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李国泮主任在管道健康评估技术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

李国泮主任在管道健康评估技术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

发布于:2006-04-18 11:56:18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代表:
今天,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管道健康评估技术交流研讨会”开幕了。首先,对本次会议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市政工程管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而城建部门所属管线的种数最多,数量最大,到2004年,全国已建成城市市政各类管线总长度约80.29万公里,资产存量约8200亿元,其中供水管线35.92万公里,供气管线14.79万公里;供热管线7.7万公里;排水管线21.89万公里。地下管线构成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系统,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城市功能的拓展,地下管线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取得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着管网运营效率较低,灾害性事件频繁发生等诸多问题。以供水管网为例,一些城市尤其是老城区,供水管网铺设时间大多在50年以上,管材质量差,长期超限运行,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造成爆管以及各种形式的明漏、暗漏。这部分管网约占全部管网长度的6.2%。现有供水管网中,灰口铸铁管占较大的比重,大多数城市达50%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达90%以上,腐蚀严重;抗压强度低,爆漏事故频繁发生,管网漏损逐年增加。根据对184个城市的不完全统计,2000年~2003年因爆管停水的事故达13.7万次,管网水质发生二次污染达4324次。据建设部2003年的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管线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估计约400亿元。前不久,北京京广桥突发市政管线污水泄漏事件,就凸显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下管网体系建设与管理滞后的问题,以及管线安全的脆弱性。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heijindishi
    heijindishi 沙发
    二、重视地下管线预防性保障措施,防患于未然,管道健康评估是预防性保障措施的重要手段
    只有加强管道的日常管理、重预防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网运营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管网的效能,延长管线寿命,避免灾害性事件发生,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社会影响,保证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地下管线的风险管理意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进行管道健康评估,也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一项有效措施
    事故灾难发生,有完整准确的管线健康信息资料并能及时提供,有高效、安全的管线系统发挥作用,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决策、调度和指挥,有利于救灾和加快城市恢复功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它的事故灾害自然属于该应急预案要求的范围,包括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保障已被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建设部于2005年11月和12月召开两次部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建设部应急机构建设和处置规则,并于2006年1月16日制定了《建设部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预防、接报与应急处置工作程序》。明确了城市建设司为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中的供水、供气、排水和污水处理、市政设施检修维修等安全方面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并负责相应应急预案的管理和修订。
    综上所述,在国内推广和使用这项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这项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必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位代表,本次会议大家将就管道健康评估技术发展进行交流研讨,专家也将为你们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技术建议,大家会在管道检测规程、管道检测与修复技术、管道病害的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交流,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为进一步推动地下管线管理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2006-04-18 11:56: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eijindishi
    heijindishi 板凳
    造成管线事故频发的原因,除了管网体系不完善和管网陈旧老化的历史原因外,管网养护不到位,管道淤积、堵塞、腐蚀、渗漏等隐患病害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排除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管网的病害检测和修复技术,亦称管道健康评估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形成了已臻完整、成熟的技术和方法,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已全面覆盖了诸如供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市政管道,CCTV和声纳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燃气管道的普查、管道竣工验收、灾害调查、修复前后期检查等领域,对管网运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有着很大的提高与帮助。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市政公用部门和企业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这个领域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成功经验。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在我国的实践情况看,管道健康评估是保障管网经济、高效、安全运行有效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可以肯定,它是今后管线技术与管理的发展方向。我仅就管道健康评估的重要性谈三点看法。

    一、管道健康评估是“地下管线全寿命周期”中关键的环节
    地下管线跟人一样,需要定时体检,地下管线的病害问题需要一个定期的普查和诊断。所谓“全寿命周期”,对地下管线而言,即为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行与维护,拆除与改造全循环过程中物质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量。 地下管线从规划、设计到建成只是一个比较短的时间,而其运营则是最长的过程,如何保障在运营过程中长期的、高效和安全,既是一个经济(节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地下管线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地下管线只有通过正常地、不间断地诊断、修复,才能够达到健康、“长寿”、安全、高效运行的目的,而管道健康评估为明确管网养护范围和周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关键环节。

    2006-04-18 11:56: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59 万条内容 · 79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 请教 DN1100 钢管如何选择?

DN1100钢管在给排水设计手册的水力计算表中可以查到,但在 02S403 图集《钢制管件》中没有此规格,只有 DN1000和DN1200;在防水套管中最大为 DN1000。请教:哪位水友选用过 DN1100 钢管?市场有没有该规格?谢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