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朝露
地产设计管理人
微信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自媒体人(知乎账号:sonicwlq)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
最近看到了许多看衰结构设计行业的帖子,搞得自己也差点抑郁了~~~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笔者想从真实阅历的角度,说一些不同的看法,希望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分享,能对某些朋友有参考价值。
一、结构设计从业人员,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选择
我听到大量的声音:结构专业很难有很好的上升通道,感觉特别没有希望。但我看到了不同的一些案例:在设计院的时候,结构同事有优秀者或是很早就考出了证书有了做技术总管做,或是当了所长,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在甲方合作伙伴里面,有高级结构顾问,其技术走在同行业前端,收费和施工图设计院不在一个级别,相当滋润;在地产公司,同样有许多的优秀的结构同行,有做了部门总监,更不乏做到了副总经理等非常高的级别的精英。
我们觉得这行不好做,问题出在哪里?
通过上面的案例,应该看到其中的参考意义:我们能否咬牙尽快考过一注,以让我们有更多选择余地;在技术上,能否脱颖而出,而进入这个行业技术最密集、含金量最高的咨询顾问公司;若技术上有局限,能否在生产管理上下功夫,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再往上,能否有一颗进取之心,参透本专业本行业的道理和精髓,迁移运用于工作中,成就更高层的决策者?
道路其实非常明确。
有人又说了,转行,让我们都转行吧!
出于兴趣,或是有特别的跨行业资源,我不反对人生多给自己一个选择。但如果同样是以谋生的角度来换行业的话,笔者想说,如果在一个你原本熟悉,有学习背景和经验的行业中,不能做到前30%,那么,你有什么理由说服自己和别人,相信你能在一个陌生的行业中出类拔萃呢?如果又有人说,本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我去一个新兴行业呢,不是更好么?笔者也表示:
第一,本行业尚不是夕阳行业,只是在升级换代,淘汰一批人,剩下的精英们,仍然大有可为;
第二,很难相信一个本职工作难以做好的人,能有眼光,去到下一个风口。
二、赋予这个工作意义--结构设计的使命
当笔者去地产公司后,回过头来看,其实非常羡慕做设计的人;但只是羡慕把设计做到更高层次的人。
前段时间,公司一个复杂超高层项目(130米高位连体超高层)上专家超限审查会。当时笔者心里是很紧张的:超限审查越来越严格,如果不能一次性通过,时间上至少耽搁20天,这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资金利息)非常大。超限审查的结果逐渐明朗,我的心也慢慢放下,这个过程中让我惊喜而羡慕的是:设计院的结构老总,那么年轻,却那么老道而潇洒地说服了在场专家,顺利通过了审查,为我们甲方排忧解难。事后,笔者是由衷的感谢对方。
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份工作的意义:第一,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项目结构成本的多少,更关键的是,牵制了整个项目的时间进度,所以其决定的价值是非常高的;第二,当把设计做得技术含量很高的时候,结构设计师是很有社会地位,是很受人尊重的。这也是笔者特别羡慕这位结构工程师的原因:如果自己有机会做那样的结构工程师,想想都是很美的事情,当然现在是不可能了。
下面,再以更大的格局来看待我们自己的工作的意义。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温州一自建房,大约因为自己扩建或随意加层,轰然倒塌,血淋淋的悲剧,让人心痛。
这个时候在笔者的脑海中突然想到,作为结构工程师,我们是有能力在这样的事情上,提供自己专业的技术建议,有能力为大众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这挽救的可是生命!这难道不是很酷的事情么?
