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注册考试 \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 \ 【老妖精注考经验】我慢慢的说,如果你愿意听——给明天依然需要努力的我们

【老妖精注考经验】我慢慢的说,如果你愿意听——给明天依然需要努力的我们

发布于:2013-01-09 18:24:09 来自:注册考试/注册给排水工程师 [复制转发]
土木在线---培训频道入口

2012年后的世界末日,我们依然活着,2013年的世界依然热闹,日本还在就钓鱼岛的问题闹腾个没完,伊朗还在搞他们的核武器,而山西长治告诉我们,瞒报仍然可以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这里特别“感谢”上海考试院,在上海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第一年就创造了新的“上海速度”,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这依旧热闹的世界,也提醒着小小的我们,末日后的13年我们依然需要努力——生活。


答应多人好好写一份注考经验贴,后天又要出差一段时间,出差的情绪也不知能否写好总结,所以择日不如撞日,就落笔在今天吧。回想毕业这几年的经历,还是有些感慨,07毕业进了一家专业相关事业单位,后因事业单位的平淡拘谨而选择离职,给同学留下不少惊诧,经历一些波折而后辗转来到现在工作的设计咨询公司——一家风格崇尚创新的公司。面试有个小插曲,我算是那种主动要求面试的,那时有个师兄在这家单位工作,因为平时工作的联系,我表达了自己面试的想法,他说直接推荐没办法,你得靠自己的实力,这是公司看重的,我说没问题,你给我一个你们现在做的一个项目的基本资料,我会用最直观的方式而不是语言表达我的能力。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各种渠道的帮助,包括查阅大量外文资料,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可研方案。于是我敲开了老总的门,递上了简历和我的方案,几天后,我接到复试电话,复试完老总最后和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方案很好看,就是可行性不强,但以你的经验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聪明努力还敢想敢做,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于是我进入了自己想进入的公司。听完这些,大家是不是觉得我的故事很有趣,很好玩。可是这不是一篇讲故事的帖子,而一篇谈注考经验的帖子,但不管大家想先听故事还是经验,在这之前,我都想先说一些观点,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观点,在我看来这比故事和经验更重要。

欲望、比较、人生目标、努力和时间
欲望、比较、和人生目标这三个词,会贯穿我们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当我们以为某样东西会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可是最后发现这仅是我们某段时期的欲望,我们以为这是我们本身的欲望,后来又发现这其实只不过是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一些社会欲望,我们把社会欲望当成了我们自身的欲望,所以在大多数时候社会欲望就是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欲望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于是我们变得高度趋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让我们更热衷于比较,因为我们要的都一样,所以,我们以为我们毕业就已离开了的成绩排名,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有两个选择,努力成为优秀的别人,或者真实的自己,我不想证明哪个选择更优,但我想说不管做哪个选择,我们都得努力,否则,我们就是差劲的别人,所以努力这个标签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差劲的别人。
譬如,我把我的人生目标定义成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并把它做到极致,我们未来还有大把的时间,为什么需要一直那么努力?因为时间,时间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一维单向——就像一列不回头的火车轰隆隆的往前开,我们可以透过窗外看见不同的风景,譬如幼儿时的活泼可爱,少儿时的调皮捣蛋,青春期的单纯朦胧,以及青年期的意气风发——时间很美好,他让我们可以亲历不同阶段的体验,时间也很残酷,它不会给我们一刻回头的机会,大家记不记得《喜剧之王》里一个买醉的有钱公子在挥洒着自己的金钱寻找所谓初恋的感觉,可是,真的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钱买到,能买到的只能是张柏芝心里面想着别人时留下的眼泪,初恋的感觉,只属于那段朦胧的时光。时间是最公平的,我们大多人都将经历儿童、少年、青年、壮年,以及不可避免的老去,无论我们多有钱,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去的任何一段时光,我们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随便调皮捣蛋,感情难再像高中那样单纯朦胧,可能再经历一段时间的洗礼,我们也不需要意气风发了,而只需要成熟老练。然而我们都明白,我们无需从儿童时代就开始把孩子往成熟老练上培养,因为活泼可爱就是对那段时光最好的评价,我们也不希望直到老年,才去体验初恋的感觉,因为把初恋放在青春期,会显得更美。所以,每一段时光都有该段时光要做的事,我们以后有小孩,小孩会慢慢长大,而我们也将慢慢老去,在未来的时光你是愿意用来再陪一年注考,还是陪你每年都不一样的小孩或者正在慢慢老去的父母,又或者你心中的某个梦想?如果你的选择是后者,那么你真的得努力了,差一分就是一年的不同时光,你剩余人生的1/50。
于是我可以开始说说所谓注考的经验了,这可能会是一篇科普文,也可能会是一篇议论文,但我不想这篇帖子仅是一篇励志文,大家都审美疲劳了。所以尽管信息量可能会很大,但是至少会说一些能真真实实拿来用的经验和观点,总之让大家多看一点就多获得一点实际的价值。


