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从建筑服从构造到构造服从建筑

从建筑服从构造到构造服从建筑

发布于:2007-12-04 03:56:0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被忽略了的课题---构造与建筑效果的关系

不知道你们可有这个经验,在建筑学院里,我们好象学了很多建筑的技术和构造,可是,当我们一跨出校门,面对的是真正的构造问题,用的不再是颜色笔,而是真正的建材,决定的不再是图纸上的视觉距离,而是构造上的实际尺寸和关系,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一点也不容易的。我想问题就出在(学校里),我们常把构造这个课题,看成为一个纯技术的学科,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如何能使建筑物站起来,屋顶如何可以做到不漏水,而忽略了构造和视觉效果的关系,问题简单到,为什么我们要“追线”(Alignment of joints),也没有几个建筑师能答得上。而我当年,在香港大学受的是以包浩斯(Bauhaus)为基础的建筑教育,追求的是建筑的诚实性( Honesty of Function; Honesty of Construction),可是,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好象不是这回事,迫使我回到学校里,重新去思索这些问题,虽然我已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位,虽然我已工作了18年,设计过一些受业界认同的作品。可是,时至今天,图纸与成品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更不时犯下错误,要业主为我交学费,所以要我找个话题来谈一谈,就让我来说一说建筑与构造的关系吧。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imoer
    zimoer 沙发
    建筑要经得时间及多角度的考验

    笔者认为,建筑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建筑有别于时装,不能盲目地跟着时下的小潮流走,今年觉得很是时髦,但明年已经觉得非常过时落伍,想把它仍掉。每个建筑物,都耗费了不少人类资源,且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环境,故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除了一些非常特别的情况外,建筑设计应尽量以较有效率的方法去满足它的功能和社会角色,不应过份的浪费,为求新鲜好玩而做建筑,这是不太负责任的行为。这些考虑,我相信,会随着人类资源的日益减少,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不时髦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把旧的一套搬出来呢?这个当然不是,我想我们是有能力去区分,哪些是为求外貌新颖而标其立异,哪些是真的在建筑领域上寻求突破。况且,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寿命和影响力,一些较小规模的项目,如博览会内的建筑,它们影响的只是一小撮人,或只是存在一段较短的时间,故绝对是实验性建筑的试场,虽然建筑师,如板茂(Shigeru Ban),仍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故此在德国汉挪威(Hanover) 的博览会上,采用了可循还再用的纸材,去建造他的日本展馆。一些较具规模的建筑,投资的是许多的社会资源,用者要面对的是许多年的经营和维修,那我们真的要更为审慎了。

    此外,我们也不应盲目地只去追随某种风格,一些人不管地方文化,硬把自己或借来的设计强加于一个地方。倒过来说,又有一些建筑师盲目地否定了所有传统的建筑,认为只有现代风格,才切合现代的需要,硬把一些非常实用、充满传统智慧的元素,如排水性能良好的金字坡顶,当成设计的违禁品,说到底,他们所使用的现代建筑语言,又何尝不是借回来的呢?

    要有好的建筑,先要有好的平台讨论、评价建筑,今天我们接触到的媒体,许多都过份重视建筑的外型,欠缺较有深度的评论,我们应多考虑一个建筑物是否有助推动人类文化,或在建筑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退而求其次,建筑物在特定的一套限制和条件下,是否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建筑师有否用了真心和诚意去解决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当中包括了它的功能、能源效益、可构造性、易维修性、耐久性等,它与四周,以至整个地方,整个城市的关系,而不是单看其样子是否出位和特别,只注重照片的视觉效果,追求表面的“奇” 和“异”,而是用一个更有深度的目光,去分析一个建筑物的成败,去了解一个建筑物对其所在的社区、对其使用者、投资者的回响。

    2007-12-04 03:59: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imoer
    zimoer 板凳
    上图的桥是金属造的,而下图的围栏却是胶的,今天我们已不可随便相信自己的眼精。

    2007-12-04 03:59: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我们相信中国人明天可以住更好的房子

.香港IN的家展馆外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