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朝露地产设计管理人
微信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前两天,一朋友在公众号下留言:
“昨晚改图到一点;越发感觉结构的低效;奈何还不是注册,人微言轻”。
当时看到心头是有一点难受的,因为朝露特别理解那种感觉--想想当初离开设计院的原因之一,就是实在耗不起翻来覆去的低效折腾,身心憔悴。
现在慢慢认识到:
即使是龙头大哥的建筑设计专业,何尝又不是被地产设计中心“折磨”呢?
即使在地产从事设计管理,何尝又不是被前端需求部门“折磨折磨再折磨”呢?
为什么会这样?朝露说下自己的理解:
做结构的有时候为何觉得建筑专业更风光?其本质在于建筑更容易处于整个设计链条信息的最中心,能看到整个项目的设计全貌,同时又与甲方信息沟通最为畅通;
部分设计院朋友为何觉得地产设计管理更好?其本质也是因为设计管理角色更接近设计需求的中心,能更多了解设计成果形成过程中的全盘信息;
对于前端需求对于设计的重大调整意见,设计管理中心同样是一脸苦逼,因为像策划营销这样的部门话语权真重--不按照他们意见修改,房子卖不出去,商场无法经营,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其实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设计人如何改变和突破?朝露试探着践行一条路--向信息前端延伸:
我们身体可以被折磨,但我们的思想一定要自由,要看到前方,并延伸到信息和资源的中心;
充分认识、理解、甚至熟练掌握设计需求,也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设计人提出的要求:确保充分满足使用需求的优质设计成果输出--同时,这何尝不是整个行业链条的大同目标呢?
设计人如果看不到前端,那么在这个链条上,自己的分工定位就只能老老实实做具体的设计执行,至于收入为什么越来越低,市场决定的,没有办法。
如果我们能有幸能具备能力走到打通前端的那一步,就能亲自掌舵,这或许是实现突破的一条路,也是更有价值的一条路。
整个链条就在那里明摆着,只是看我们在这中间能扮演哪个角色罢了。
具体怎么做?朝露也在摸索中。
近期的一篇学习心得一些思考,和大家分享:
“
对战略平台下的价值管理的思考
----“
XX
战略经营贯宣会”学习心得
XX的战略宏图是什么样?通过这次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为之振奋:大鹏展翅,抟扶摇而上者又何至于九万里!
作为设计管理中心的一员如何奋起?结合本职工作,对战略平台下的价值管理进行了思考,以期在工作中践行。
加深对战略价值的理解:前瞻前瞻再前瞻
实体物业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功能不会变,以人为本的朴素设计理念不能变,但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设计服务的对象--人及其需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房屋居住者,不再只满足于基本的配置,因不同的阶层和年龄,他们有更多个性化诉求;
商业承租者,除了传统的软硬件配置,有许多创新业态的新事物不断涌现,其物业需求还需探索;
物业运营者,除了传统需求,还需要及时配备前沿的智能系统,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管理;等等。
“Black belt is just a beginner.”
只有充分满足使用需求的设计才是合格的,合格之上我们才有资格说塑造品牌。
设计管理需要更加前瞻性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在战略高度充分把握和预判设计需求,使设计成果经得起所有的推敲和考验。
继续挖掘专业范畴内的价值:学习学习再学习
成本领先是永恒的主题;利用专业技术挖掘项目价值是一堂越来越重要的必修课。
以结构设计管理工作为例,成本领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强:
首先,我们需要深刻明白,结构设计的成果,在满足一定安全富裕的前提下,多投入的每一分钱,若不能带来对应的使用价值,那么都是沉没成本,没有任何意义;
其次,我们有个深刻的感受,要做到极致的成本领先,这个事情终归是靠我们自己,因为即使我们有外部资源可用,真正最关心这个事情的只有我们自己。
那么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在技术范畴是否可以做到专家级别的精专,将直接决定了我们能提供的价值多少。
学习学习再学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法门。
提高价值输出量级:创新创新再创新
创新分为几个层次:就事论事的微创新,系统的创新,跨行业的创新等等。层次越往后,所提供的价值越高。
我们的事业需要创新。
又以结构管理工作为例,本专业技术范畴内的升级,至多是个就事论事的微创新,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管理者。
但若渴望有更多的价值输出,我们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
每每当到达技术范畴内价值挖掘的边界时,我们发觉这个时候必须在系统上做改良,比如,通过合理的采购机制,选择优质的设计合作资源,将对项目的价值回报会上升一个量级;
当设计成果因为前端的意见在反复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迈出一步,去深入了解前端的专业,这肯定会有利于设计上更快速的给出更合理的题解,比如,为何商场内一定要拔掉一些柱,或为何一定要为某个主力业态配备一套空调系统,或者为何原来的办公业态需要变成公寓等等,这其实分别涉及到商铺租金边际价格、资产配备、市场需求把控的专业问题。
单是设计一个维度顺利推进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跨部门跨行业充分整合集成后的成果,才能带来最大的价值输出。
我们需要在更高层次做出创新,其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蓝图已经呈现,目标已经清晰。既然我们如此幸运的能站在这个舞台上,那就让我们尽情的、优雅的起舞吧。
”
---------------------------------------------------------------
如果您喜欢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如果您觉得有价值,请帮助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地方。
如果您有干货,欢迎加入社群或来稿,随意留下你的大名,打下您的个人烙印。
全部回复(3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