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综合管廊建设年终总结之难题和误区篇

综合管廊建设年终总结之难题和误区篇

发布于:2017-05-18 16:01:18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难题
1.规划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已有多个省份“十三五”时期的管廊建设规划在200公里以上。各个城市的规划建设规模也长短不一,比如广州市规划建设72公里,而不少城市的先期规划长度只有10公里左右。
江苏省一家省属设计院的设计人员认为:一些中小城市并没有建设管廊的迫切需求,但也在跟风,造成入廊的管线太少,反而浪费了地下空间。还有的城市只在部分路段建设管廊,形不成系统的管网。管廊只有在一定区域内联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上述设计人员认为。部分一线城市早期的规划中,管廊范围就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区或一条路线上,从长远来讲,综合管廊无法发挥整体效益。
陈政高在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提出,要科学规划,地下综合管廊一经建设就不可更改,不可移动,一定要科学论证、长远考虑。
2.融资
a.项目单位大多为地方融资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目前地下综合管廊的投融资主体主要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资金渠道包括贷款、企业债、信托甚至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共有7只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发行,融资总额为87.70亿,在各类专项债中发行规模并不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报道,在发改委专项债指引印发一年之后(至2016年4月),已发行的专项债达25只,覆盖4个方向。其中,停车场建设方向的项目13只,占比超过一半。另外,双创孵化方向6只,地下综合管廊方向6只(其中一只同时涵盖地下综合管廊和养老产业方向),养老产业方向3只。在今年4月至6月21日的区间内,仅有1只地下综合管廊专项债券发行。显然,地下综合管廊的发行数量并不特别突出。
 北京券商投行部人士解释称:专项债中地下停车场项目做得多,主要是项目收益明显,项目容易包装;地下综合管廊虽然可以对入廊管线企业收取费用,但是实务操作很困难,也就很难做项目收益论证,报的项目比较少。
虽然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有收费的政府文件支持,但大多属于"讲故事"类型。如果严格审核,报的项目很难通过。
北京券商投行部人士认为:地下综合管廊的需求很明显,但是建造、运营企业议价能力弱,现在管廊项目很难形成收益。应该由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解决,而非通过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的方式解决。
b.PPP项目较少
长期从事PPP业务的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社会资本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项目收益不高、实现收益的周期较长、投资金额巨大。“民营企业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对接的点比较少。由于民营企业进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存在这几个难题,现存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比较少。
一位曾参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招投标的浙江民营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刚刚起步,运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项目本身的收益还很难覆盖成本,还需要政府的财政补助。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考虑到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实际运营经验较少,未来入廊管线单位收费情况并不明确,也可以考虑采取政府付费方式向项目公司购买地下综合管廊服务,保证项目公司合理收益,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3.入廊
推进管廊建设和管线入廊的文件中,都是以部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这样效力不够。如: 一名国家电网公司人士确认:电网建设的项目批准要经过省级电网公司,涉及到高压线路甚至要得到总公司的批准。省级政府的规定没作用!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勤国认为,经过地方人大审查通过的综合管廊的专门规划本身就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管廊建设属于城市规划范畴,可以在《城市规划法》范畴内解决入廊问题,无需单独立法。
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志宏等人认为:应该在物权法层面确立地下空间归国家所有的法律关系,其实转让地下空间使用权使所有权人获益只是在推动管线强制入廊方面的一个策略,其真正意图是要改变过去和现在一直沿用的地下空间"无偿划拨"造成管线单位长期以来的低成本挖沟埋管的惰性思维,借出让空间提高其埋管成本,推动管线单位积极配合管线入廊。
4.收费
深圳市一家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说:对于管廊建设单位和管线主管单位来说,这涉及单独铺管和入廊的成本比较。“综合管廊与传统直埋的建设成本计算,以及管廊运营管理费用如何分摊,这些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管廊费用可以采用入廊单位按比例分摊的办法收费,计算的因素包括管线的面积、管线运营效益和服务范围、进出管廊的频率,以及传统铺设管线的挖掘频率等。
目前对于费用如何分摊问题,目前的状态是部委希望地方进行探索,地方政府希望部委统一作出指导,从而造成了两头互相依赖的尴尬情况。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在介绍,“各地的入廊收费问题并没有解决,基本还是依赖财政的承诺,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入廊费收高了,管廊业主不愿意出,收低了又没办法回收成本,仅仅依靠财政负担也是不可持续的。”
误区
1.解决城市看海现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城市雨水排放起不到太大作用,能解决“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的问题。城市看海是海绵城市应对的课题。
2.工程造价高每公里都在亿元左右。这是范范的估价,金华市和沈阳市已完结工程,核算成本每公里均在4000多万元。
3.建不建是政府的事,跟普通市民没啥关系。建了管廊的道路井盖少了,路就平了,维修也就少了,有管廊了,就不用开挖道路了。道路顺畅、减少拥堵。市民出行省时间、省油钱;这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呀!
4.小微企业无法分到管廊建设的一杯羹。现实中小微企业很难参与PPP项目,但可以做管廊建营企业的供货商和服务商。找准需求,开发产品。利润保险而丰厚。也可组团竞争PPP项目。
5.BIM只是应用于管廊建设领域的技术。这种基于虚拟的建模技术在各种建筑和工业领域被大量应用,是一种优化设计的途径。也包含着先进的设计理念。
6.路宽允许的情况下管廊预留管线位置越多越好。要按实际物业单位和人口密度以及增加趋势定夺。首次投资大,成本回收就更难。
7.PPP是解决资金的唯一办法。要有创新,不要局限于单一的一种办法。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有利于市民生活的、有利于企业盈利的方法、方式都可尝试!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何洋洋
    何洋洋 沙发
    楼主用心了,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2017-11-03 10:55: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y225323
    ly225323 板凳
    不错!谢楼主分享!
    2017-10-31 07:53: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综合管廊年终总结之施工技术篇

正在执行的技术规范 一、规章制度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