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CDI(EDI)技术介绍

CDI(EDI)技术介绍

发布于:2006-01-23 00:56:23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CDI(EDI)技术介绍
概要:1、EDI装置将离子交换树脂充夹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EDI单元,树脂截留水中的溶存离子,阳离子透过阳离子膜,排出离子,阴离子透过阴离子膜,排出离子。
2、EDI方式是通过电流的作用连续地使树脂截留的离子迁移出离子交换膜外 其离子交换树脂的的再生使用的是电,而不再需要酸碱
1.
电迁移除盐 EDI(E:电子、DI离子)

EDI是水处理技术上一项革命性技术。该技术应用电再生离子交换除盐工艺取代传统混合离子交换除盐工艺DI。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离子膜达到高脱盐效果,与反渗透结合的联合工艺使产水水质可达10-15MΩ•CM(阻值越高,水越纯)的高规格产水。

工作原理
A.供给原水进入EDI系统,主要部分流入树脂/膜内部,而另一部分沿膜板外侧流动,以洗去透出膜外的离子。
B.树脂截留水中的容存离子。
C.被截留的离子在电极作用下,阴离子向正极方向运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运动。
D.阳离子透过阳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E.阴离子透过阴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F.浓缩了的离子从废水流路中排出。
G.无离子水从树脂/膜内流出。

特点
不需要再生
离子交换对除去水中的盐、无机物最为有效。但是,迄今为止的离子交换(DI)都需要经常地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费时,费事更加之强酸、强碱的使用、调试、废液处理带来了操作安全、劳动条件保护、环境保护等种种问题,令人厌烦的同时成本也随之增加。司迈特公司引进开发的电迁移连续除盐EDI技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膜和电流三者的作用,无需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处理。离子交换技术从此进入了新时代。

水质稳定
普通的离子水交换系统,随着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床渐渐被交换而达到饱和。即随着系统中H+和OH-的浓度的增加,离子交换反应的正向反应速度下降(增加到一定的浓度时,反应向反方向进行)。因而刚再生的树脂可以得到较高的水质,而在以后的使用中,随着树脂的渐渐饱和,水质逐渐下降。
EDI方式是通过电流的作用连续地使树脂截留的离子迁移出离子交换膜外,因而不存在树脂饱和的问题,无离子水的水质是连续稳定的。

不中断供水
树脂再生时,自然要中断供水。EDI系统无需树脂再生,自然也不会中断无离子水的供应。

成本低
1.不需要树脂再生用的酸、碱,及其保管运输的费用。
2.树脂本身不被消耗,完全不需要更换或添加新的树脂。
3.需要的压力在普通的自来水压力范围之内。
4.电力消耗极小。TDS 200ppm的原水制成0.1MΩ•CM的纯水3.8m3只需耗电1度左右。

体积小、移动方便

不污染环境
EDI系统将截留的离子在系统中浓缩后洗出。其中只含有原水中的离子,而无其他酸、碱物质,PH值也在中性附近,因而可以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普通的下水道。





2.

EDI除盐系统
高纯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预处理——>阳床——>阴床——>混合床
第二阶段:预处理——>反渗透——>混合床
第三阶段:预处理——>反渗透——>EDI装置
反渗透(RO)技术是一种利用膜分离去除水中离子的方法,尽管反渗透系统将水中95%-98%的离子去除,但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其后续工艺必须使用离子交换设备。
近几十年以来,混合床离子交换技术一直作为纯水制备的标准工艺。由于其需要周期性的再生且再生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酸碱)和纯水,因此已很难满足于无酸碱纯水系统。
正因为传统的离子交换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和环保的需要,于是将膜和树脂结合EDI技术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其离子交换树脂的的再生使用的是电,而不再需要酸碱,因而更满足于当今世界的环保要求。
自从1986年EDI 技术工业化以来,全世界已安装了近2000套EDI 系统,尤其在制药、半导体、电力和表面冲洗等工业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在废水处理、饮料及微生物等领域也得到广泛使用。
EDI 装置是应用在反渗透系统之后,取代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E-CellTM 的特点
E-CellTM是EDI 技术的一次革命。它是由通用电气公司下属的加拿大E-Cell公司和日本Asahi Glass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并于1996年推出市场。此技术专利完全满足无酸碱、低成本、取代初级混床的市场需要。
EDI是水处理技术上一项革命性进步。该技术应用电再生离子交换除盐工艺取代传统混合离子交换除盐工艺DI。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离子膜达到高脱盐效果,与反渗透结合的联合工艺使产水水质可达10~15MΩ•CM的高规格产水。
工作原理:
1. 水进入 EDI 系统,主要部分流入树脂 / 膜内部,而另一部分沿模板外侧流动,以洗去透出膜外的离子。
2. 树脂截留水中的溶存离子。
3. 被截留的离子在电极作用下,阴离子向正极方向运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运动。
4. 阳离子透过阳离子膜,排出树脂 / 膜之外。
5. 阴离子透过阴离子膜,排出树脂 / 膜之外。
6. 浓缩了的离子从废水流路中排出。
7. 无离子水从树脂 / 膜内流出。


进水水质要求
TEA(含CO2 ) <25mg/LasCaCO3 PH 5-9
硬度 < 0.1 mg/LasCaCO3 硅 <0.5mg/L
TOC <0.5 mg/L 余氯 <0.05mg/L
Fe,Mn,H2S <0.01 mg/L 进水压 30-100PSI




3.
EDI(Electro-de-ionization,continuouselectro-de-ionzation)又被称为CDI和连续电除盐。该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新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EDI在欧美等国己普遍使用,且占据了相当部分的超纯水市场。在国内此项技术的应用在起步阶段,有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厂引进进口膜元组装制造的EDI系统在国内多家公司的成功应用,为EDI系统的推扩打下了基础。
EDI装置将离子交换树脂充夹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EDI单元。EDI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EDI组件中将一定数量的EDI单元间用网状物隔开,形成浓水室。又在单元组两端设置阴/阳电极。在直流电的推动下,通过淡水室水流中的阴阳离子分别穿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到浓水室而被淡水中去除。而通过浓水室的水将离子带出系统,成为浓水。

EDI可代替传统的混合离子交换技术(MB-DI)生产稳定的去离子水。EDI技术与混合离子交换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①水质稳定
  ②容易实现全自动控制
  ③不会因再生而停机
  ④不需化学再生
  ⑤运行费用低
  ⑥厂房面积小
  ⑦无污水排放
  EDI设备一般以反渗透(RO)纯水作为EDI给水。RO纯水电阻率一般是40-2μS/cm(25℃)。EDI纯水电阻率可以高达17MΩ.cm(25℃),但是根据去离子水用途,EDI纯水适用于制备电阻率要求在1-17MΩ.cm(25℃)的纯水。
EDI技术被制药工业、微电子工业、发电工业和实验室所普遍接受。在表面清洗、表面涂装、电解工业和化工工业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EDI膜堆 EDI整机系统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rqiang1981
    zrqiang1981 沙发
    浙江欧美环境公司的卷式EDI有优势些
    2007-01-12 15:16: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exanimo
    exanimo 板凳
    不知道这位大哥有没CDI的调试资料啊?
    2006-12-20 20:14: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1.96 万条内容 · 13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SBR与A/O有什么区别?

SBR与A/O有什么区别?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