笔者继续在思考,以互联网为载体,组织一个志同道合的优秀个体组成的设计团队(各专业的设计及设计管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免费为广大的普通社会大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因为能向别人贡献价值和意义,是特别幸福的事情。
这样美好的事情(尽管还在脑海中构思),作为结构设计师,我们有能力做到,这是特别酷的事情。
三、结构设计师的技术积累
如果上天让我再做一次设计的话,一开始肯定会这样做:死磕技术积累。
笔者刚进设计院时,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当时(05年入职)还算赶上了设计的好时候,项目是很多,收入也让自己满意。于是乎想着挣钱,一连几年都忙得不可开交。当然一开始积累和成长都是有的,但过了初期后,这完全是低价值的重复劳动。
结构积累经验,更多在于做不同的结构形式,每个形式做个三五个,加强总结和归纳,其中的技术就能摸透。比如,来钱最容易的住宅,无非剪力墙,复杂点加个转换,反复做确实是挣了产值,但是否对自己的积累和成长有帮助,这个很难说,如果不是等米下锅了,干嘛要一心去挣这个钱?。当时笔者身边就有一个同事,其实工程做的非常少,但很快就升了副总工程师,有人会不满,但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别人眼光确实是更高,积累能力确实强,成长特别快。
所以,再次啰嗦,如果不是等米下锅,一定要跳出挣低价值辛苦钱的怪圈。
节省下来的精力,去参与单位上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中去,比如超高超限项目、或是自己不熟悉领域的一些项目像网壳网架、预应力、加固处理、效能减震等等。这些带来的短期经济回报可能是非常少的,但会有很好的积累和成长。
如果我们把自己能提供的服务看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要有价值,用供需理论来说,那么产品需要具备稀缺性。作为结构工程师,在技术这条路上走得越高精尖,就越具备稀缺性,路子会愈来愈好走,职业寿命也会非常长。
四、结构设计师的考证之路
如果上天让我再做一次设计的话,我还是会这样做:死磕考证。
从事结构设计,有些关卡,我们必须迈过去,考注册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就笔者自身的经历而言,考证这个事情是足以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轨迹的:正是因为过了注册,自己有了更多选择,才能跌跌撞撞但又带有一丝从容的坚守在结构设计这个行业中。
有个以前同事,是这个事情的反面案例。一个小姑娘,研究生毕业,理论技术知识强,一开始就走得比较高的技术路线,做了许多超限项目,走出大院之后,去了两家民企设计公司,都是坐小办公室的待遇。但她的软肋和痛处,就是注册考试,这个事情是每年都会折磨她一次。
简单说说两个考试经验吧,仅供参考讨论。
第一个,应试必须有时间准备的保证。笔者还没有看到身边有人,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就能通过这个考试的,所以,规划处合理的充分的时间安排。对于单位给的任务安排,要勇于说NO,记得笔者当时就是推了七七八八的项目,一心做了考前准备,才涉险过关,而且是第二次考试才通过。
第二个,考试需点技巧。笔者当时的技巧是,不轻易放弃考卷中任何专业的题型。因为通过做前面几年的试题,发觉桥梁那部分虽然没有搞过,但试题却出人意料的简单,这些地方都是捞到分数的。今天的考试笔者不太了解,这个经验未必能套上用,但技巧任然需要,得靠自己摸索,蛮力有用,但效率不高。
作为结构工程师,考出注册证,同样是提高自己的相对稀缺性。
考试的朋友们加油。
五、结构设计师的管理之路
如果今天还在做设计的话,我仍会这样做:积累管理经验。
前面两篇主要说了技术路线的建议。这里笔者必须承认犯了个错误:连续用了两个“死磕”,给读者传达的讯息是,只有这么一条路,如果做不到,那敢问路在何方?在此,我必须纠正,当然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和实践的经验:我们永远有选择,永远需要变通,退一步,或者转个方向,都是海阔天空,路永远都在。
活人还能被尿给憋死么?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技术路线并非每个人走得都顺利,比如:身处小单位,项目性质本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高技术要求;单位的好项目本来就少,项目分配也由不得自己选;个人原因,专攻技术确实没有兴趣或天赋;再说考证,也真不是努力就有回报,笔者至今也把自己能通过注册的相当部分原因归为运气。
永远有相当部分的工程师,终其一生,都是在做一般技术含量的工程。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管理积累:切记不能单打独斗,因为在特定条件下,个人为单位的价值输出是非常有限的,天花板很低;走上管理实践,其实就是协同团队,以团队为单位,提高价值输出的量级,这能提高自己的价值。
在设计院作为项目的专业负责人,带几个小弟画图,就是一种管理。笔者的经历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设计院工作的最后两年,因为有了注册章和足够年限的工作经历,领导其实是在培养我做好这个专业负责人工作,可惜我做的并不好;现在回想原因,其实就是想法的落后。因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锻炼管理能力的好机会,而看成了一种负担:又要管理人分配任务,又要技术把关,又要画图,但收入好像并没有对应的明显提高。现在回想还是挺可笑的,如果以现在的价值观来做这件事情,肯定我会非常努力的去做这个事情,做一个非常优秀的专业负责人。
