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微絮凝过滤器及微絮凝过滤理论探讨

微絮凝过滤器及微絮凝过滤理论探讨

发布于:2006-11-24 22:25:24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现在一些厂家根据微絮凝理论,制造出集凝聚、絮凝和过滤于一体的微絮凝过滤器,与传统凝聚、絮凝和过滤相比,它的总水力停留设计为20min左右,且占地小、土建施工量少,施工周期短。请了解微絮凝理论或微絮凝过滤器的兄弟姐妹们顶,现将收集到的资料先粘上。
净化机理
1.皮-孔工艺(piton process)
皮-孔工艺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美国华盛顿州理奇兰德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pitman(皮特曼)和conley(孔雷)两人制造的,因此用他们的姓氏命名。

2.微涡流絮凝理论
水的涡旋流动增加了流速梯度和紊乱程度,促进了水中胶体颗粒的扩散与絮体碰撞,提高了絮凝效率。涡流尺寸越小,越接近絮体尺寸,效果越显著。传统絮凝工艺的改进过程就是使涡流变小的过程。第一代机械搅拌和隔板等絮凝反应为大涡流,第二代穿孔旋流、折板、波纹板等絮凝反应为小涡流,第三代网格絮凝为微涡流。而我公司新研制的微涡流絮凝装置产生的微涡旋数量和效果优于网格絮凝装置,其絮凝效果较传统絮凝工艺提高一倍以上。
3.筛滤作用
在滤料孔隙狭小部位将大的絮粒加以机械地捕捉,后续的颗粒被先前的颗粒碰撞而被截留。
4.沉淀作用
在滤层孔隙内,由于絮粒的重力作用,在滤料颗粒间发生沉淀堆积。因而可把滤料层看成是由许多微小沉淀池堆积而成的。
5.附着作用
絮凝颗粒在滤料表面附着,不被剥离,保持在滤料表面,即颗粒小的絮凝颗粒与颗粒之间起主导截留作用的库仑力以及范德华力,使流入的絮粒和滤料间以及先附着的颗粒和后续进来的颗粒之间发生物理化学的作用。
  • reecogao
    reecogao 沙发
    楼上的,提供资料不太多,但价值还不赖,先顶下吧。
    2008-08-07 13:26: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1.89 万条内容 · 137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接触氧化池的膜问题

请问高手:我看见过一接触氧化池的水清澈见底,填料表面长满绿绿的青苔,进出水COD都较低.这是不是正常现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