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
当时还是个学生娃娃,考一注基础之前经常上土木网,看考试“攻略”,看考试动态。还有很多前辈分享的考试心得,土木网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今年成功注册,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考试历程,希望对9
月考试的同仁有所帮助,同时也算回土木网还个愿。
LZ
是老八校土木专业硕士毕业,算根正苗红,但建筑行业变化太快,毕业就感觉要失业,设计的黄金时间已经离我们远去。草草进入本地一家设计公司,从画楼梯开始了一条不归路.....
。
10
年过基础,14
年过专业,16
年注册。6
年的注册之路,里面的困难,现在看来已经很释然。
一、备考
1
、基础考试
LZ
考基础的时候还是学生,7
月底开始复习,还没有看几天书,就被导师整到工地的窝棚帮他看现场。复习资料就是那2
本砖头书,整个8
月都在现场,复习状态不好,9
月考试,成绩下来132
,好险!狗屎运刚刚通过。
基础考试面大,范围广,但都是选择题,把握好一些主要的科目,再加上一些运气,还比较好过的。具体的:上午的化学、电工学之类平时接触的少,就不要复习了直接跳过,把握好高数、理论力学等基础学科就行,下午的专业考试一定要认真复习,60
个题,一个题2
分,基本的结构力学要熟练,随便一个一次超静定结构要会解,不管力法、位移法或者是力矩分配法。这个熟悉,对自己今后的结构设计也是非常有帮助,简单的问题会让你脱离结构软件。
2.
、专业考试
一晃四年过去了,LZ
毕业的第二年开始准备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是过完年就开始准备,共6
个月备考时间。首先买的就是专业复习的2
大本砖头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每天翻多少页,我记得差不多1300
多页,,每天翻20
来页。由于这年刚好公司业务一般,加班突击的情况很少,复习得还是很有规律。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8
点到12
点,坚持四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星期六、日灵活处理,可休息可看书,但是星期天晚上我都用来看书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5
月中旬左右,2
本专业复习资料很翻完了。然后就开始做二注真题了,通过做真题再复习规范条款,熟悉出题人的风格以及常考点,
近几年的二注真题做完了,又迫不及待做一注真题,做一注真题的时间我大概这样分配的,星期一晚上上午题,星期二晚上下午题,星期三晚上用来对答案,然后总结。同样的,星期四,五,六第二套。基本上每周2
套真题的速度。做完一遍,再做第二遍。时间到了8
月底,既兴奋有紧张,快熬到头了。在最后冲刺阶段,没再大规模做题,而是再熟悉规范条款,以前的错题,坑题再拿出来看看。9
月考试,这年考试是朱丙寅题型大变之年,跟以往基本2
个模样,以考实际工程案例居多。LZ
在考场上快哭了,很多题找不到切入点,考完面如死色。结果出来47
分,来年再战了。
一注第二年,第二年公司项目突然增多,3
月到6
月基本是加班度过,没有大把时间做题,这期间看书为主,朱丙寅的《高规应用与分析》,《抗规应用与分析》,《基础应用分析》,《结构设计问答分析》这段时间翻完。刚好6
月底到8
月公司闲下来,这个时期继续做真题,总结,9
月考试,年底出成绩51
分。
二、注册
15
年结构停考,6
月开始注册,注册之前千叮嘱万嘱咐,告诉公司人力主任最高学历为本科,填硕士会造成工作年限不够。不听,一个月后注册发榜,上面写“工作年限待查”,当时真是想要锤她,担心一整年。16
年,我硕士工作年限也到了,报的最高学历为硕士,顺利通过。
注册考试越早考越好,后面你结婚生子等等压力越来越大,力不从心。备考要持之以恒,专业考试不难,解一元二次方程已经是复杂计算了,放松心态,贵在坚持。
剩下一个多月,今年一注就要开考了,祝福正在备考的同仁,考试顺利,马到成功。
特别重要的资料:
朱丙寅的《高规应用与分析》,《抗规应用与分析》,《基础应用分析》,《结构设计问答分析》,
上考场《静力学计算手册》一定要带,14
年砌体结构2
个送分题,LZ
没拿计算手册,含恨至今。
全部回复(24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