设计院还有其他的管理路径,比如,整个团队的生产管理、跑业务拉项目、甲方关系维持等等。尽管笔者没有一一去做过,但以现在的观念看,这些都是管理路径的机会,都是可以积累和发展的平台,问题只是根据自身特点,如何去抓住机遇的问题。
我们的同行,还有一类人,技术精进,同时管理上面突飞猛进。比如,笔者的合作伙伴中,设计大院的技术总工,同时兼任某分公司经理;比如,某全国知名结构设计顾问的副总工程师,做的咨询项目在是全国层面都拿得出手的,同时,他有效管理了一个非常大的结构团队。等等
这类同行是这个行业的精英;笔者不是这类人,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尽量成为精英。
六、结构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
如果今天还在做设计的话,我要学会这样做: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
笔者去地产公司从事结构设计管理工作时,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设计管理会不会被设计取代呢?甚至在一次面试的时候,副总裁问我:你觉得结构设计管理这个岗位,在地产公司有没有必要呢?当时听到这个问题让我吃惊,同时也让我背后冒汗啊。
但笔者的一点点经历下来,这颗不安的心,算是暂时放下了。去了地产,能更大一点的视角看待设计,即设计维度需要更全面的能力:对项目而言,可以理解成三个维度即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站在这个角度,笔者就接触到的有一部分设计人员而言,他们的综合能力非常一般。
比如,一般的结构设计师,对结构成本的控制,仅仅就局限于通过单位的统一技术措施,定性的控制结构成本,而当项目需要多做一点定量的分析比较的时候,往往在成本方便的能力不足;而结构设计管理人员,这是当成必修课来对待,是非常熟悉的。可怕的是,这些设计师中好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现在的市场,项目都有较严格的目标成本控制,而所有的经营决策都依赖于定量的数据,这一关是绕不开的。
比如,结构设计师对于出图改图进度的理解,有时不能满足甲方的需求。笔者就遇到过一个案例,与设计师沟通一个很小的变更修改的时间节点,非常着急,因为影响了现场的进度;但对方的答复是,自己正在忙一个工程(性价比高,有产值),而这个修改,连收费都没有,所以对不住了。笔者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也不得不说,产值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当下的一碗饭,但作为设计为甲方创造了价值,这个饭碗才能端得最持久和稳当。对地产而言,时间就是价值,设计是决定设计成果时间进度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充分理解进度的重要性。
再比如,结构设计师的质量控制意识,可能着眼在和各专业平面和空间条件的匹配,以及考虑施工的便捷性等。这些都没有错,是基本的要求。但当前端建筑条件有调整的时候带来结构工作量的增加,就让他们大为光火。对这个事情,笔者也是理解的。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于质量控制的认识,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甲方要对前端建筑条件要变化?肯定是最终呈现的产品,不能满足最后的使用需求,不修改,就根本没有市场,这样的成果有什么意义,根本就谈不上说质量问题。笔者也建议结构设计师,可以对前端的领域进行一些延伸,比如,对建筑进行一些基本的了解,那样会让我们看到,最终呈现的项目成果,才是一切努力的大方向;加深对修改的出发点进行理解,至少,改图也要改个明白吧。切记抱怨之后,不进行思考,那样就真的沦为了工具,没有进步了。
而相对而言,结构顾问公司在这三方面都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强烈的服务意识。所以,目前看来,可能取代设计管理的人,只会来自这些设计师。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面试我的那位副总裁,本来就是结构专业出身的。
七、结构设计师的产品思维
如果今天还在做设计的话,我会迫不及待这样做:树立产品思维。
以前笔者是很不喜欢陪老婆逛商场。现在因为工作原因,有非常多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项目设计管理,发现逛商场特别有意思:项目的层高柱网是多少,这给了顾客不同的空间感受;商户的门面的可见性,是否因为结构柱的遮挡,而折损了价值;停车是否方便顺畅,这是非常直接的用户体验;景观装饰呈现,是否让顾客感觉舒服;等等。现在爱上了逛商场。
住宅设计有同样的道理。结构设计工程师,和其他正常人类一样,是商品住房的消费者,有和一般人一样一样的居住需求。那么,根据我们自己的居住经验,户型设计好坏,这完全是可以领会的:在房间现梁,你会有什么感受;公区的装修档次,是否也给了你不同的内心体验;小区景观的用心,是否让你和家人感觉到温馨的公共空间。现在,笔者也喜欢刻意去看看楼盘。
这些体验让笔者对于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管我们专业是建筑还是结构,或是其他什么职业,我们首先是具体物业的使用者,根据我们自己的使用体验,我们能分析和评判设计的好坏。
