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绘图员的日子(八十四) 基础初探(四) 设计点滴下

绘图员的日子(八十四) 基础初探(四) 设计点滴下

发布于:2017-08-22 09:35:22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写在前面的话



这段时间貌似是设计的繁忙期,大家都是搞得热火朝天,朝露如是,L师兄亦然,公众号更新也放缓,忙确实是件好事。对于有思想有目的的人而言,是打怪升级,能积累不少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类人,忙的不亦乐乎;而可能也有部分人被强加多负荷工作,枯燥乏味,日复一日,这类人,忙的死去活来。是什么让同一件事情走向两个不同方向呢?


“胡说八道”——周检视


工作


这周主要工作:完了底板,去了工地,配合桩基,加了钢构,开启校对。


上周五被J君叫去谈话,同去的还有小L姐,事情大概是这样,F君太忙了,最近又上了华发的另一个项目,四十多万方,已经分不开身,所以B18加上之后的B17都得我们来负责了,我呢,负责上部,小L姐对应地下室。这个额外的工作,在项目刚开始J君就找过我谈话,让跟着F君试着负责这个项目,从刚开始的基础选型到现在F君完全脱手,基础选型(独基、管桩、CFG桩、灌注桩方案比对)、高层柱网(风大、高宽比大)、初步建模(指标不过)、基础评审(确定最终基础类型)、基础交底(设计介绍及施工注意事项)、地下室柱网转换(电专业四处找地方转换)、首层柱网转换(方案要求架空层中部开敞)、底板计算(筏板vs防水板)、协调主楼各方面问题(梁格柱网)。


感觉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虽非F君手把手教,也算是言传身教,见识了专业上的驾轻就熟,专业内外的统筹兼顾,与甲方沟通时的云淡风轻,我想除了羡慕嫉妒,也在经历着一个“羞答答”汉子的不断成长,需要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很多,但从不害怕,只是缺乏自信、缺乏技巧、缺乏经验。从此设计不纯粹,而真正的设计也不该只是绘图与计算。


是:


1.超长结构,除了后浇带措施外的温度应力计算


2.事多且杂,每天待办事项不少于四个,但都能从容应对,看来自己已经适应自己的节奏


非:


1.海澄村项目的修改已经拖好久了,再拖可能会有问题了


2.还是B18的进度节奏问题,问题出在哪?临出图没多久了,其实时间的话也不算有什么问题,值得思考。


生活


再见 欢迎 吃醋


萌宝已经能比较熟练“再见”“欢迎”“恭喜发财”这些肢体动作了,那股傻劲甚是可爱。


萌妈喂奶、奶奶辅食、萌爸抱抱,小孩似乎分的很清楚萌妈抱别的小孩,萌宝已经开始学会吃醋了


圈子


Your soul needs exploration and growth. And the only way you'll get it is by forcing yourself to be uncomfortable.


你的灵魂需要探索和成长。你能够得到这个的唯一方法是,强迫你自己离开舒适圈。


老朱说“网上很多简单而具体的问题,反映出结构设计的浮躁,热衷于快餐式的设计,以为程序有结果就是设计,不愿意自己多思考,不愿意从基本原理上去弄明白,只需要回答行不行、可以不可以,同类问题周而复始,做了工程没有实质性提高。”


这段话我一见就特有感触,软件确实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却也埋没了你我的才华。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就设计行业而言,软件五花八门,我们几乎都是靠着它们在挥洒汗水、以时间换金钱。面对结果,一般者懒得思考;好一点的知道要思考;再好点的懂得去思考;甚者思考后总结;更甚者思考总结后分享。你在哪个阶段呢?


我很忙,哪有时间做这些?随着意识形态的不断修正,我认识到的,忙,真的是懒惰者的借口,而越是说自己忙成狗的人浪费的时间却是最多的。(这也是上周的一点点体会,我本人也是个反面教材啊)


为什么这么说?忙碌的人,确实是事多且杂,或者说时间节点被他们压到了最后极限,事多且杂那就是浑浑噩噩不知轻重缓急,东搞西弄废了时间累了身体没了结果。再说说压自己时间节点的人,前期你玩弄时间,后期被时间玩弄。



正儿八经”说设计





下沉广场变更


现场反馈因桩基遇电缆管线,故有部分桩没打。额,好像是两年前的图纸,且桩队早已撤场,无奈变更走起。


因为桩基做不了,咨询了F君和现场,定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挑梁立柱


方案二  条基


最终由于承台也已经做好了,挑梁还得植筋,故改为条基处理


摩擦端承or端承摩擦


摩擦端承桩属于端承型桩,桩端阻力较大,起主要承载作用,而端承摩擦桩属于摩擦型桩,主要依靠桩周土的阻力来承担荷载!摩擦桩中如果不考虑端承作用,为摩擦桩,如果摩擦力占大多数,端承作用不可忽略,则为摩擦端承桩。(摩擦力100%为摩擦桩,80%摩擦力,20%端承力,则为摩擦端承桩) 


端承桩中忽略桩身摩擦力作用,则有端承桩,如果桩身摩擦力不可忽略,则为端承摩擦桩。 (端承力100%为端承桩,80%端承力,20%摩擦力则为端承摩擦桩。)


两者的选择有多方面的制约:地质状况(桩侧土质好,端承力小)如果相对较好就用端承摩擦桩,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桩长,增加桩径,使施工方便,减少投资;当端承摩擦桩不能满足要求时,就用摩擦端承桩。


