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行见BIM \ BIM专治项目病

BIM专治项目病

发布于:2018-11-01 16:35:01 来自:BIM技术/行见BIM [复制转发]
期拖延症
对症:
项目的最后期限总是一延再延,其原因包括计划不周、意外频发及业务复杂等。不能遵循项目进度安排或不断将项目延期,将会导致项目团队成员的行为变得非常糟糕。

下药:BIM技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缩短工期。

1)提前发现图纸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发现边提出边解决的方式,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就是节省时间和工期;

2)管线综合、预留洞精确定位、型钢柱节点、砌体排布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期和返工;

3)管理层快速获取基础数据,加快决策速度,避免错误决策导致工期延误等

项目变更症
对症:
施工中存在很多因素会导致项目要求经常发生变化,例如提出新的想法;原计划考虑不周;业务的利益相关者改弦更张等。关键是要搞清楚,是要求发生变化了、被修改了,还是有所补充和完善,抑或是被其他要求所取代。

下药:虚拟施工,有效协同。
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整改、变更。

决策摇摆不定症
对症:
业务决策有始无终、摇摆不定是风雨欲来的征兆。许多项目,不论是二人小组还是价值千万的大型项目,都有可能是建立在某个高层的业务愿景之上,而该愿景则是由若干尚未完成的“故事”大纲和业务章程组成的半成品。这样的愿景只能带着项目团队前进一小段,直到你发现由于项目缺乏清晰的目标而必须不断返工为止。

下药:冲突调用,决策支持。
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computable)的特点,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缺乏项目报告工具
对症:
对症:你肯定曾经多次听到过这种言论:“别把时间浪费在什么进度报告上了,实实在在地干活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在宣布进度报告完全无用武之地之前,我们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首先,如果出了问题,必须依靠这些报告工具来解决。其次,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当你知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了。

下药
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内容,而项目的进度报告也很重要,工程实践的经验表明,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对保证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有直接的影响。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所以BIM技术是项目报告的最佳工具。

工期紧凑
对症:
有些建设单位,在工程进行中突然要求加快进度,比如说由于特殊原因工期延误,所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做好某些分部分项工程。时间越紧凑,施工队伍人手一时不够,这样会存在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现象。

下药:
工期紧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控制质量,可以利用BIM技术,分阶段设定目标。在确保阶段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保证总计划目标的实现。同时,要试着跟甲方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说明情况。不要为了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质量保障。

来源:重庆BIM联盟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见BIM

返回版块

9237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设计院没有普及BIM做设计是谁的错?

很早以前就有人预言:BIM是继“甩图板”之后的第二次变革;按照这个预言推理:如今应该是大多数设计院都应该实现了用BIM做设计。可事实呢,大多数设计院还是以二维设计为主,只有极少数设计院才用BIM做设计。 所谓的是用BIM做三维设计而不是用BIM做二维设计。BIM本身就是一个三维设计的理念,它的核心就是模型数据为主,二维图形为辅的逻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