一、通过注考的关键因素
什么是通过注考的关键因素? 可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讨论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我想用矛盾论的方式思考贯穿从准备考试到考试结束整个过程中,影响通过注考的关键因素。我可以直接的把我认为的结果告诉大家,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先自己思考一下,再看下面我思考的过程和结论,没经自己思考过的东西,不会是自己的东西。

1、第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从小到大参加了无数次考试,考试有很多种,但总体来说就两种:一种是分越高越好的,类似于跳远,如高考。还一种是分数过了就行,及格和满分结果一样,类似跳高,如4、6级,如注考。我们在经历了传统教育的洗礼后,“跳远”的思想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深处,“备考复习追求完美”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即使我们已经步入了“跳高”阶段,这种思想还是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但其实不同的考试就应该有不同的备考思路,按“跳远”的思路准备一些“跳高”类考试,尤其是难度较大的“跳高”类考试,结果往往是心理包袱过大,方法不正确,目标不突出,结果一败涂地,而且留下了畏惧心理。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非重点知识的态度上。于是这里引出了我们注考的第一个关键因素知识点的区分。

2、第二个关键因素
我曾看过很多关于注考时间安排的帖子,一般都是讨论注考需要多少时间什么的,有人说3年,很励志;也有人说6个月,很中庸。我还看到备考1个月说自己通过了的,很传奇。
那么你若问我需要多少时间,我告诉你:“3年”,你可能会把我臭骂一顿说:“哥从小就是个传奇,3年?哥诺贝尔奖都领到了”,我若告诉你:“6个月”,你可能会说:“行吗?我平时工作挺忙的”。我再告诉你“1个月”,你会直接把我拉入黑名单说“蛊惑人心的妖孽”。
于是我只能抛出一句中国式万金油的“废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作为自认严谨的设计人员,我会对以上这句“废话”做一定的分析以支持我的论点。
讲到这里,估计大家也猜到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时间。
在讨论时间这个概念之前,我想把时间做一下划分,提炼出对于注考来说更合适的参考指标,我把时间分为绝对时间(日历时间)和相对时间(看书时间),对于同样的绝对时间,每个人具有的相对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工作时间不同。所以直接比较前面所说1年还是6个月或是1个月绝对时间的价值不大。这也是我前面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不要直接借鉴别人的备考时间,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测算(安排)自己的备考时间。
那么,需要多少相对时间如何测算(安排)?测算的前提是我得有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比如我当时的计划是考试前一定要看完3轮(以往学习经验,3轮是比较合理的,大家可以借鉴,也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每轮目的不同。

第一轮是对知识的梳理,详细了解书本上知识点(这轮规范可以不看,),达到“我不一定记住了多少,但我都理解过一遍”的状态,即第一轮的重点是理解,而不是记忆(至于看多少遍书达到这个状态,每个人也不一样,这和思维习惯有关,比如我是属于细嚼慢咽性,看的很细,但很慢,我一同学是快速型,我看一遍的时间他可以看上2、3遍,但是每次考试的分数我们基本都差不多,所以我不想以看书遍书来衡量第一轮的效果,而是以达到的状态来衡量)。

第二轮的目的是书本结合规范,强化重点、难点和结构体系在脑袋里的构建(大家思考下,如何区分哪个是重点,哪个点是难点?)。达到“重点、难点我都理解的较透彻,框架脑袋里也有了,3个小时叫我做完一套卷子考试合格我不一定能做到,但给我4、5个小时,我还是可能的。

第三轮就是冲刺阶段,主要是做真题,分析真题。严格按照3个小时做每一套试卷,做完后做分析,知识点的分析,考试时间安排的分析,没做完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中间遇到拦路虎(难题)如何应对等,一套卷子做一天,分析一天,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但你可以告诉自己“时间的价值是不相等的,现在1天的价值可能等于几个月前3到4天的价值,因为时间越久,越容易遗忘,即越往后的努力越值钱,所以我如果现在不努力,那么我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差一分,我半年的努力都白费了,第二年我若重新复习又得和这该死的叫“遗忘”的东西做斗争)。这一轮要达到的目的是“1)考试已做好严格的时间安排,会做但来不及做的问题决不能发生。2)历年真题所反映的知识点我都已熟悉掌握,历年真题若给我重卷,我不是100分也至少90分吧”


有了3轮计划,就得做时间测算了,比如甲2月16日开始看书,离注考恰好只有7个月。初步计划3:2:2:制,即第一轮计划3个月,二、三轮计划都是2个月。秘书处3本书共1300页,假如内容同质(平均难度差不多,实际上宏观来说也是这样的),那么第一轮平均每周应该(按算周比按天算有价值,因为显然周末看的书可以更多)消化:1300(页)÷90(天)×7(天)=102页。甲花了一周时间看给水工程,1周7天,只看了80页,每页都看的很细很细,把里面所有的细节都挖掘了出来,课本上有的没有的,都挖掘了出来(按“跳远”类考试的心态备考)。甲测算的结果是自己时间不够,看不完书了,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会遇到的情况的情况,甲该如何应对?