对于摩擦端承桩 和端承摩擦 的区分,规范也没有给出界定标准,只能靠自身去判断了,比如B18项目中桩身部分都存在进入强风化的可能,当桩身大部分都在砂砾、粘土层时,底下是岩石强风化,那么这个桩肯定是按摩擦桩来计算;如果桩身大部分都在软质淤泥层,而后再进入强风化,那么这根桩就肯定不能算摩擦桩了,只有再进入中风化或者微风化后按端承桩或者嵌岩桩来计算了。


筏板or防水板


筏板的书面用词是筏形基础,是基础的一种形式,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筏板传至地基。防水板是一种板,用来在地下室地面抵抗地下水用的。地下水产生的向上作用力(理解为荷载)通过防水板传至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的基础梁或柱间拉梁等。


筏板作为整体基础会涉及检测成本额外增加,而防水板却不同,基础只有天然基础或是桩基,底板作为正常楼板设计。


1)防水板的主要功能是水浮力作用在底板上,因此受力与倒梁楼盖或者无梁楼盖类似,水浮力起控制作用,而筏板的受力主要是墙柱传下来的竖向荷载,一般情况下水浮力不起控制作用。


2)筏形基础刚度大,对地基反力及沉降的调节能力强,既适合于上部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也适合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时以减小地基沉降为主要目的超补偿基础(即建筑物的重量小于挖去的土重),但筏形基础受力和构造均较独立基础复杂,且施工复杂、费用高。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变化,作用在防水板底面的地下水浮力也在不断改变,因此防水板是一种随荷载情况变化而变换支承情况的复杂板类构件。


根据防水板所承担的水浮力大小,可将独立柱基加防水板基础分为以下两种不同情况:


1)当qw≤qs+qa时,建筑物的重量将全部由独立基础传给地基;防水板及其上部重量直接传给地基土,独立基础对其不起支承作用。


2)当qw>qs+qa时,建筑物的重量将全部由独立基础传给地基;防水板及其上部重量直接传给地基土,独立基时,防水板在水浮力的作用下,将净水浮力(即qw-qs-qa)传给独立基础,对独立基础底面的地基反力起一定的分担作用,并加大了独立基础的弯矩,剪力也略有增加。

防水板和筏板使用是看情况的比如水头比较高,那肯定做防水板不经济,就会考虑筏板主楼地下原本就要做筏板,及时水头不大,还是筏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参考朱炳寅论文)


构造要求及受力特点


1构造要求


(1)假设独立基础基底反力为直线分布,独基台阶的高宽比小于或等于2.5。


(2)防水板下需设置软垫层,以使防水板只抵抗水浮力不能承受地基反力。软垫层一般采用厚度不小于20mm的聚苯板。


2受力特点


(1)独立基础承受全部结构荷载,并考虑水浮力作用下防水板的影响。


(2)防水板只承受防水板自重及上覆土重qa和地下水浮力qw,不考虑地基反力作用。


(3)随地下水浮力大小的变化,防水板受到的荷载也在变化,对独立基础产生的影响也在变化。当qw≤qa时,防水板上的荷载直接传到地基上,可认为防水板对独立基础的计算没影响;当qw>qa时,防水板在水浮力作用下对独立基础产生附加弯矩和剪力。


3内力及配筋计算


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计算中,独立基础和防水板采取两者独立的计算方法,但要考虑防水板对独立基础的影响。


防水板的设计


(1)水浮力的分项系数。根据实际情况取值,当地下水位变化不大时,可按永久荷载考虑,取1.35。当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时,按可变荷载,取1.4。


(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根据永久荷载效应对防水板是否有利合理选用,当防水板由水浮力效应控制时,永久荷载的效应对防水板有利,分项系数取1.0。


(3)防水板计算模型。防水板实际上是四角支承于独立基础上的双向板,防水板的计算采取无梁楼盖的计算模型,按纵横两个方向划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板带的宽度取垂直于计算方向柱距的一半,内力分析采用经验系数法。


(参考老庄结构院资料整理)



2017.08.21 

珠海泰基  木子青见


木子青见(微信公众号结构菜鸟人生 )

[真实记录绘图员的日子,结构小菜鸟,”堕入“行业三年,深信思考比行动更重要的理想主义者。不忘初心,追求高效,只争早夕,学而思。。。]


全部回复(2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不定式
    不定式 沙发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2018-01-04 17:13: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张工0
    张工0 板凳
    谢谢分享 学习
    2017-08-30 10:31: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4 万条内容 · 207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成结构之声】百忙之中通过一级注册师考试

百忙之中通过一级注册师考试 作者:叶海诚, 英国巴斯大学建筑系博士后 。 结构之声 白驹过隙,距离2014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已经整整3年了,终于在学弟的要求下腾出时间整理出当时复习及其考试的经验。从2013年开始,一直在国外攻读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如今更是在博士后阶段转向计算机图形学以及结构软件的开发,我并不富有,但是对于研究确实是有一定的兴趣,因此自己能够坐得住冷板凳。时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土木是夕阳行业,如今不能像IT、金融专业赚大钱,过得很累。想来这是一个围城现象吧,我们并不能真正了解其他行业。当你踏入一个新的专业,经过基础的学习后,专业水平越来越高,实践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多,遇到瓶颈也越来越多,可能是没有当初那么多新鲜感,因此会有一定的倦怠的感觉。总之,兴趣还是非常重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