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轨道交通BIM \ BIM案例 | 青岛地铁13号线BIM应用介绍

BIM案例 | 青岛地铁13号线BIM应用介绍

发布于:2019-05-17 15:35:17 来自:BIM技术/轨道交通BIM [复制转发]

来源 |中昌咨询


版权 | 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地铁13号线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线路起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嘉陵江路站,经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新区中心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董家口经济区,终于董家口火车站。13号线全长约70km,以高架敷设为主,设23座车站,车辆基地1处、停车场2处。


2、重点区间车站内部展示


井冈山路站到嘉年华站区间单线全长3.7公里,设置一处区间风井、七处联络通道、一处废水泵房。区间通道均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单线隧道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施工,单洞双线隧道及人防断面采用CD法施工。


灵山卫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结构,装修类型采用清水混凝土风格,车站内部装修直接采用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做装饰面。在车站管线综合方面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再根据施工要求进行空间排布深化、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将以往在施工过程中碰到管线碰撞、空间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提前发现并解决,从而达到施工一次到位,既节约成本有合理美观的效果。


 


 


 




 



井嘉区间


 









灵山卫站


 


 


3、搭建协同管理平台与方案比选


西海岸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中昌搭建了PW协同管理平台,所用数据通过PW平台进行储存、调用。实现了BIM技术信息集成管理,杜绝了信息孤导,减少了信息传递误差。通过在PW托管工作环境统一了各单位各人员的模型创建的标准,确保后期模型顺利传递和利用。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对泊里站三个天桥备选方案进行外观及布局对比,能直观展现各备选方案特点及其与周边环境的位置关系,方案对比效果明显并能依据面对面修改模型,提高工作效率,大大节约时间成本。


 





搭建协同管理平台


 






方案比选


 


 


4、水文地质模拟和模拟仿真漫游


在水文地质模拟方面,根据地勘资料,利用BIM软件建立地质模型、区间隧道、超前水文地质进行模拟,指导施工进行预加固及预支护,减少隧道施工风险。


虚拟仿真漫游:通过BIM技术以乘客视角进行三维模拟换乘,验证换乘方案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并优化换乘方案,实现了换乘方案可视化。


 





管线改迁模拟


 


 


5、管线改迁模拟和工程量统计


在管件改迁方面,通过BIM模型及管线迁改进行三维施工模拟,直观了解整个管线迁改顺序及重难点,解决了管线与既有构筑物、管线与主体、管线与管线间的冲突问题。


工程量统计:利用基于Bentley技术平台的QTM算量技术软件,通过定制青岛地铁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能够从BIM模型中快速准确的提取钢筋工程、防水工程、模板工程等工程量比生成符合计算规则的工程量清单。


 




管线改迁模拟


 




工程量统计


 


 


6、场地分析与施工深化设计工厂加工


在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方面,利用BIM模型对生活区、钢筋加工区、材料仓库、现场道路等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直观的反应施工现场布置情况,减少现场施工用地,保证施工现场畅通,有效减少二次搬运。


BIM技术的机电安装与工厂化加工的完美结合,利用施工深化后的风管、水管BIM模型进行加工编号,按照设计出图标准创建加工平面图、剖面图、大样图、材料清单进行BIM技术指导工厂加工将标准风管加工图输入数控机床生产线,自动完成压筋、剪板、咬口、翻边等工序。经合缝、法兰铆接后,完成标准尺寸风管,将异型分管加工图纸展开后输入等离子切割线进行自动切割,经咬口折翻后形成异型分管,该生产线操作界面简单、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是普通加工十倍以上。


 




场地分析


 






施工深化与工厂加工


 


 


7、工法模拟与进度模拟


工法模拟:暗挖处置施工是隧道建设的风险高发阶段,是施工控制的主要难点。通过开挖支护工艺进行三维动态演示,实现了可视化动画施工技术交底。提高了技术交底效果。


进度模拟:利用BIM技术辅助进度管理,通过先模拟后施工,能有效避免或因施工图纸设计缺陷、设计变更、进度计划中遗漏工作项、逻辑错误、动态碰撞等项目造成的进度延误,本项目通过模拟从进厂、零件、竖井及连通道、出支、二衬到回填等阶段的施工内容,实现了基于BIM模型编制进度计划、实施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计划。


 




工法模拟


 






进度模拟


 


 


8、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利用BIM模型对土建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安全隐患进行标识,直接发现并排除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借助BIM技术进行安全交底,让施工现场员了解施工现场现阶段的风险源,便于辨析风险源,提高施工作业安全保障。


质量管理:借助BIM软件,BIM人员利用三维BIM模型进行仿真施工工艺模拟,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维技术交底,同时利用BIM技术标注施工质量控制点,明确工序衔接,规范施工作业流程,规避施工风险,发挥施工控制作用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9、构件库及二维码的应用


