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市政BIM应用 \ 南京河西新城:打造国家级综合管廊智慧城

南京河西新城:打造国家级综合管廊智慧城

发布于:2016-07-29 14:43:29 来自:BIM技术/市政BIM应用 [复制转发]
低碳生态、智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两大方向。为了将河西新城建设成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低碳生态智慧城区,今年8月,河西指挥部专门成立了新城生态工程技术中心,招募海归专业技术人才,共同致力于把低碳生态智慧的技术引入到河西新城的规划建设中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品质。

  同时,河西指挥部还创新性提出了包括“指标、规划、技术、管理、政策、行动”等六位一体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体系,以保证“低碳生态智慧”理念能实实在在地融入新城建设中——

  建立了涵盖9个一级指标和66个二级指标的低碳生态智慧城指标体系,作为低碳生态智慧城的纲领和指南。

  建立了包括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水资源、绿色交通、绿色市政、智慧城区等低碳生态智慧城专项规划体系,以此作为传统城市规划体系的有益补充,并将低碳、生态、智慧要素纳入地块出让条件,从源头上保证了低碳生态智慧的落实,这在全国是创新之举;

  完善适用技术体系。河西新城区基于2009年已颁布施行的《河西新城南部地区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全面推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水资源、生态堤岸、绿色照明等地方适用技术导则或技术指南的制定工作,并结合示范段建设,以此作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沟通桥梁,同时加大力度集成并推广国家、省、市级认定的先进技术与产品,形成自有的低碳技术产品、企业、技术、材料库。

  逐步创新管理体制,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小组等机构,提高行政决策和技术决策的效能和质量。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将低碳生态要求纳入规划条件,从源头保障低碳生态工作落到实处。为了配套国省低碳生态示范城区的建设,河西新城区还专门建立了专项资金及项目的使用管理办法。

  持续推动低碳生态实践,正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绿色道路、绿色照明、综合管廊、有轨电车、轨道交通、冷热电联供、地下商业城、城市综合体、智慧城区等一批低碳生态智慧实践工程。

  据河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学习借鉴国外有许多低碳生态城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经验与实际有机结合,致力于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新模式。

  在土地利用方面,河西新城区充分吸收国外先进城市规划经验,立足现代化城市新中心的定位,采取紧凑混合用地模式,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立小网格高密度路网体系,构筑生态开敞空间体系,建立了一套适合高密度城市中心地区的低碳生态规划方案。

  在能源利用方面,河西新城区基于地区可再生能源禀赋和滨江特点,以及周边紧邻热电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区位条件,提出以利用电厂余热实现热电冷三联供、浅层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光电等为辅助能源系统。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河西新城区立足地处长江之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近期以雨水回用为重点,远期或远景适当考虑污水回用的再生水利用方案。

  在绿色建筑方面,为了达到“新建建筑实现绿色建筑100%全覆盖”这一国家低碳生态试点城市的强制性要求,河西新城区立足地区实际,正在制定河西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施工导则和验收导则,以此作为河西地区绿色建筑的适用技术指引。

  此外,在工程建设中,河西新城区还努力实现区域内部的土方平衡,既减少了土方的长距离运输,也解决了城市景观问题和社会问题。在道路设计中,根据当地地下水位较高的实际情况,不盲目采用渗水路面,而是通过提高道路绿化率、建立道路雨水收集系统、依托建筑场地雨水收集系统等方式,共同实现降低径流系数,实现雨洪的有效管理……

  河西指挥部生态技术工程中心主任罗海明介绍,目前河西新城已成为国家绿色商务区、江苏省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示范区,是江苏省唯一的省市共建低碳生态智慧城,同时河西新城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以及国家智慧城区,相信在借力国际经验,在国家、省、市各专业部门的指导下,一座低碳、生态、智慧的现代化新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 liubo-humn
    liubo-humn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2018-02-25 06:17: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BIM应用

返回版块

2224 条内容 · 11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BIM管线综合设计实践与技术探讨

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介绍了使用Revit系列软件进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对其在专业协调、建筑净高控制,以及如何高效建立三维管线模型等方面进行探讨。1 传统二维管线综合的缺陷在大型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设备管线的布置由于系统繁多、布局复杂,常常出现管线之间或管线与结构构件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给施工带来麻烦,影响建筑室内净高,造成返工或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传统的设计流程中通过二维管线综合设计来协调各专业的管线布置,但它只是将各专业的平面管线布置图进行简单的叠加,按照一定的原则确定各种系统管线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各管线的原则性标高,再针对关键部位绘制局部的剖面图。总的来说存在以下缺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