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设计故事】一个结构工程师成长记

【设计故事】一个结构工程师成长记

发布于:2017-03-22 16:05:22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近来比较闲,对自己总结下,希望结构新人少走少点弯路,希望前辈们批评指正。后面以跟贴形式出现,一贴写一部分内容。对现状自己打85分。在一个国有大型设计有限公司一个所里当结构负责人,年收入在行业中应该算上中上吧。

择业的迷茫

       在校成绩比较好,可以报送外校读研究生,自己一直不想读研究生,所以放弃了,只要是因为先早点踏入社会。但土木专业择业范围非常广,房地产公司、监理、施工单位、设计院。开始认识是这样的,房地产挣钱最快。所以选择了房地产。我两个学位,成绩也好工作很好找。就找了家房地产单位。05年毕业,当年刚好碰上12条,签约的单位维持不下去了。原来看中它号称成都第三大。哎。后面又去了园林单位,想的是小单位,冒尖比较快,确实如我所想的,位置相当于副总工,但是待遇是固定的,每年递增20%。又离开了,去了施工单位,当施工员,施工员实际很清闲,生活腐朽,陪甲方监理喝酒,一点都不适应,没有工作的感觉。不到两个月又走了。后来就进了重庆第二大的民营甲级设计院。前面的工作总的呆了不到四个月,找工作的时间加起是11天。


       结论:择业时,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新人入门比收入重要

       到的第一家设计院是私人企业,一般私人企业是不养新人的,他们要能上手的人物。面试完,院长就说,试用三个月,而且挑明了如果做不了事情就该走人。其实和现在设计院招人是一样的。所以入门很重要,只有你能画图,才能留在设计院。当然画图不是设计。还好开始就有些小东西,小的框架房子。而毕业设计做的是框架,所以还是有点基础的。框架也是入门最好做的东西,一般教科书上讲的多的也是框架。反正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找到很多案例。白天在院里画图,晚上回去翻教材规范。时间是比熟手花多得多,但是我尽量没一笔都能找到依据,所以做一个工程就学到了一个工程全部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我成长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后来07年离开原设计院,留下的手稿,有一抽屉,都是手算资料和抄的相应规范条文。新人能留在院里,开始是能画图,有剥削的价值。画图其实很简单,找个样板,用上面的大样和说明,开始是不管对和错的,先要把东西画出来。你能画出来了,别人给你修改一下能用了,那么你也有了吃饭了工具了。这个阶段是挣不到钱的,除非你的老师非常之好。


  画图到设计这一步,就是要熟读规范了。遇到问题开始不是去问别人,而应该老老实实翻下规范。除非非常急没办法才去问人。别人的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而开始学一旦理论体系中错误的东西太多了,你后面很难修正。原来单位,由于当时也是新组建,所以每个人从不同的设计院来,制图方法区别很大。一样东西表达方式非常之多。我都不知道该学哪个,后面我就一直参照国家图集做。这点也是我从一个私人设计院里面出来,而保持着很高制图标准的原因吧。制图方法是可以有点创新,但是开始你还没有鉴别能力,一旦那种制图方法存在缺陷那么给你以后制图带来很大麻烦。一般把第一个工程图做好,后面都可以用第一个工程的东西(说明、大样和制图方法。


      结论:制图要遵循国家图纸,野路子少学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机会

       真正确立在设计院里的地位,制图的地位,也就是可以呆在设计院,应该要感谢一个院里的前辈李哥了,其实当时也就26岁。当时他忙不赢,把手上的一个项目,5000平方米的一个教学楼交给我做,院里也默认了这个事情。结果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把它完成了,而且效果很好。现在想来一个多月做一个那么小的项目多么不可思议。


  我把那做那项目的过程简单描述一下吧。首先我没着急画图,而是把规范上和本工程相关的条文摘抄一遍,并做到理解吃透,不清楚的就请教院里的前辈。PKPM相应的参数知道设置之后才开始画图。画图时也是去和李哥坐一起,有不懂的马上问。那个图纸出来,每一笔我都知道为什么,和所表达的内容。非常感谢李哥,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分院的院长了。


两个出发点,一个终点

      制图从模仿开始,找一个比较好的图纸,可以找你们设计院的总工提供,有项目可以参考着做,没项目则自己找个建筑图,模拟做施工图。临摹是比较容易上手的;理论从规范开始,才毕业对教科书比较熟悉,规范一条一条看,不理解的找教科书,再不理解的请教前辈。一个终点:当你发现你所画的东西,你都能找到出处和依据了,那么你已经成为一个熟手了。


对职业的操守

      每做一个工程就要把它做好,做成标杆,至少是自己以后的标杆。对项目进行跟踪,了解实际工程的问题和图纸上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不会做的,千万别硬着头皮接下来,接下来,而做不好,则砸了自己的牌子。每个人都要经营自己,自己就是一个品牌。记得,06年有同事找我做个私活,一个社区桥梁,当时想都没想桥是怎么个样子,就拒绝了。做工程有的人是不管能不能做,只要找到他,他就敢接,但如果没做好,后果可想而知。


       另一个事情是,一个同事走了,他的项目后期没人服务,也一般没有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我资历最小,这差事就我做了。我还是把它当是自己的项目服务了,那施工单位老板也知道这样的情况,非常感谢我。做一件事情就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最重要的,不要去想太多的得与失。不然你干脆就不做那事情。无私的做事情回报其实也很丰厚,那施工老板后面搞开发,就找的我。


写在最后

成长是个快乐的过程,有个老工程师(重庆国有前三的一个院前总工程师)说的,结构工程师成长经历一个快速成长期,一般是一年到三年的时间,每做一个项目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后面就出现一个成长滞待期,也就是做工程变成了简单重复了,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学习了。再后面就是一个理论升华期,也就是对各种结构形势有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了。我想说的是,在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成长期里面最好是把每个项目能学到的东西,梳理出来,记下要点难度。这个习惯不错,当你再做类似项目的时候,拿出来一看,什么难点要点全有了。看多了,都记到脑子里面了,以后做工程就成了条件反射了,不需要翻了。这应该就成熟了。另外当你发现自己记的笔记都几大本的时候也有一种成就感哦。我自己评价我应该处于滞待期了。

全部回复(1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o1450759511476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挺好的资料,值得大家借鉴学习,谢谢啊,望楼主再接再厉,争取上传更好的资料,谢谢啊
    2017-05-27 15:14: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g0101
    sg0101 板凳
    有收获,顶一个!
    2017-05-27 11:58: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务院一口气修改(废止)39部法规,你的行业是否涉及?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6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为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职业资格许可事项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审批改革涉及的行政法规,以及不利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对3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