回顾前面讨论的两个关键因素.我们会发现其实就是我们需要解决一对矛盾:知识的无限性和备考时间的有限性。没错,这对矛盾的解决就是通过注考的关键

有人说,就这?????我还以为老妖精要揭示什么惊天大秘密呢。忽悠,绝对的忽悠。是的,您估计承认这句话的正确性,但也认为这是一句没用的废话,但我想问:又有多少人是从这解决这对矛盾角度进行备考的呢??大家在论坛上讨论备考需要多少时间,大家在论坛上对一道道怪癖的真题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大家在论坛上咨询备考需不需要看某某书,大家在论坛里无休止的下载这种那种总结、这个那个录音………大家想想,若真理解了我说的这句话的内涵,这些问题是否都应该不是问题。应该说时间有限性的特点,驳斥了一切大而全的复习方式,而一切不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建议都是在毁人不倦,这一点尤其第一次考的水友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追求完美,往往效率低下,得不偿失。而把握重点,就将是我下面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二、方法论
我们回顾前面甲遇到的问题,他该如何解决?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延长每天的复习时间(或者假设他可以更早的复习),二是对考试考点及备考资料作出轻重之分,区别对待。哪个更科学?对事物的理解决定了我们所要采用的方法。很多人采用的方法是延长战线,把备考时间拉得更长,可是你能记住多少你原来记住的东西?有个叫遗忘的魔鬼时刻在扼杀你的辛苦。所以延长战线绝不是一个好方法,它带来低效率的同时,在扼杀你的激情和信心,时间有限性不会因为你拉长战线而改变多少。也即我首先考虑采用对考点做轻重之分的思路,再考虑是否延长战线。

中国的考试都有几个特点1)最基本的复习资料已经涵盖了95%以上的考点。2)重者恒重,轻者恒轻。我不确定这两个特点是否也适合注考,于是我需要考察,我花了1天时间看秘三排水工程教材的目录,1天时间看秘三给水工程的目录,1天时间看建水工程的目录,不仅是看,也在思考,在脑袋里建立框架。所以在我正式看书前,我脑袋里已经有了课本的一个基本框架。下一步就是看真题,以及看真题解析,我看了很多年的真题解析,我都看不懂,但还看,我看什么呢?我看它解释参考哪本教材或哪本规范,并作出统计,最后我惊喜的发现最近5年考试中最基本的复习资料已经涵盖了98%的考点。于是我有了取舍参考书的标准,跳高类考试,与其花时间看少数含另2%考点的书本,不如用来再多看一遍含98%考点的书本,同样的时间,可以让你获得更高的分数,这个应该是多年应试教育的总结(能做偏题的学生,不一定得高分,得高分的不一定需要会做偏题,就是同样的道理)。然后我再把每题涉及的考点在书上目录中用铅笔画出来,每看一题画一笔,知识题和案例题分开画,于是我又惊喜的发现在涵盖98%考点的基本复习资料中,考点仍然遵循重者恒重,轻者恒轻的规律。于是我发现注考对我一点也不陌生,它真的只是应试考试的延续,什么所谓考察能力就是扯淡。而且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开卷,这将是我对知识点做进一步区分的有利武器。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与其看非重点,不如再多看一遍重点,回报率会更高,请相信我,这绝对是中国应试的一大法宝。哪些是基本复习资料?有过考试经验的人可能也有个大概的了解,但对于第一次考的人来说可能需要总结下,不过既然我已经总结过,这点大家不妨拿来主义,我将在下面列出来。

1、滚瓜烂熟部分(核心教材,共7本,建议优先对待)
(1)3版教材1-3册(第4册不重要,列在后面);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5)真题集

说明:大家是不是发现没有消防、中水、泳池和雨水,它们重不重要?当然很重要,多重要,我们拿数据说话:以上7本书,在6年(06年~11年)考试中专业知识至少占总分的85.25%(为什么是至少呢?因为秘三建水教材中含有消防、中水、雨水等,我按不考虑计算),专业案例至少87%。


2、非常熟悉部分(基本教材,11本规范,如果你备考时间超过6个月,平均(算上周末)每天能有3个小时看书,那么它们你是必须要很熟悉的了)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13)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2008
(1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15)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1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2010年版(考得很少,也可以只做了解即可)

说明:该部分在6年(06年~11年)考试中专业知识占总分的13.75%,专业案例13%,即前16项已经涵盖专业知识考试98%,专业案例的100%。

3、了解它们适用范围部分18本规范,最多也就1年出个把选择题,很多年1题都不出,即使出了,往往在秘三教材中也能找到该知识点,再即使找不到,考的也不会很深,考试时翻完全来得及。所以可以备上,但没必要看的很深,我个人认为跳高类考试,完美主义要不得,了解每本规范适用范围和框架即可。即使你开始看了几遍,到了考试也记不住,我第二轮复习迅速的看了至少2遍,考试时也记不住,那么就留给考试看吧,充分利用开卷考试的特点)
(17)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注:这3本又相对出现概率高一点,但也仅需了解。
(2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GB/T 18919-2002)
(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
(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
(24)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2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26)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
(2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2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0)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3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32)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3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4)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35)三版秘书处教材第四册

