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木工程网
导读: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和应用引起了工程建设业界的广泛关注。各方一致的观点是其引领建筑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引起整个建筑业及相关行业革命性的变化。
BIM是通过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它实现了从传统二维绘图向三维绘图的转变,它使建筑信息更加全面,直观的展现出来。
BIM技术的但是可以说影响了整个建筑行业,给建筑产业、技术、流程都来了全新的概念。同时,BIM把传统CAD软件只单一专精于绘图领域扩展到了造价、进度安排等更多方面,真真切切的贯穿到了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
除此之外BIM还相对于CAD蕴藏了后期运维管理、设备维护等功能,通过“e建筑”等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建筑施工的精确管理。
BIM出来之后,很多人都会说传统的CAD设计院要改革了,估计要像BIM设计院转型了。我们先不说要不要分析到底设计院会不会由CAD向BIM转型,先来看下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做定论。
CAD的表现方式基本上以2D平面图为主,图纸中以点、线、面的概念呈现给项目参与各方,且这些信息是散碎且无专业的,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才可以读懂,对于外行人来说很难理解。而BIM可以通过BIM软件建立起3D可视化模型,让大家对于项目中空间关系、设备设施位置等等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因为BIM的数字化、参数化技术,还可以将项目中各个构件的数据信息纳入其中,让建筑整体不但展现出空间中的几何特性、还可以呈现出建筑的物理特性及功能特性。大大丰富了建筑元素,即便是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也可以读懂。
传统CAD图纸在变更的时候,需要再次对图纸进行绘制,或者通过拉伸命令进行,哪怕只是修改图元中的位置或者大小。而BIM技术采用参数化方式建模,所有构件都富含建筑信息及属性,如果进行修改的时候,只需要对属性进行更改即可,例如通过e建筑、BIM看图大师等手机App可以随意调节构件的尺寸、颜色、样式等。
关联性也是BIM技术的一大特色。传统CAD技术就因为缺乏高度的关联性,而显得复杂与繁琐。尤其是在项目体量大、结构复杂的时候,一旦发现某处设计不合理,需要经过多人、长时间的去修改与之相关图元中的所有构件属性,既浪费时间有浪费成本,而且往往还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
而BIM技术的构件则具有高度关联性,发现构件有问题只需要进行属性调整,随后与之相关的构件都会随之而变化,自动配适。例如调整天花板的高度之后,门、窗等尺寸、位置都会随之而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保证模型的统一性。
CAD技术的信息表一般是采用2D电子化图纸+表格的方式,不具备专业的知识的人士很难看的懂。而且在保存的时候有一定的时效性,且已损坏与丢失。而BIM技术则是可视化的3D模型为基础,外加电子图纸。同时还可以将工程量清单、施工管理报告、造价估算数据报表等呈献给项目各个部门,协同工作。
再加之,其可以与云端技术相结合,为业主提供更加快速与准确的决策,存储于云端之后可以长期保存,随时随意调取。
说完了CAD跟BIM之间的区别以后,相信大家可能觉得设计院向BIM转型是必然趋势了。但是,我要说的是,BIM在未来一定是大有可为的,可能设计院真的会由传统的CAD向BIM转型过渡,但是绝对不是现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
BIM我们都知道主要一个应用方面就是三维建模。然而三维模型对建立模型的过程要求特别高,是不允许有出错的地方的。不然,在“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对于整个设计阶段来说也好,对各个专业来说也好,要求都非常高。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体系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也就导致了BIM软件的在推行的有比较大的难度。我们经常会遇到甲方一些无理的要求,比如必须在多少天之内完成这个项目,而且通常结构专业是第一个出图的。
所以这个时候理所当然的,BIM就行不通了。Why?因为结构专业要用建筑专业的一些设计条件,还要有其他专业的条件。
BIM结构在当前还无法保证完整的出图,因为结构最终落实到图面上的是配筋和模板,模板没有问题。但是就配筋而言,BIM结构仍然只能满足梁、柱的配筋,对于剪力墙的墙体配筋也还算可以,对于暗柱配筋相就不行。而且BIM结构设计方面没有相对较好的插件。
其次对于建筑设计而言,结构的参与度是最低的,而且结构的建模软件和配筋设计软件、出图软件都相对丰富,而且处于建筑设计的下游专业,而且结构设计自身的特点,致使BIM结构的研发做的不是很好。
所以,现阶段来讲,BIM出结构图是不现实的。所以,设计院当前是不可能直接传统CAD模式转变为BIM模式的。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BIM对电脑的硬件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在2013版本之后,电脑应该都要求64位,内存一般至少4G,客观上标配是16G,模型的大小一般与内存大小比例约为1::20左右。
换个方式来说就是说,你的模型如果是1G的那,那么你的电脑的内存至少要求是20G才能保证不卡。目前的主流机器很难完整的建模,一般要将一个大项目拆分成几个子项目去建模,比如超高层这种。
在BIM设计的前期就要策划好,这个超高层要怎么拆分,然后最后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组合到一起出图。所以,BIM对机器要求比较高。且不说小的项目,稍大的项目肯定都是要拆分的,所以,BIM并不是很适合这样的方式。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当前的现状来看的。就长远来分析,如果未来的BIM软件在各个方面都更加完善,更加完美化的话,那也不是不可能。
在市场化的前提下,BIM确实可以颠覆整个建筑市场,因为BIM本身的特点和信息化的因素,这一点不难做到。并且BIM作为整个建筑过程全周期的模拟,包括后期的建筑的运营和维护,全周期的管理模式BLM,以及将来个体建筑连接到整个城市,就有可能产生未来的智慧城市CIM管理系统。
如果以上BIM都做到了,你说是不是未来可期?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土建BIM应用
返回版块1.45 万条内容 · 39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设计院想普及BIM?——难!!!来源:学尔森 10年前就有人预言:BIM是继“甩图板”之后的第二次变革;按照这个预言推理:10年后的今天,大多数设计院都应该实现了用BIM做设计。 事实呢,大多数设计院还是以二维设计为主,只有极少数设计院才用BIM做设计。 今天小森森想说的就是关于BIM目前在设计院的一些真实情况。 BIM包含: 设计阶段BIM、成本造价BIM、施工阶段BIM、运营阶段BI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