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水滨被破坏侵蚀,逐渐丧失了其原有功能,怎么才能改变现状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来看看美国滨水公园,乔治·哈格里夫斯是怎么做的~
美国滨水公园之父-乔治·哈格里夫斯代表作分享
滨水现状
随着城市发展,我们屡屡可见的是上述照片描述的滨水区。
国内随处可见的情景,20多年前也深深的困扰着西方国家。以上照片是美国路易斯维尔滨水公园曾经历的一切。
滨水区现状问题
1. 城市进程中的过度建设与污染,对水滨的破坏与侵蚀
2. 航运衰败后,滨水区域逐渐衰败丧失功能,城市与水丧失了功能联系。
3. 大部分工业迁出河滨区域后,留下半遗弃的工业用地,阻隔了城市与水的视线联系。
4. 场地易受洪水威胁,设计难度大。
通过设计与开发,此块废弃用地成为城市更新的契机,通过一系列设计后路易斯维尔滨水公园的实景照片:
我们再来看看设计的引导与逐步实施:
16年Google数据
入口区:打开城市与水的联系
高架下设置入口通道,设计利用300 余米长的水道、喷泉,节庆广场营造入口热闹氛围,建立了城市与河道的对话。附近通向河边的喷泉跌水水道以及通透的视线则更能吸引市民到河边休憩。
入口大草坪区:打通功能联系
靠近入口设置开阔草坪活力区,增加户外活动机会;水道设置码头,打通水上交通。重建滨水区功能,打通城市与水滨的功能联系。留出空间作为斜坡草坪,可以释放高架下的视觉空间,当阳光照在草坪上,高架下就会显得通透明亮而不会使人在心理上感到很压抑。
公园东部的线型公园则地形起伏,形成河流沿岸的树枝状排水系统,能很容易接纳和排走季节泛滥的洪水。同时,河流的涨水和泻洪过程在空间都得到展示强化,使游人在强烈的视觉感受中,建立起对河流变化自然特征的感性认识。
河滨公园一期实施后,附近就建了一座体育场,一幢居住塔楼和大草坪对面的公寓楼,从而吸引了大量人来此生活。而滨水公园无疑成为其活动的积极场所。也对这里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从而就会自愿维护这个新建立的邻里社区,最终实现滨河生活的回归。
经验借鉴
那美国的滨水公园能给我们当代中国城市化建设带来什么启示呢?
1、强调滨水地区与城市的连接性,设计要加强城市和滨水之间通畅的视觉联系和便捷的可达性。
2、
功能上注重滨水地区的共享性,让全体公众都能享受滨水地区,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周边地块的城市开发,并能够吸引人们到这里生活、工作。
3、应充分考虑防洪的要求,采用不同高度的台地做法,实现亲水的效果。同时,铺装材料和小品则应既简洁又能防水,另外须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
(上述仅为一家之言,不知论坛里的朋友们怎么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23.63 万条内容 · 829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