4、完全不用看,纯粹浪费时间教材(除非你记忆力惊人,否则不要指望看一遍能有什么用处,那是非常的小概率事件,既然看一遍没用,看两遍三遍时间又不够,就果断放弃吧,完美主义害死人)
(36)秘书处二版教材(亲,有时间多看下3版吧,同样的时间回报率更高,不要说我没看就没有发言权,第2轮复习时我也看了至少2遍,第3轮我发现它用处真的不大,就没看,好后悔把时间花在它身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
(37)设计手册(这东西你认为自己有时间看完一遍??,有时间多看几遍3秘吧)
(38)大学教材(亲,3秘教材就是根据大学教材写的,被去除的就算不全是糟粕,也是偶有芝麻,你还捡起来干嘛?偶尔出现个1、2分让你花去1、2个月你觉得这样备考有意义吗?秘3你已经够熟悉了吗)
讨论完基本教材,还是不够细致,我们应该对基本教材的知识进行更详细的划分了,细分到章节层面,即再在基本教材中知识点的“重者恒重,轻者恒轻”中的轻重作出区分,这个有过考试经验的人可能有的大致的了解,但第一次考的人难免走入误区,这个环节大家也不用自已做,因为老妖精也帮你们做了,大家可以在后面下载《06~12年各章节真题分数比例汇总》,7年真题每章节的平均分可以较好的突出重点非重点之分。

三、知识点的理解
章节层面之后,就是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了,这个其实是通过考试的最基础的东西,没有对知识点的理解,其他也无从谈起,做个比喻: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但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的,知识点的理解就是物质文明建设。但是……涉及上百个知识点,叫我如何一次讲清楚??我能做的只能是
上传自己做的部分知识点总结,时间有限,只写了这一小部分,大家可以参考下。

四、心态
心态,可以说每一件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事情,都会涉及到心态问题。坚持就是一种心态。冯仑说:“时间决定一切是 个真理,真理不爱听也是真理。打个比方,我拿着一杯水,马上就喝了,这叫喝水;如果我举1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性质就变了;如果有人举上100个小时,死在这儿,这个动作还保持着,实际上就可以做成一个雕塑;然后如果再放50年,拉根绳就可以卖票,就成文物了。所以不是行为本身,而是时间会决定一件事的性质。你如果苦练一件事,朝着一个时间方向去努力,会不断提升这件事的价值。”因此不论是否参加注考,坚持都是一个值得我们这辈子好好研究的一个命题。
坚持作为一种心态,我将会用一些心理暗示来解决一部分有关坚持的问题,心理暗示你如何看待?认为它是骗人的?。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你若相信条件反射,你就得相信暗示的力量。我将从克服消极心态和强化积极心态两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1、克服消极心态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几个大学生与一个年轻人开玩笑,把年轻人的双手和双脚捆起来,把眼蒙住,然后抬到一条已经废弃的铁轨上。当时,这名被绑者并不知道自己躺卧的铁轨已废弃不用。远处一列火车呼啸而来,又飞驰而去。开始时青年人还拼命挣扎,后来就不动弹了。当那群大学生给他松绑时,他已经死了——他是被自己害怕轧死的自我暗示杀死了。这就是消极自我暗示的能量,是不是有所触动,但感觉很玄乎,离自己很远?其实,自我暗示无处不在,我举个简单的来说明吧。我说一项运动,一项大家都做过的运动:长跑。哈哈,有人要笑了:老妖精想把备考作个比喻,就是比作长跑——老掉牙。是的,我要做一个比喻,一个老掉牙的比喻,但是,你真的了解长跑吗?不管如何请听听毕业后还一直坚持长跑的我的理解吧。长跑最需要的就是坚持,但是坚持不仅是咬紧牙关,还要讲究科学。比如我对你说:亲,跑长跑吧。你说:好啊,跑多少米?我说:一直跑下去,直到你跑不动,爬也爬不动为止。信不信你跑个自己能力的一半就会累的趴下!为什么?因为目标不明确,会让你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不明确的目标被你主观放大,放远,变的遥不可及,就像太阳,无论你如何追逐它,它还是离你那么远,那会很容易就让你产生气馁心理,你会惯性的给自己心理暗示说:我已经到极限了,或再一圈追不到我就到极限了。所以,树立明确的目标是你克服消极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耐力的第一步。但问题还不止于此,还要再深究一下,比如我又对你说:亲,我们跑步吧。你说:跑多少圈。我问:你能跑多少圈?你说:20圈。我说:好吧,我们到西藏高原跑个20圈。你估计会马上尖叫说:“西藏??那里空气如此稀薄,难度明显加大,别说20圈,估计10圈我就累趴下了。是的,你在怕,你在怕什么呢?是怕你心中的那个西藏还是真实的那个,你说真实的,我问为什么,你说:很多人都那么说。我问你去过吗?你说没有。是的,你怕的真的只是你心中的那个西藏。所以我想说的第二个增强耐力的方法就是不要怕陌生的东西,哪怕别人把它说的再可怕,你也要自己尝试后再怕。那么这两点放到注考上如何理解?首先,考前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完成哪些事情,不要说我的目标是通过注考,那太抽象了,太遥远了,就像太阳,考试前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达。你的基本目标必须非常非常具体,并且变的可测量,比如注考,你的目标仅仅是透彻理解3本教材加14本规范。看书,我想是我们再熟悉再具体不过的东西了吧。把它们搞透就好,目标越抽象,压力越大,消极的心理暗示就会随之而来。目标越具体动力越大,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随之而来。你要把你的这个具体目标深深的贯彻在你以后的备考过程中。第二,目标具体了,就是3本教材加14本规范,但你说,你还畏惧,因为你对它陌生,而它常被描述的很难,其实它并不可怕,只是它常被看的太重要,人一旦把某事看的太重,某事就会感觉很难,这是人类一种非常基本的心理暗示,比如考试时,很多人不是掉进考试的坑,而是掉进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坑,就是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但是这种感觉并非真实,当我们发现自己莫名畏惧时,我们就要理性问自己:“我畏惧的究竟是什么?是考点本身还是心中那个难度?”你每问一次,每区分一次,你的畏惧就会少一分,这是一种应对这种消极心理示暗示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将帮你在注考路上扫除阴霾。

