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分享】框架结构设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有福利)

【分享】框架结构设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有福利)

发布于:2016-10-19 15:40:19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1、在设计框架结构和裙房时,高低跨之间不要采用主楼设牛腿、低层ht面或楼梯梁搁在牛腿上的做法,也不要用牛腿托梁的方式作为防震缝。因为在地震时各单元之间,尤其是高低层之间的震动情况不同,连接处很容易压碎、拉断。因此,凡要设缝,就要分得彻底,凡不设缝,就要连接牢固,绝不能似分非分,似连非连,否则很容易在地震中破坏。


2、由于建筑的需要,有时需要框架梁外挑,且梁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在柱的内力和配筋计算中.有些设计人员对其受力概念不清.误认为此柱为构造柱.并且其配筋为构造配筋,悬臂梁也未按计算配筋,这样有可能异致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力不足,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实际上,在结构的整体计算中.此柱为偏心受压构件,柱与梁端交接处类似于框架梁、柱节点,应考虑悬臂梁梁端的协调变形。所以对于此柱应作为竖向构件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并且柱与梁端交接处应按框架梁、柱的节点处理。


3、填充墙拉筋和预埋件等不应与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焊接,宜采用在柱内预留预埋件,待砌筑填充墙时再将拉结筋与之焊接的施工方法。


4、关于强柱弱梁节点。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因此,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验算截面承载力时,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距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构造。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不得过高,以免在罕遇地震中进入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转移到立柱上。注意节点构造,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

5、关于“强剪弱弯”措施;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在结构经历罕遇地震的过程中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应注意抗剪验算和构造,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6、注意构造措施。
①对于大跨度柱网的框架结构,在楼梯间处的框架柱由于楼梯平台梁与其相连,使得楼梯间处的柱可能成为短柱,应对柱箍筋全长加密。这一点,在设计中容易被忽视,应引起重视。
②对框架结构外立面为带形窗时,因设置连续的窗过梁,使外框架柱可能成为短柱,应注意加强构造措施。
③对于框架结构长度略超过规范限值,建筑功能需要不允许留缝时,为减少有害裂缝(规范规定裂缝宽度小于0.3into),建议采用补偿混凝土浇筑。采用细而密的双向配筋,构造间距宜小于150mm,对屋面宜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按构造措施宜适当加强。
④其它构造措施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请详见新规范。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3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o1499825157277

    好资料,谢谢楼主提供下载分享!
    2017-09-01 09:31: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努力做结构
    谢谢分享 正在努力学习中
    2016-11-28 10:11: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4 万条内容 · 207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奇葩建筑】热议扎哈高仿建筑走红?—郑州“巨型薯片楼”

近日网传: 在郑州市紫荆山路陇海路附近,一座造型奇特的白色建筑甚是显眼,吸引了不少路过市民围观。该建筑约有8层楼高,顶部凹凸不一,竖直方向则为两面玻璃幕墙。从远处望去,酷似一巨型薯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