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建筑加固 \ [讨论]裂缝分析及常用方法处理

[讨论]裂缝分析及常用方法处理

发布于:2017-11-28 11:27:28 来自:建筑结构/建筑加固 [复制转发]
混凝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混凝土结构依然是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混凝土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例如较高的抗压强度、施工和易性等。但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对结构本身安全性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裂缝的出现,破坏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在对裂缝加固时,我们应当明白裂缝形成的原因,来进行对症下药。即使同样看起来都是裂缝,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处理起来应采用不同的方式。
20171009-1.jpg

裂缝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收缩变形、温度引起应变等结构自身原因而非荷载所引起的裂缝,即非结构性裂缝(也叫非荷载裂缝)。相对而言,非结构性裂缝处理起来比较简单,对其进行加固主要针对现有裂缝的处理。
根据裂缝的宽度,我们可以采用表面封闭法与压力注浆法。裂缝宽度小于0.2mm 时,可以采用封缝胶对裂缝表面直接进行封闭作用,防止裂缝继续扩大。压力注浆法适用于0.1mm 1.5mm 的裂缝处理,采用封缝胶配合裂缝胶进行施工。施工时首先预埋注胶嘴,再利用封缝胶封缝,最后裂缝胶注胶即可完成对裂缝的修补。
20171009-2.jpg

另一种,是由于承受荷载,混凝土结构承受的拉应力超过了抗拉强度而出现裂缝,即结构性裂缝(也叫荷载裂缝)。当混凝土结构由于荷载作用产生结构性裂缝时,进行加固处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封闭裂缝的表面。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裂缝胶与混凝土之间的正拉粘结强度为2.5MPa ,若结构裂缝深20mm ,长1000mm ,则二者之间的拉应力仅为2.5 ×20 ×1000=5000N ,也就是说,裂缝胶在深20mm 的裂缝中,每延米能提供的拉应力仅为5000N ,若将此换算成质量则仅为0.5 吨,远远达不到加强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要求。
所以在处理结构性裂缝时,首先要采用上面提到的表面封闭法以及压力注浆法。裂缝封闭无误后,可以采用主动加固与被动加固的方法加固结构。
被动加固属于比较常见的技术,我们所说的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包括碳纤维布、碳纤维板、芳纶纤维布等等,都属于这种方法。纤维复合材料质量轻、抗拉强度高,尤其适用于混凝土受弯及受拉构件,配合专用浸渍胶能够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充分地利用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其他的被动加固方法例如粘钢法、碳纤维网格都可以对结构性裂缝起到加固作用。
20171009-3.jpg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在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的主动加固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它有着结构轻、有效提高承载能力并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抗拉强度的特点。预应力碳板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加固中,如今在工民建领域上也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裂缝时,同样需要先进行封缝处理。
裂缝对于混凝土的结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结构,我们应该尽早分析原因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20171009-1.jpg


20171009-2.jpg


20171009-3.jpg

  • men2005
    men2005 沙发
    多谢分享了
    2017-11-29 10:03: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建筑加固

返回版块

1.64 万条内容 · 32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后置预埋件的计算书

审图要求提供后置化学锚栓整个锚板的计算书,请问有什么小软件?正常的预埋计算书好整,后置的没有整过,有没有高手指点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