对前面的内容总结一下:树立明确的目标,区分自己畏惧内容,可以很大的提高你的耐力。这些都是从克服消极面入手,下面将讲的就是强化积极心态。

2、强化积极心态
实际上3轮复习下来,心态是不一样,试图用一种心理暗示来适用所有阶段,是不科学的。还是那句老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将把第一、二轮作为一种心态进行研究。第三轮作为一种心态进行研究。

第一、二轮的心态
我们先说个假设:长跑10圈,假设20分钟跑完就是合格,你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呢。如果是我,首先我会把目标细分,分3部分。第1部分前4圈,我计划6分钟跑完。接着3圈,我还是6分钟,最后3圈,我还是6分钟。所以我有2分钟保险时间,用以防止意外。为什么我要压缩第1部分的时间呢?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压力效应:简而言之就是在状况不好时叠加一个压力,压力会加倍,在状况好时叠加一个压力,压力会减半。因为开始时精气神足,可以跑快些,叠加一个压力会被减半。而后面因为精神相对比较萎靡,若再叠加一个压力,压力会被加倍。我们再从数学角度进行一下分析:每圈400米,第一部分1600米360秒,每秒4.44米,第二部分1200米360秒,每秒3.33米。如果前两轮你真的完成的非常好,那么恭喜你,你离成功已经很近,因为第三部分你实际上有1200米480秒,每秒2.5米就能完成,差不多只有第一轮的一半。对于已经习惯了4.44和3.33的你,是不是很轻松。
所以,把压力放在前面是符合科学的选择。把我这个结论放在注考计划上是怎么样呢?
前面我说了3轮计划,按计划,我们可以算出自己每周需要看多少页的书,但是请问:“你能保证以后你都能按时完成吗?”如果你觉得难免有意外,那么老妖精建议你,开始的时候努力看书,进度比计划稍快一点(比如计划1周102页,你看个130页),就像长跑一样,开始的力气是最足了,而且精神状态很好,消极情绪还没露出头角(消极情绪最容易在第2轮露出头角,在第3轮爆发)可以跑的比较快。如果你第一轮能比计划时间快个2周1周的,那么恭喜你,你为第二轮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总结:你认为我前面说的先吃酸葡萄,把甜葡萄留给后面的安排有一定道理吗?在持久战中这的确是一个大多数情况下合理的安排。所以在第一、二轮中如果你觉得累,你就得不断的对自己说,我现在累是为了让后面的复习轻松,后面难免遇到工作上意外什么的,要把宽松的时间留给后面,如果一定要累,我宁愿前面累。你不断不断的重复,把希望留给后面,可以让你一路披荆斩棘,保持斗志,不信?你试试,我说的不是经验,我说的是科学。

第三轮的心态

“吃了两轮的酸葡萄,总算可以吃甜葡萄了!”你对自己这么说。但是到了这里,老妖精不得不告诉你,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一定听说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吧,艾宾浩斯用科学的统计告诉我们:你几个月前的努力到现在要大打折扣,你记住的只剩25%左右。什么意思呢,你前面4个月的努力只相当于现在1个月的努力,你现在不努力,你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你想想你原来吃了多少苦,你甘心吗?再复习一年?艾宾浩斯告诉我们,那时我们就只剩10%了,人家是科学家,我们要相信科学,去它的再复习一年,咬一咬牙,就过去了,越到后面,效率越高,越是得抓紧。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沉没成本,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就是投入而没有产出的成本,我们若现在不努力,那么我们之前的努力都将变成沉没成本,越到后面的时间越宝贵,我们越需要更努力,时间过一天就少一天,我们离结束就近一天,我们真的到了马拉松的冲刺阶段了,咬紧牙关,再咬紧牙关,比第一轮、第二轮更努力,因为单位时间的回报率更高,我不妨告诉各位,我在考试前一天和考试第一天的晚上都在图书馆上看书看到图书馆关门。(上海的朋友知道考点边上有个汉庭,很多人都住在那里,在不远处有个小图书馆,我就在那一个人看书,真的只有我一个在看注考),因为我知道这时看的书想忘记都难,这两个晚上我分别把自己历年真题错的知识题和案例题都过了一遍。