笔者推崇设计回归最朴素的理念:以人为本,满足使用需求,这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而对于设计从业者,把对这些平时的使用体验的用心,注入到自己的设计成果中,这就是产品思维。
优秀的结构设计师同样需要产品思维。
有人会说这和结构专业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建筑的事情么,我们结构专业好像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换个角度,如果自己总是把这件事情置之度外,总是把自己进行专业的限定,如前面所说,那就真的会沦为建筑师的工具;笔者的经验也在说明,当具有极致的产品思维的时候,设计方向才在最正确的道路上,才能超越某个专业本身。
最后分享最近的一个小案例。
和设计院的工程师M协商项目电影院夹层的结构布置方案。
M:请尽快帮我们确认下,通道这两个柱是否保留。
笔者:我们现在就可以确认,把柱取消,用加挑梁的方式解决,不能再走道上面有柱~~
M:这还是找建筑专业以及影院设计方看下吧,免得我们的工作反复;毕竟,我们两个都是站在结构专业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句话让笔者确实有点心虚,停顿了一下,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
笔者:即使我们是配合专业的,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确认。不管我们自己是影院运营方,或者我们只是去看电影的普通消费者,都不希望这两颗柱出现在这个位置,这让人感觉非常不好。所以,请想办法取消掉,拜托。
M停顿了一秒,然后有点出乎笔者意料的爽快答应了。
这就是产品思维的美妙之处。
八、结构设计师的个人口碑
如果今天还在做设计的话,我会迫不及待这样做:树立个人口碑。
仍然要说到之前那个130米高位连体超限项目的案例。在顺利通过超限审查后,该设计公司的公众号以案例的形式发布了这个项目的结构设计宣传,当时有点点意外,因为整个文章对具体的个人竟然只字未提,而完全是把宣传重点放在了公司品牌。
当然,这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笔者作为服务的接收方,这件事情的体验却可能和设计公司所想不太一样。设计公司希望这些项目业绩完全给公司品牌加持,但笔者更记住了具体某个人的品牌。换句话说,从甲方角度,在选择设计供方的时候,公司品牌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具体到选择哪个团队,哪个设计师操刀项目,越来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大庙也有小和尚,小庙也有大和尚。所以,我个人是在这个项目设计师微信上留言写下了感谢的话语。
这个事情让笔者试图设想到未来的趋势。
一方面,政策上,行业有朝更加重视个人执业的倾向,指不定某天,就可以以有执业资格的个人名义承接项目。
一方面,如上面所说,从服务接收方的体验来看,具体给自己操刀的设计资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能否顺利和成功的推进,所以特别看重个体的重要性。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方面。放在以前,设计师的个人口碑,受限于信息渠道的狭窄,很难大范围传播。但现在是信息时代,个人的形象和品牌,可以极低成本的传播到全世界,理论上,作为个人,可以把自己的形象传达到全世界。
我们可以预见到,靠着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和品牌,部分设计师可以过得很好;同样,在相反面,部分设计师,如果在品牌和口碑上,让人议论,可能直接影响自己的饭碗。
最后补充一个在笔者在微信上看到的案例:某全国性的大型开发商,已经开始在其大数据系统中录入合作方各个设计师的相关信息,如:技术水平、服务意识、设计习惯、项目业绩等等。笔者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时是被震动的:信息时代,不管你愿意不愿,被贴上标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抓紧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吧;笔者不负责的预言,时间窗口还在,只是不长了。
九、暂时的结尾
笔者胡乱说了一堆,水平有限,经历有限,看法也难免局限,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正因为如此,所以笔者写下的是暂时的结尾:当笔者想到什么重要的经验,或者是工作中碰到的事情又有了新的体会,或者像笔者最期望的形式--能得到读者的反馈、补充、建议的话,笔者非常乐意继续补充,使其慢慢全面和丰满。
让你我的分享,带来大家的进步。
谢谢支持。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140.2 万条内容 · 215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求助,房屋整体倾斜,其中一边基础上抬,如何处理沉降最多的地方沉降了4cm,另一边上抬了4cm,是超过设计标高4cm,沉降差是8cm,整体倾斜满足地基规范。。但是有一边没有沉降,是抬高了4cm。。。请问各位同行,有遇到这种情况吗?有的话,有关系吗?具体涉及到哪本规范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9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