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第二 于 2014-7-2 11:28 编辑
关于培训班的孰是孰非,在论坛上也有几次讨论了,其观点可谓是针锋相对。缘于专业的关系,我没参加过老庄、朗筑等机构的培训,也没听过其免费讲座,所以不好就此乱加评说。这里只是就事论事的谈谈自己对培训班的一些感想。
自毕业参加工作至今,也参加过几次培训——当然是公费的脱产培训,但大都已没有了多少印象;一些收获与体会也都是在平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诚然也有单位几个前辈的那些功劳。说参加培训班没有收获肯定是不对的,但要说有多大的收获,或者说能否使自己上一个台阶,那也是说不大清楚的。事在人为,关键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个总结很好。所以,我不会去评说参加培训班的好坏,各人心中也自有自己的一本账。
今年高考已过,想必北大、清华又招进了不少的高考状元。然而,每年这么多的高考状元后来怎么样呢?据不完全统计,似乎真正能成为栋梁之材的很少。北大、清华每年毕业那么多学生,能够成为各行各业顶梁柱的好像也不多;每年毕业那么多的博士生,经数十年拼搏,能够成为两院院士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么,我们能否因不能成为顶梁柱而抱怨浪费了几年的学费呢?——不能。能否因不能成为两院院士而指责导师浪费了我们的青春呢?——也不能。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这也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名师要愿意“教”,高徒要愿意“学”,在这“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成就一番功业。当然,不是名师也可能教出高徒,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科学技术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培训班只是一个阶梯,这话肯定没错。这里需要培训机构把这架梯子打结实了,使他人上去时不会垮掉。上梯子的人也要有一定的功力与心理素养,不能有“恐高症”。这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有人参加培训班,是一种上进的表现,希望能学到一些“真功夫”,这无可厚非。培训机构当然也需要对学员负责,这不只是为了那些培训费,也需要考虑自身的信誉。
一个培训机构能得以长期存在,必然有它自身的特质在里面,否则早就关门大吉了(以行政命令组建的培训机构除外)。少部分人上当受骗或许有这可能,但大量的人一再上当受骗,那就叫人有些不可理解了。所以,还是得实事求是地去分析,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光打“口水仗”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全部回复(3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培训只是增加知识,要想达到质的改变,需要个人的不断努力。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