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开一个结构帖子,自问自答,希望总结设计中的问题。

开一个结构帖子,自问自答,希望总结设计中的问题。

发布于:2014-12-04 10:21:04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本帖最后由 buhao1 于 2014-12-4 10:24 编辑



1问:PKPM里建了一个模型如何设置这个模型的地下室为不同的抗震等级?

1答:SATWE数据中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改抗震等级。


2问:楼梯扰度算不过怎么解决?
2答:踏步对梯段的刚度是有贡献的,所以可以考虑折算厚度计算挠度;2.看看你准永久系数是否填错,理正默认是0.5,宜取0.3;板厚不变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办法减小挠度(a)考虑楼板和平台板贡献做按连续板考虑;(b)增加体段底筋;(c)考虑一定的起拱。

3问 为什么连续梁内力按弹性计算方法与按塑性计算方法时,梁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
3答:两者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以中间跨为例,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梁内力时其计算跨度是取塑性铰截面之间的距离,即取净跨度L=Ln ;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连续梁内力时,则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作为计算跨度,即取 L=Ln+b。








全部回复(1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buhao1
    buhao1 沙发
    曾经和绝大多数新手一样迷茫过,也一度找不到方向,但是人的聪明之处是在于能够善于思考和自我反省,并且能够举一反三。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自己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能力,我从新手走过来了。
    第一、结构设计无捷径可走,但是可以避免走弯路。不要试图幻想一下就能掌握结构设计的全部精髓,也别试图一开始做结构就会搞复杂项目,就能搞大项目。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内功修炼的过程,每一个人的每一次成长都需要一个阶段,即使这个阶段非常难受和痛苦,你也要坚持,坚持住了你就是胜利者,蚕蛹只有经过破茧的痛苦才能幻化成美丽的蝴蝶。任何人和事物想加速或缩短这个过程,其实都是违背自然规律、适得其反的,拔苗助长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适应和成长的时间有长有短呢?每一个人勤奋努力的程度不同是一个原因,其实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每个人走的路不同,有的人走了弯路,有的人停在原地不想前进。
    第二、认清成长的几个阶段。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的成长的5 个时期
    1. 初识期:大学的时候,出于混凝土的专业课程设计,以为以后混凝土设计都是手算,结构设计是每根梁都要算,每个板都要算,都要画,以为结构设计就是造着公式按部就班的计算很繁琐。没什么大的技术含量。
    2.菜鸟 兴趣期:突然发现原来结构设计是用一些有限元软件算的,结构施工图都是自动出图的,构件验算都是用小软件算的,然后疯狂下载小软件,疯狂下载PKPM 啊 sap2000 啊 3D3S 啊 广夏啊,然后找视频教程,以为结构设计就是软件算算啊,学会了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能直接自动出施工图,就感觉很兴奋。然后画图啊,又折腾啥天正啊 插件啊 探索者啊 ,会点小操作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 多厉害。
    3. 沮丧期:渡过了“菜鸟兴趣期”便进入沮丧期。此时,才明白结构设计不仅仅简单的就是软件操作,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和建筑的协调,考虑抗震的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像无底深渊,令人越陷越深,愈学愈难,拿到手一个建筑图,感觉无从下手。看看人家高手画的漂亮的施工图,对比自己自动出的图,大感自惭形秽!用PKPM 还有广夏啥的建模算结构,参数对不对都不知到,如何调整参数,算出来对不对都不知道。用于是信心倍失,随即产生结果设计如此之难。
    4. 理性期:结构设计初学者应仅快地从痛苦的沮丧期中解脱出来。一旦解脱,便会冷静下来总结经验。结构设计要以理论为基础的,没有理论支持,只不过是绘图匠,PKPM 应用师,谈不上结构设计。 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决定自己学习软件的应用的目标,并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你的主要目标是设计院,那么就先钻研PKPM 的混凝土结构的方向,多看混凝土结构的书以及相关规范,先学会看懂结构施工图,图都看不懂何谈设计;如果你的专业目标是钢结构,那么你就围绕钢结构深入学习PKPM 或者3D3S,决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我现在在设计院搞混凝土设计为主,于是打消再去搞钢结构学习啥3D3S 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现在专心致
    志地选学习混凝土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
    5.认识期。正所谓返璞归真。
    第三、树立自己的信心。当你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时,不要自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充分认识自己,是
    人生前进和改变的基础。正如论坛网友所言:每个人学习一下,都能掌握的东西,要谦虚,不要盲目自傲。
    2015-04-23 13:27: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buhao1
    buhao1 板凳
    看到有不少谈结构设计经验的,受益匪浅。在此本人总结了的几条“更常见”和“更可怕”,供大家讨论。

    1、变形过大比构件破坏“更常见”。按正常设计,一般很少会出现构件破坏的事。但实际工程常常出现变形过大(包括裂缝)的事,谁看了都胆战心惊。设计人好没面子。本人的教训:一个工程的楼板厚度不足,虽不会破坏,但在未装修地面时,人一跺脚就颤。
    结论:一定要作正常使用状态的验算。

    2、地基沉降造比基础破坏“更常见”。由地基沉降造成的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现象很多,但好象没几个人见过基础破坏的事故吧?
    结论:重视地基承载力、沉降等计算,做好地基处理,保守点没坏处。基础设计时不必过分放大。

    3、湿陷性黄土比液化“更可怕”。湿陷性黄土一旦遇水就玩完,实际情况是常常会漏水。液化只有在地震情况下才有问题。
    结论:湿陷性黄土一定要认真处理好。

    4、柱子坏了比梁板坏了“更可怕”。柱子一旦坏了会造成大面积倒塌,而且不好补救。梁板坏了一般不至于大面积倒塌,也容易补救。
    结论:设计柱子时多想一想安全性,设计梁板时多想一想经济性。

    5、构造不正确比构件配筋不足“更可怕”。构造不正确往往会造成隐性的、极大的薄弱环节。配筋稍有不足,一般不会出问题。
    结论:重视构造。

    6、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出问题比承重构件出问题“更常见”。许多人全身心地投入承重构件的计算,忽视了填充墙的拉结、砌筑、抹灰等问题。结果工程还没完工就出现了墙裂缝,抹灰空鼓等现象。工程还没完就让设计人现眼。
    结论:重视填充墙的构造。

    7、悬挑构件比其它构件“更可怕”。悬挑梁一旦出问题,往往就从高空落下去了。超静定结构的梁坏了,一般是个大裂缝,很少会掉地下。
    结论:对悬挑构件不要心疼钢筋。

    8、正常使用下的破坏比地震破坏“更可怕”。正常使用下结构坏了,肯定会有人找你的麻烦。地震的时候,谁先死还不知道呢。
    结论:不妨单独算一次正常使用情况下的配筋。

    9、概念错误比计算错误“更可怕”。概念错了就全错了,往往没救,而且下次还会错。计算错了往往是局部错,好补救,下次就不会错了。
    结论:概念不清千万别做设计

    10、施工不到位比设计时少配一根钢筋“更可怕”。施工不到位(如节点处砼不密实),你的设计全部白搭,出事的机率很大。设计中少配一根筋,一般能侥幸不出事。
    结论:要充分考虑施工的方便性。
    2015-04-23 10:18: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7 万条内容 · 210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混凝土钢板剪力墙斜截面计算

excel计算表格,可用于计算混凝土钢板剪力墙斜截面承载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