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见过最详细的中国私家园林分析——拙政园
中国私家园林特点
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5.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在中国,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本期我们将着重介绍私家园林中的最经典的作品——拙政园。
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各区域
景观
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经修复扩建,分为东区(原“归园田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
东区
中区
枇杷园
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绿漪亭
绿漪亭又名“劝耕亭”,是分割中部与东部的端头。亭子突出水中,点染端头,静影沉璧,颇费心机,是园中的死角起死回生,情趣盎然。
一池三山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表现形式而且成为定制。
见山楼
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从西部可通过平坦的廊桥进入底层,而上楼则要经过爬山廊或假山石级。重檐卷棚,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上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楼高敞,可将中园美景尽收眼底。见山楼高而不危,耸而平稳,与周围的景物构成均衡的图画。
西区
拙政园造园艺术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待霜亭的桔;听雨轩的竹、荷、芭蕉;玉兰堂的玉兰;雪香云蔚亭的梅;听松风处的松,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总结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只有60多亩,然而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美的奇迹来。有人爱它的庭院深静,花树翳映;有人爱它的清流潆洄,山石参差;有人爱它的月门漏窗,风物如画;有人爱它的屋室回廊,构筑精巧……你爱它的哪一点呢?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学习学习,谢谢楼主,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