总结:前面说了不同轮次的不同心理暗示,有人会说,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行的通吗?我告诉你一定行的通,不要以为你知道了结果就行不通,在马拉松比赛中,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优秀的选手都是心理暗示的高手。在备考过程中你需要不断的克服消极心态,强化积极心态,让注考的困难只存在于知识理解本身,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五、意外的防止
什么是意外呢?可能每个人想到的意外不一样,我那时就想到三点一定要防止的意外:1)考试堵车迟到。于是我在考点边上定了一个酒店。2)忘涂答题卡或没时间涂答题卡,于是我测算了下涂卡时间,大概是5分钟(很仔细的涂),所以需要至少留5分钟涂卡,同时告诫自己涂卡内容一定要核对两遍以上。3)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可以做出的题没时间做。这个问题我在一个贴子上写过,这里不妨再写一下:我总结了一套时间安排,就是第一天我是给水、排水、建水、消防分别做的,即给水单选做完做多选,这样翻书就不需要翻两次了,可以节约时间。然后才是排水、建水和消防(建水中消防和其他分开可以节约时间,因为消防涉及的书多),给水、排水、建水都是45分钟,消防15分钟,剩30分钟检查。即单选题1.5分钟1题,多选题3分钟1题,严格控制时间。一开始做到很难,但多做几套真题就基本能保证了。计算题每题平均6分钟,每道题严格按时间进行,比如第一题花了5分钟,第二题若7分钟还没完整解题思路就果断放弃,做下一题,严格保证已完成题目平均时间6分钟,这样就能有30分钟来检查及完成前面未完成的题目,这样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因为时间问题而把后面会做的题因为没有时间而空着。我个人认为应试的最佳状态就是对于应试者来说出现任何的题(会做的不会做的,计算复杂的计算简单的等)或任何的状况只需按计划机械的处理就行了,就像一台编好程的机器,套用管理学的一句话:用严格的流程设计把意外扼杀在摇篮里。

