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高规中“规定水平力”与CQC法计算结果有什么区别?

高规中“规定水平力”与CQC法计算结果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2015-12-03 09:34:03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在《高规》3.4.5中,计算扭转位移比时需要在结构上加上“规定水平地震力”,条文说明中解释:“规定水平地震力”是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换算原则是:每一楼面处水平剪力等于上下两个楼层剪力差的绝对值。


那么问题来了:比如结构有三层,一、二、三层楼板处用振型分解法计算出的集中力分别为400kN,200kN,100KN,那么一二三层竖向构件剪力为:700kN,300kN,100kN,再换算成“规定水平地震力”一层楼板:700-300=400,二层:300-100=200,三层:100.不是和振型分解的结果一样吗?

理解哪里错了?振型分解所计算得出的水平地震力与“规定水平力”到底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复(2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hbinw
    lihbinw 沙发
    个人认为规定水平力就是通过CQC或SRSS组合下的地震力差计算而来。(具体采用哪种振型组合应该看各阶振型的耦联效应,比如如果扭转周期和第一平动周期之比小于0.85,可以认为振型相对独立而采用退化的CQC组合,即SRSS组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规范中指的是:计算扭转位移比的时候,楼层的位移采用“规定水平力”,不采用CQC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直接采用组合后的地震力来算位移,不通过CQC再进行组合来计算位移比。这是楼主需要注意的地方,差别是在于二者算出来的效应:即地震位移比不同,而不是地震作用不同!
    六楼说的有些是对的,但不完全对。我觉得实际计算应该是这样:
    首先,我们通过动力方程,求出的是各阶振型下的结构振型位移,从而得到各阶振型下的地震作用,从而可以求得各阶振型下的效应(比如弯矩,剪力,而不是如六楼说的把作用叠加成效应)。求得各阶振型下的效应后,再通过振型组合,比如CQC组合得到组合后的效应。而计算位移比时,我们不用CQC计算出的位移效应,正如规范指出的,采用CQC计算的最大位移可能出现在边缘中部而不是角部。我们计算位移比时采用CQC组合的剪力效应来直接计算位移,从而得到位移比。
    2016-06-25 17:19:25

    回复 举报
    赞同2
  • 不厌
    不厌 板凳
    所谓“规定水平力”是人为规定的力,并不是实际产生的力,在很多计算软件里,包括ETABS等有中国规范模块的都在软件中算了两遍,相当于楼主所说的过程,先用CQC求剪力,这已经计算了结构地震剪力,再逐层相减,算出规定水平力,就是为了给出高规要求的位移比的值。

    CQC法是将各个阵型质量参与求出来,再乘以相应的系数,最后求出每层楼层的地震力。

    楼主迷惑的根本原因,大概是因为在动力计算中,并不会有看似1+1=2的效应。拿你的例子来说,你算得了第一层700kN,但是实际上你可以统计一下每根构件的地震剪力,相加其实并不为700而是比700大。因为CQC和SRSS方法都是根号下平方的方法。

    两种方法的区别根本在于:
    1.计算理论依据不同 (CQC反应谱,规定水平力静力方法)
    2.所求结果不同 (CQC楼层地震剪力,规定水平力位移)
    2016-10-09 16:02:09

    回复 举报
    赞同1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4 万条内容 · 20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求大神给小弟看看,电缆隧道的荷载怎么样?急求啊

小弟初学设计不久,做小区方面的设计,当时有一个小区需要做电缆隧道,其他同事给了小弟一张图纸说是按照这张图施工肯定没问题,小弟信了,可是后来小弟后来发现这张图纸居然是他自己修改过的,相比较于原版的图纸,配筋什么的都给改小了,现在电缆隧道已经施工完了,而且电缆隧道是在主干道的下方,小弟去问原来的同事,同事说出了问题先找施工的问题,要我放心求大神给小弟看看,这张图靠谱吗?小弟心里也好有个安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