地开展相关专业的BIM技能实训。

搭建基于BIM的综合实训基地,可以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BIM相关软件的技能实训,开展BIM系列软件的BIM培训及认证,围绕BIM技术成立BIM研究与应用中心,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参与实际工程。BIM实训以国内真实BIM工程案例为基础,指导学生在项目全过程中模拟参与各方进行基于BIM的工程综合集中管理、应用, 辅助学生理解BIM规范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多参与方的BIM应用管控技巧,为学生整体理解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供一个交互的环境。

建筑类相关专业学生BIM能力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实训课程,该系列实训课程需基于一体化实训的理念,基于同一个BIM工程案例,可实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期的全过程应用,来实现培养学生基于BIM的协同设计能力、建模及识图能力、施工技术能力、计量计价能力、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招投标能力、施工阶段项目管理能力。

同时,一体化实训课程需要配套相应的教学所需教材、教学PPT、相关的资料等内容,方便教学使用。一个工程多个课程,围绕一个项目将工程建设过程的内容进行设计,重点在方法学习;每一个课程均与现有的理论课程有所结合,是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以工作中实际的业务为主线进行任务划分,让学生通过体验,在做中学。

基于BIM的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以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为核心培养范围

教育部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发布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中所划分的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培养已经是分析岗位基本能力所得出的最终结果,很好地诠释了作为专业人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统教学中我们提到实训并没有做具体的细分,而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实训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另一类是为了掌握一种技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技能人才。所以课程制定必须以扎实的知识理论作为基础,例如传统的构造认知实习,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构造知识而进行的知识实训;而工程计量计价课程设计,则是为了掌握计量技能、信息化计量工具使用的技能而进行的实训。所以我们认为,专业基本教学要求中所提到的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如果都能做到实训,那将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最细致实用的锻炼提高。

2.以掌握BIM技术的实践应用为最终核心技能领域培养目标

建筑行业BIM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行业对BIM人才的需求也势如破竹,存在严重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BIM并不是某个软件,而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而设计的不同应用,贯穿在整个技能领域中,所以将每个技能领域设计信息化技能的实训,事实上已经基本满足了BIM人才的培训要求。

3.以虚拟仿真信息化技术为知识领域培养提供高效的教学方式和资源

虚拟仿真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三维可视化及情境仿真化,而信息化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数据的快速传输、计算和分析能力,二者相结合将会给教学带来降低表达难度、提高知识传递效率的益处,从而给实训带来多人同场竞技、情景式互动、趣味性体验、快速考评等益处。

4.以互联网技术提供教学资源的共享,打通教学、考核、认证、就业各个环节

“互联网+”的模式正在改变各个行业,教育行业更是与互联网经济融合的焦点之一,教学资源的共享、学习生命的持续维护、技能认证的普及、与就业的衔接等是互联网可以提供的核心价值。

5.以案例式、项目式、任务式教学为核心思想组织教学内容

以一个案例为核心,划分若干项目或者任务,让学生参与完成,是最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信息化的学习工具也是遵循以上教学方法所设计,逐一完成各个学习任务。

6.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追求高效、趣味、可量化的教学方法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教学高效是不断改进的方向,趣味性教学是成人教育中核心研究的教学方向之一,可量化是保障结果可评价的重要基础,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围绕这三点进行大胆创新、细心推演、全面设计。

近年来中国的BIM研究与应用发展迅猛,但应用水平和深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原因是国家在行动、企业在行动,但我们的人才培养没有跟上。想要加快BIM的深度应用就需要建筑类高校加快人才培养的“革命”,历史赋予高校要成为“先导者”的角色,但实现的过程任道而重远,高校要努力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为目标,为学生的就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2003年BIM技术的引入对建筑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早期爆炸式的发展之后BIM似乎进入到了停滞状态,这就让长期从事建筑工程的老人们开始担心BIM工程师发展前景,如今国家的大力支持又把BIM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想要避免发展初期的停滞状态,中国的BIM应用还有以下几点阻碍。

1)实际BIM应用绝大部分是CAD/BIM并行模式

虽然BIM技术已经能够完美覆盖CAD技术能够达到的图纸作用,但在目前大部分的工程项目中,仍然采用先CAD作图,然后才通过3D图形软件进行翻模,达不到BIM技术应有的便捷性。

为什么建筑业要用2D设计完之后再翻成3D呢?究其根本原因,首先是技术人才稀缺,导致3D建模的效率不如2D图纸设计;其次,一些在2D绘图中可以很快画出来的内容,精确的3D建模需要更长时间;再次,施工配套技术普及较慢,建筑业的现状仍然要求2D图纸交付,3D建模完成仍然需要转换成图纸来辅助施工。

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出图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大量项目其实还是用传统方式设计,BIM除了3D可视化和碰撞检查,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

2)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状况没有改观

从BIM理念刚诞生之时开始,“衔接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断裂”就是作为BIM的重要价值之一而提出。然而,现在的BIM工具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在设计师创建BIM的绝大部分项目里,施工方并没有参与模型的创建过程,因此常常听到施工方反馈设计方给出的BIM模型并没有多大用处,有很多施工需要的信息在模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而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方给出的图纸很多情况下也不能真正达到“按图施工”的水准,施工方和预制方还是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大量的深化设计。

可以说建筑行业原有的“信息孤岛”现象并未随着BIM的应用而消失,只是从2D的孤岛变成了BIM的孤岛,远远没有到达把孤岛连接成整片陆地的程度。

3) 缺乏项目全流程的协同管理

项目全流程不仅是设计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同时也关注设计与预制加工、现场安装、业主管理之间的协同,这需要涉及到工程项目各个方面的利益协调。作为业主,如何了解项目的真实进度并控制风险?作为施工方,如何确保设计师想象的效果能够用当前的工艺工法完美实现?而在管线安装过程中,一个不起眼的交叉,可能造成巨额的返工成本。

BIM技术不仅仅是建筑行业设计工具的变革,更是建筑人心态的变更,相比之前的各负其责,如今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更需要相互之间的信息协调,更需要各专业间直观、直接、真实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并非简单几个倡导能够快速实现,需要建筑人不断去接受和坚持。

有阻碍并不可怕,一些阻碍恰恰是技术变革的突破口,当这些阻碍变成了优势BIM这项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将会蒸蒸日上,而BIM技术人才也将成为建筑行业的宠儿。


来源:重庆BIM联盟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行见BIM

返回版块

9214 条内容 · 5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菏泽市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QQ截图20180816222731.png (275.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8-8-16 22:37 上传 从菏泽住建局获悉,菏泽市加快推进 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应用,提高建筑产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根据菏泽市建筑市场发展现状,菏泽市将重点推进BIM技术在国有资金投资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重点推进设计和施工环节中的应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法。今年开始,选择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钢结构工程等国有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进行BIM技术应用试点,从规划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开始,明确BIM技术应用要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