六、备考历程

其实不想写备考历程,因为觉得这个个性太强,不一定有多少共性可以参考,怕引起误导,毕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已深深扎入我的脑海里,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考才是我做想传达的,但思来想去,还是写上这一部分吧,就当是一个备考案例分析好了,大家仅做借鉴。07年毕业,毕业第一年同学们都在讨论注考,说谁谁谁基础过了什么的,我当时觉得专业课又还不能考,也都没太关心这些事情,觉得离我很远。后来辗转换了单位,工作不忙,但也没太多去关注这些东西。2011年同学群里开始大肆讨论注考了,我想想,在这行业做,迟早还是要考的,早点考也没什么坏处,于是赶紧把基础课报上了,那时还有两天报名就结束。然后就是复习,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专注于最基本的复习资料,还有我觉得一件事如果花精力做了,就努力做的最好,否则如若仅仅因为差一点而前功尽弃是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复习基础课,我看的是秘书处的那本公共基础课教材和冯翠敏的那本专业基础课,然后是网上下的一些历年真题,那时就是周末去图书馆看书,我瞄了下,图书馆考注考各个专业的人还是有些的,但大多是考金融和财务类证的,中国的考证大军主力啊。图书馆9点开门,我一般准时在门口等着它开门,直到晚上8点关门,中间随便找个地吃饭,周末两天皆如此。本来计划3个月时间看完书本,所以做了下时间安排,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公司派我到外地出差,而且时间还很长,在那一呆就是一个月,平时还挺忙,看书时间很少。到考试了,我线性代数和概率基本没看,高数也没看完(数学我放在最后才看,当时主要考虑数学较难),其他都过了一遍,题没做多少,匆忙上考场,不过还好2011年题目简单,最后168分过了。这也给了我一个警惕,专业考试备考可不能不考虑到这些意外。2012年1月开始准备收集资料,看到论坛上说需要那么多资料,我都买了,但没有直接就开始看,而是做了一番考察比较,考察比较的参考是借了一同学的真题集,这个比较过程我前面说过,不详述了,所以我正式看书应该是在2月初,备考时间为7个月零15天,我把15天当做机动时间,用以防止意外,复习计划就是前面的3:2:2制,我当时算了下,我上班约需要1小时50分钟,下班需要1小时50分钟,我地铁里都看电子版,那么我可以看约2小时书(1小时40分钟走路及其他损耗看不了书),回到家19点30分,吃完饭收拾完20点30分到21点30分(有时需要干家务,就会晚点),看到11点30分,可以看2~3个小时,上班可能可以忙里偷闲1个小时,那么我每天有约4~6个小时时间看书。周末加班我要尽量避免,所以平时工作要努力,少聊天。还好我工作主要是做一些可研、预可研以及更前期的一些基础性东西。主要是写一些报告和PPT、画些图、做些试验收集点数据什么的,用以开会交流、内部交流等等,总体来说比较务虚,自己可控性较大,所以那时我工作不是很认真,很多都是重复性的内容,这个会用完,就用在那个会,但看书我一刻也没松懈,因为每天的任务都是具体的,有时遇到难点内容,进度较慢,周末就得恶补,周末图书馆9点开门,我一般都是8点到,然后在旁边的公园先看1小时书,主要是看规范。有人问我怎么能那么坚持,其实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做了具体的安排,未来7个月每天干什么我都心里有数,我知道我若不努力就会挤压后面的时间,而考基础课的经验告诉我,后面难免有意外,所以我每天都需要努力的完成任务。第一轮我提前2周完成了任务,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单位招了个浙大的博士和我一起工作,她刚参加工作,对什么都好奇,都想自己做做试试,而且基本功扎实,那我也就省事多了,动动嘴皮就好,文案的事都交给她了,我一下腾出了较多时间,工作每天可以多看一会儿书。那时我也不清楚自己复习的状况怎么样,因为不像在学校里学习,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什么的,也就能有比较。当时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在一条隧道里走,黑咕隆咚的,也不知道出口在哪里。因为担心理解不够深,就开始琢磨一些非常小的细节,比如排水规范里有个公式为什么是凯氏氮而不是总氮啊等等一些内容,那时规范我还是看的蛮熟了,于是搜罗了一些自己搞不懂的问题,跑到上海市政院问了几个工作上常交流的老专家,他们好奇的问我“你怎么又研究点源了,你最近不是在搞面源污染吗?”我说我在准备注考,所以就要仔细推敲规范了,一位老专家对我说:“你这样看书,想不过都难。”他这一句话就像冬天里的阳光,一下把我的脑中不确定的阴霾扫除了,那条黑黑的隧道,我也感觉不那么黑了。我想我不一定有他说的复习的那么好,但至少算是复习的差不多的。应该说第二轮复习是我时间较充裕的一段时间,但我从没因此松懈过一天,周末图书馆常一呆就一天,打扫卫生的阿姨都认识我了,有次开玩笑对我说:“你怎么每天都那么忙,每天关门时间都要拖拉个几分钟。”第二轮我把那些我自己标定的非重点教材也都看了1到2遍,不过说实话真的用处不大,或说完全没有用处也不过分。因为到第3轮时不看,那时看的都忘记了,而第3轮根本没时间看,这不是说延长备考时间可以解决的事,因为遗忘的规律我们作为普通人难以抵抗,当然记忆力好的人除外。我认为越到后面需要越努力,因为能记住的东西越多,这往往比延长战线价值更高,千万不能在最后松懈,否则将可能前功尽弃。第2轮我也提前两周完成了任务。第3轮主要是对历年真题的练习,我是隔天一套题,都是晚上严格按照3小时计算,第二天研究琢磨、总结、改进,把总结的东西写在该套卷子封面处,主要包括知识点的总结,考试时间安排的总结,掉坑题坑设置方式的总结三点,并把相应容易设坑的知识点用铅笔在相应规范处标出来,以便考试时不会忘记或遗漏(不要把开卷考当闭卷考备考,容易进入误区)。周六一天两套,周日研究、总结、复习。这个过程持续了1个多月。然后24套卷子做完,我就把所有错误题串联复习了一遍,不仅看试题本身,还要看错题涉及知识点的规范和书本等。接着的时间就是把真题选择题答案搽掉,再做一遍,案例题我没搽掉答案,而是蒙住答案再做一遍,因为我想留下当时自己的计算过程,以便以后总结答题过程书写的不足之处。如此反复我真题做了3遍,而错误的题在上下班路上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总之印象较深刻,最后一周,我迅速的把建水的那些规范过了一遍,因为建水坑多,容易犯错,而给水和排水相对需要理解的内容较多,这主要靠平时下功夫。考前一天我把知识题和部分案例题的错题过了一遍,第一天考试晚上我把剩下的案例题错题过了一遍,整个复习就算结束了。当然,复习时我发现工作后记忆力没有读书时好了,可能不仅是记忆力的问题,还有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的打扰,会让人分心,专注力会下降。所以考前我用铅笔用小字在目录上标了一些看目录较不容易区分在哪节的知识点以及有相关联系的知识点(如建规中标高规,高规中标建规),以及较容易掉坑的知识点(尤其建水),这个方式大家不妨试试,当然,开卷考试翻书很重要,大家在平时学习时,尤其真题练习时要注意目录的运用,养成看目录的习惯,平时就把自己不太清楚在哪一节的知识点在目录中标出来,考试时翻书可以节约时间。