在BIM应用各阶段过程中,各参建单位根据相关资料创建各专业设备构件录入构件库,实施构件的统一管理和使用,并在图纸输出时,可直接生成二维码,利用二维码实现设备的构件的生产和安装信息的实施录入,与竣工模型一并交付运维单位进行维护使用,实现了机电专业从生产安装到运营维护的信息更新和传递。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 【BIM案例】深圳地铁9号线深化设计中BIM应用
    【BIM案例】深圳地铁9号线深化设计中BIM应用
  • 运用BIM技术“扮靓”青岛地铁2号线车辆基地
    青岛市地铁2号线车辆基地,成为该市地铁系统各级官员和施工单位领导关注的焦点。 这倒不仅仅是因为该车辆基地乃是全国第一个地下双层车辆基地;也不仅仅是因为这座占地面积为26.69公顷的大型车辆基地在不到一
  • 中天永利大厦BIM应用案例介绍
    中天建设集团天漳分公司承建的中天 永利大層项目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总建筑 面积约8.4万平方米。地上由两栋百米离的 酒店式公寓和一栋9层商业褪房组成,地下 为3层*体地下车库。针对传统的项目管珲 横式所
  • 地铁项目BIM应用演示
    BIM的特点契合地铁工程特点,进入项目阶段越早,覆盖的周期越长,对项目成本影响越大;涉及的专业越多,范围越广,越能体现多专业协同整合的优势;设计、施工、运维数据的有效传递,体现项目整体把控的能力。
  • 装饰工程BIM应用介绍
    创建土建与机电BIM模型,综合各专业设计占位、空间、末端等协调配合,并预判工作面变更点 。提前发现与反馈工作面变更,全面完善工作面综合协调。 根据施工图纸创建精装BIM模型,过程中排查设计与图纸”错漏
  • BIM在桥隧的应用案例分析
    连续梁-拱为典型的梁-拱组合结构。施工体量大,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而又面临节点工期目标紧的现状,不可控因素多。以BIM技术作为辅助施工管理的手段,同时确立围绕以该连续梁-拱作为BIM实施的核心的目标,
  • 北京地铁16号线BIM技术应用全过程
    北京地铁16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建设中的南北向骨干线,首次采用8卡编组A型列车,最大载客量达到3560人,北京地铁16号线稻香湖路站与中关村创新园A地块一体化工程项目(快轨公司代建范围)。一体化建筑
  • 西安地铁号线BIM应用
    西安地铁4号线,是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第四条地铁线路,方向为南北方向。是西安地铁近期规划三大辅线中的一条,线路由南至北依次贯穿曲江新区、雁塔区、碑林区、未央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车站29座,是国家
  • 08.Revit BIM案例实操,欢迎各位设计师下载学习。内附网盘链接,如果链接失效有问题可以联系qq:642708997
  • 交通BIM概念及应用介绍
    服务于项目全寿命周期、项目全体参与方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设计审查和深化设计;工程可建设性模拟; 可视化条件下技术讨论和简单协同;施工方案演示和简单优化。钢筋、管线等容易发生冲突,通过对其进行建模,事先发
  • 模板系统的BIM应用案例
    模板系统的BIM应用案例
  • 公路BIM技术研发与应用案例
    公路BIM技术研发与应用案例
  • BIM案例长安大桥BIM应用
    长安大桥斜跨永定河莲石湖区,斜交角度约57°,大桥主桥主跨280m,主梁变宽变高,桥梁标准段宽度为47m,最宽位置约54.9m。由于大桥与河道斜交,为满足行洪要求,主塔塔肢根部在顺桥向有25m“迈步”
  • 广州地铁地下两层岛式车站BIM技术应用案例
  • 武汉地铁11号线站后工程施工中BIM应用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工程起于光谷火车站,沿湖口一路、高新大道至左岭城,线路全长19.7公里,设站13座,中国水电八局武汉地铁11号线安装一标段承担了起点至光谷路五站六区间常规安装及装修工程,光谷
  • 北京地铁12号线01标项目BIM应用策划书
    北京地铁12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1合同段工程为一站(长春桥站),长春桥站为12号线第三座车站,是与既有线10号线换乘的车站。10号线车站位于蓝靛厂北路下方,南北向布置,明挖法施工,施工12号线时需要对1
  • 广州地铁BIM+数据化管理案例
    广州地铁BIM+数据化管理案例
  • 地形:81700个高程点生成的安保区的DEM,占面积23421912平方米 (23.42平方公里)。 遥感影像:包括安保区周围大约左右各1000米范围的内遥感影像,配准和校正。 地名:140057个地
  • 地铁项目BIM应用总结
    某地铁站车站内涉及的专业有设备安装工程(含通风空调与采暖、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低压配电与照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门禁系统等)、高压供电系统、通信信号、AFC售票系统

阅读下一篇

BIM技术在成都地铁17号线机电项目中的应用

近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金星站、黄石站完成土建作业面移交机电工作,标志着全线机电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交机电局作为成都地铁17号线机电工程管理实施单位,系统总结青岛、福州等地铁机电项目实施经验,推动现场施工管理深度融合BIM技术,推广应用BIM协同施工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把控项目进度、保障工程品质。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为市内快速干线,设计最高时速达140km/h,线路长26.145km,为西北-东南走向,沿线途经温江、双流和武候3个区。中交机电局负责实施的机电工程范围包含常规机电系统、供电系统、弱电系统、接触网、装修工程、“三临”工程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