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4-08-20 23:26:20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1.荷载效应
①.风荷载计算
新规范中,基本风压,建筑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脉动增大系数,脉动影响系数都有所改变,有增大的情况,也有减小的情况。所以,按新规范计算的风压标准值有可能比老规范大,也有可能比老规范小。对某一规则的12层框架结构,分别按新旧规范计算风荷载设计值,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A,B,C的三种情况下,各种结构类型的风荷载设计值都有所增加,增幅在7~35%之间,而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D时,风荷载设计值比89规范的C类减小了11~19%
②.地震作用计算
新规范变化的内容:
1)改变了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增加了7.5度和8.5度地区的建筑。
2)把直接影响建筑设计特征周期Tg的设计近、远震该为设计地震分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作用。
3)设计反应谱范围由原来的3s延伸到6s,分直线上升段,平台段,指数下降段和倾斜下降段。
4)对质量、刚度、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规定应采用考虑扭转藕连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5)规定了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6)规定高层建筑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7)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作用应按规范的公式计算,并宜乘以1.5的放大系数,相当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3.4%;长悬臂和其他大跨度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8.5度、9度时分别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15%、20%。在实际工程中,有些高位转换的复杂结构,即使在7度抗震设计时,也要求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综上因素,程序中允许在任何抗震设计烈度情况下都可以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
为充分体现新规范的有关地震作用的计算要求,软件中有关地震作用计算部分已按上述全面调整,对于某一规则的8层框架结构,二类场地土,分别按新旧规范计算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比较发现,新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比89规范大10%以上。
③地震作用调整
规范规定的地震作用调整:
1)抗震计算时,结构任一楼层水平地震作用的剪重比不应小于规范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放大系数。程序在输出文件WZQ.OUT中已考虑了这条要求。
2)0.2Q0的调整。对于侧向刚度竖向分布不均匀的框—剪结构,调整时应予特别注意,程序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一些判断措施:(1)对裙房和裙房以上部分分别进行调整(2)若计算出的0.2Q0调整系数大于Adj_max,则取为Adj_max(设计人员可干预修改),以避免不合理的调整。
3)新规范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藕连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其地震作用应乘以放大系数。一般情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宜按不小于1.3采用。软件未执行这一条规定,建议对规则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也要考虑扭转藕连的影响,也可参考新规范的要求,考虑偶然偏心,或自行调整。
4)新抗震规范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新“高规”规定,楼层侧向刚度小于上一层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平均值的80%,该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因层刚度计算方法存在问题,难以由程序自动判断哪些楼层是薄弱层,为实现这条规定,程序为每一楼层都提供了一个地震力增大系数,设计人员可以决定哪些楼层的地震剪力应增大。
5)新“抗规”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当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数;新“高规”规定,转换梁在特一级和一、二级抗震时,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别放大1.8、1.5、1.25倍。程序按“高规”执行,自动进行放大。
6)新“高规”规定,框支柱数目不多于10根时,当框支层为1~2层时各层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基底剪力的2%,当框支层为三层及三层以上时,各层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基底剪力的3%,框支柱数目多于10根时,当框支层为1~2层时每层框支柱所承受的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的20%,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每层框支柱所承受的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的30%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梁的剪力、弯矩,框支柱的轴力可不调整。这条规定,程序自动实现。
2.效应组合与设计内力调整
新荷载规范修改了荷载效应的组合原则,增加了永久效应控制的组合。各荷载作为独立的随机过程,可能的荷载组合很多。为了简化计算,软件对荷载组合作了适当简化,去掉了不必要的次要组合。(其他内容为新规范规定的调整系数,此处略)
3.结构整体性能控制计算
3.1位移控制
新“高规”规定,高层建筑的楼层竖向构件最大水平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竖向构件上述
全部回复(1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