七、结语

以上就是老妖精的注考总结了,总算大功告成,本想能把复习知识点总结多写一点,因为我看过很多网上下载的笔记和录音,以及讲义,所实话还真没看到让我满意的,大多是简单的知识浓缩类,即把框架缕一缕,去除些说明的文字就完了,而其实目录就是最大的浓缩,但是仅浓缩显然是不够的,而要把复杂的问题讲的简单,才有价值,但这就需要花很多心思进行推敲了。比如雨水的流量叠加法和面积叠加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和特殊汇水面积的流量计算有什么联系?其实流量叠加法和面积叠加法的第一步都是寻找最大汇水时间(包括管道流行时间),不同的只是第二步:面积叠加法雨强按最大汇水时间算(所有面积对应一个雨强,所以面积可以相加,谓之面积叠加法),流量叠加法雨强按(降雨历时=最大汇水时间-管道流行时间)算(不同区域不同管道流行时间,所以对应雨强不同,流量也不同,流量分别计算后再相加谓之流量叠加)。而在特殊汇水面积雨水设计流量计算中,我们都知道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但是其实必有一种情况就是纯粹的流量叠加法,而另一种情况是面积不完全汇流情况下的流量叠加法(本质还是流量叠加法,只是面积少算一部分),所以只需在前两步的情况下加上部分面积计算这个第三步就大功告成,理解并记住这三步,雨水流量计算题全部迅速搞定,这就是雨水流量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联系。也只有把握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联系,才能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化繁为简,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而只有理解了本质,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样也就能应对考试上考题出现的任何变化。但现在时间实在太忙,所以知识点总结我只能写到这里了。有兴趣大家可以在QQ群里找几个考友自己补充,多人凑成一份,人越多,每人需要完成的部分就越少,这样可以节约大家时间,即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然后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通过QQ、QQ群、邮件或站内信和老妖精交流。

八、经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培训班需不需要以及如何选择?——说实话,这个我真没资格说,因为我考试没报班,所以给不了大家更进一步的意见了,老妖精只能在普遍意义上说说自己的想法:
1)培训班的作用与选择:培训班的根本作用在于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报培训班是一种,所以你若觉得自己效率可以,时间充足,就无须报班,若觉得有待提高,而又暂时没有别的办法,那可以考虑,至于选哪家?大家可以自己试听考察,老妖精只借这个机会说说自己心中优秀老师的判断标准,算是参考。
2)优秀的老师:大家都读那么多年书,每个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优秀的老师,在老妖精心中,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3个基本点以及1个至高点
3个基本点:1)理解力;2)概括力;3)表达力;
1)理解力是基础,只有正确的理解知识的内涵,才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格;2)概括力,书本已经能够将知识较很准确的传达给我们,但有时我们觉得还不够,为什么?因为有时觉得知识过于凌乱,点太多,找不到线,所以需要有媒介高度概括以传达给我们,老师和教辅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媒介,能把知识概括到什么程度,是衡量老师水平的一个指标;3)表达力,一个老师有了理解力和概括力还不够,因为那还是老师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所以还需要表达力,老师只有将他理解的知识高度概括出来并用简单易懂而又富有逻辑的方式表达给我们,才算是完成了他传道授业的任务。一个老师如果具备以上3点,那么他就可以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如果有些天赋,又比较勤奋,那么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但在老妖精心中还很难达到顶尖,因为还差一个制高点:热爱。在那些优秀者中(不仅是老师这个行业),决定他们职业高度的往往不是你一出生天赋有多高,而是你有多坚强的一次又一次克服自己的心理底线去承受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从而不断地自我超越,脱颖而出。老妖精以为在这个世上有两种力量可以让你做到这点,一种力量是坚韧,比如日本是个坚韧的民族,他们很多事情都能做的顶尖(抛开民族情绪上说,老妖精坚持钓鱼岛是中国的,小日本是该被打倒的); 还一种力量是热爱,我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无需那么压抑,我们靠热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步一步克服困难,我们愿意流汗,愿意流泪甚至流血,但前提是自己所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我们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最想追求的东西,很多人称这东西为梦想,美国一直强调这种精神,两种力量中,老妖精崇尚热爱。
以上就是老妖精对优秀老师的一些看法了,这个问题告一段落;


第二个问题:没有设计经验能否通过注考,说实话我不认为实际设计经验在注考中价值很大,考试考实际设计能力显然是专家想做到的,但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所以设计经验不是通过注考的必要条件,大家不需多虑。

回答完这两个问题,这篇长文总算是结束了,希望能对未来考试的水友们有一点帮助,最后,谢谢大家花费宝贵的时间把这篇长文看完, 2012年成绩已经大部分揭晓,2013新的战火即将拉响,老妖精在这里预祝大家2013年一举夺魁。当然作为版主,也呼吁大家未来能够更多的在土木在线这个平台上踊跃提问,积极发帖,参与讨论,老妖精和各位版主也将努力在论坛解决您注考遇到的各种问题,请相信,您的每一次参与都将是土木在线做的更加完美的动力。


[ 本帖最后由 woxiangxiao1985 于 2013-1-10 13:48 编辑 ]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55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eibo_1444139925392
    鍙楃泭鍖祬锛岃阿璋㈡ゼ涓
    2015-10-06 21:59: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苍天飞龙
    苍天飞龙 板凳
    一直以老妖精的励志篇为榜样,非常感谢,在学习迷茫的时候看一看,会很有动力
    2014-09-24 22:58: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

返回版块

42.93 万条内容 · 72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134,78,胜利了!第四个注册证!

终于等来了这一天,134,78,胜利了!第四个注册证!最忙的一个夏天,天天加班,折算出了950多张图,每晚复习到关门。。。。。。感谢所有支持、帮助、包容我的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