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去跑了一圈,做技术支持,感觉今年的环保项目好多,放眼望去,满满的都是钱啊,咳咳,言归正传,跟大家说点这次出去的见闻吧。
第一个就是水处理工艺的过时还是流行。这是在青岛遇见的一家企业,听到业主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居然是工艺过时、工艺简单,我还是下意识的扶住了眼镜。这家企业的废水水质COD=3000ppm,BOD5=1100ppm,氨氮11.46ppm,出水要求居然写“低于一级标准”。我在想怎么理解这个出水要求呢,①出水的水质数值要比一级标准数值低,②没有一级标准的严格,稍微宽松一点,思来想去还是倾向于①。给出的处理工艺是UASB+A/O/0,觉得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要求。在面谈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上述的评价。
在本人看来,处理工艺没有什么流行还是过时之说。工艺的选取,一是要满足出水水质要求,二是要尽可能低的运行成本,比如低电耗、低药剂费等,三是选取成熟的工艺,实际工程应用中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个人觉得满足这三点,就是一个好的工艺,没有什么过时与流行之分。揣测业主的意思,难道选用的设备的不先进,选用的工艺没有选用科技前沿的东西?那就厚着脸皮问问,到底什么是流行的工艺,顺便学习学习。再三的追问下,那位负责人很不情愿的跟我们讲了出自江苏环保之乡的流行工艺,那就是缺氧+好氧1+好氧2+好氧3+好氧4,然后我就没说什么了,真的看不出这个工艺哪里流行了,难道是因为这是普遍运用的工艺就流行,还是业主觉得这么多池子看起来就安全?不明觉厉。
第二个是跟一个“资深”环保工程师的对话,那真是“受益匪浅”。河南一家制药厂的废水,碳酸钙什么的比较多,很少量的乙醇等,水质报告给出的COD≤700,三级排放标准,工艺选了初沉池+调节池+接触氧化。“资深”环保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把初沉池拿掉了,换成了A/O工艺,后边还加了一个膜池。这个膜池才是受益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下:在我的印象中,膜池要风机曝气,出水要靠抽吸泵,就这个问题跟他展开了讨论,神回复来了“平板膜池不需要曝气和抽吸泵,膜的作用就跟格栅一样,靠重力运行,起到拦截作用,不懂了吧”,呃,确实是不懂了,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了。
再加一点点佐料,那就是调节池需不需设提升泵的问题。个人认为调节池除了均衡水质水量外,就是在间歇排水时能保证后续工艺的连续运行。“资深”环保工程师说调节池不设提升泵,靠重力进入生化池。又不知好歹的问了句若是间歇进水,调节池就大面积的死水区了,后边的生化池只能望水兴叹了。答曰合同里说了,间歇排水不关咱们的事儿,那是业主的责任。听完,只能呵呵了。该“资深”环保工程师来自江苏环保之乡。
两个小故事,贴出来博诸位看客一哂而已。个人觉得,选工艺,不一定费用选什么流行的时尚的,一定要选成熟可靠的;做设计,处理单元能有效运用,不能徒具其表,能看不能用。
全部回复(20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调节池如果采用重力流到下一单元的话,
1、进调节池的水管也要加长到调节池底部,搅拌底部水。
2、重力流的话,调节池用久了,池体渗漏,水也不方便抽下去。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