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规范资料 \ 我国环保产业如何快速“走出去”?

我国环保产业如何快速“走出去”?

发布于:2016-07-21 11:24:21 来自:环保工程/规范资料 [复制转发]
土木在线节能环保网讯:我国环保产业如何快速“走出去”,抢抓环保产业发展机遇?日前,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组织45家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外优秀环保企业,联合组成宜兴“一带一路”环保“走出去”企业联盟。这标志着我国环保产业的转型发展已步入一个更高更快的发展阶段。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瞄准产业“水、气、声、固、仪”五大领域,着力把多年集聚的基础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转型优势、创新优势,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环保产业集群、全国环保技术创新高地、全国环境服务示范基地,成为名副其实“中国环保第一园”,实现了从“中国环保之乡”向“中国环保之都”跃升。

目前,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吸引了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芬兰、新加坡、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园合资、合作,与哈工大、南大、清华等80多所大学院校形成紧密型产学研合作,设立环保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水处理为主,大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施工、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但是,从环保产业整体来看,同质化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不多等因素,仍制约着园区向外拓展。因此,我们突出问题导向,围绕‘一带一路’大战略提出,宜兴环科园做‘环保资源整合者’,带动宜兴本土企业转变理念,凝聚合力,打破门户之见,变同行必妒为抱团联合,提升组织化程度,提升境外工程承包能力,分享沿线的环保产业机遇。”宜兴市委常委、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说。

为给“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国际合作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撑,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和浩远集团联合成立中宜浩远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主要用于“一带一路”环保产业走出去项目、流域环境治理项目等。同时,还与中信环境签订合作协议,投资50亿元,致力于推动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区建设,携手开发水处理新技术,制造新装备,共同着力于开拓环太湖及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市场,开展“一带一路”环保项目的国际合作。

据介绍,此次45家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外优秀环保企业组成宜兴“一带一路”环保“走出去”企业联盟,将依靠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重点建设的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宜兴)、中宜环境医院等载体和一批创新平台,以及建成的中德、中韩、中以等10个国际清洁对接中心,围绕“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开路”的建设理念,瞄准资源大融合、项目大合作、产业大发展,构筑环保技术和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支环保项目实操能力强劲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先锋军。

  • isaiahwu
    isaiahwu 沙发
    走出去之前,国家先要打头站,然后才能通过合作的方式,企业随后入住。
    2017-07-14 12:03: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规范资料

返回版块

10.97 万条内容 · 22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昆明的雨水收集利用

昆明地处长江、红河、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水源供给主要依靠大气循环降水后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水库、湖泊,然而这样每个人分配到水资源还不到300立方米,是一个干旱少水的地区。作为一座资源型的缺水城市,在保证安全的水环境前提下,提高水资源人均供给量,做好雨水收集利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昆明市林业局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的雨水收集工程。由于金殿片区供水管网没有架设到。只能通过收取地下水解决收容动植物用水及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以至于对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单位自来水水费用开支加大。为改变这一现象,利用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现有如大棚、建筑物、道路、水池等设施,通过自然沉淀和自然砂滤的方法将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收蓄雨水最高容量大约有7000立方。市林业局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通过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不仅缓解了缺水的这一状况,还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