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2-05-10 13:02:10
来自:施工技术/园林景观施工
[复制转发]
在百度中下载的,认为有参考价值。
室外管线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管线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管线及各构筑物的布置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构筑物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
一般情况下,居住小区的室外管线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中水管、热力管、燃气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有线电视电缆、路灯电缆、消防信号线等智能化管线,还有检查井、排洪沟、化粪池等构筑物。给水管又分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且生活和消防给水又分市政直接给水管及二次加压供水管;消防给水又分消火栓给水及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管线;电力管一般分高、低压两种,高压电缆(10 kV) 是从市政管网到开闭所,及开闭所到变配电室之间的管线;低压电缆(380 V) 是从变配电室引出的至各用户之间的管线。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根据管线的种类、道路的宽度、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等要素,按照管线的布置原则,合理有效地把所需要的各种管线各就各位。
1 布置原则
1.1室外主要管线布置原则
(1)由于居住小区的用地所限,雨水管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中心线上。雨水管管径往往比较大,一般为DN300 ~ 600 , 小区内主干道上管径可达DN800 甚至更大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可远离其他管线,有利于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此外道路两侧雨水口较多,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有利于道路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
(2)电力电缆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侧道路人行道上。因电力电缆混凝土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
(3) 电信电缆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另侧的道路人行道上,因电信电缆混凝土井盖较大,不宜放在车行道下。此外,将电信电缆放在电力电缆的道路对侧,可避免电磁波干扰。
(4) 燃气管一般与电信电缆布置在道路的同一侧。因另侧有电力管, 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 —2006) ,燃气管与电力管的净距由原0.5 m 增加到1 m ;同时,将燃气管与电力管分放在道路两侧是安全的。燃气管应布置在人行道或慢车道下,避免因燃气泄漏与汽车产生的火花接触引起灾害。应强调的是,燃气管与其他管线、构筑物的净距均为强制性条文,在设计中应引起重视。
(5) 给水管一般与燃气管放在同一侧道路人行道上。
(6) 污水管从卫生角度考虑,应与给水管分设在道路两侧。一般, 污水管管径化粪池前的为DN200 ,化粪池后的为DN300 。
(7) 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②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埋深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 kV 电力电缆、大于10 kV 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8) 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①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②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③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④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9) 地下管线之间水平与垂直净距见表1 、表2。
表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单位:m)
给
水
管 雨
水
管 污
水
管 煤
气
管 电
力
电
缆 电
讯
电
缆
电
讯
导
管 建
筑
物 热
力
管
给水管
雨水管
污水管
煤气管
电力电缆
电讯电缆
电讯导管
建筑物
热力管 1.5
1.5
1.0
0.5
0.5
1.0
3.0
1.0 1.5
1.0
1.0
1.0
0.5
0.5
1,5
3.0
1.0 1.5
1.0
1.0
0.5
0.5
1.0
3.0
1.0 1.0
1.0
1.0
1.0
0.6
1.0
3.0
1.0 0.5
0.5
0.5
1.0
0.25
0.6
1.0
0.6
2.0 0.5
0.5
1.0
0.6
0.6
0.1
1.0
0.6
1.0 1.0
1.5
1.0
1.0
1.0
1.0
1.5
1.0 3.0
3.0
3.0
3.0
0.6
0.6
1.5
3.0 1.0
1.0
1.0
1.0
2.0
1.0
1.0
3.0
附表二: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
给
水
管 雨
水
管 污
水
管 煤
气
管 电
力
电
缆 电
讯
电
缆 电
讯
导
管 热
力
管
给水管
雨水管
污水管
煤气管
电力电缆
电讯电缆
电讯导管
热力管 0.10
0.10
0.15
0.10
0.20
0.20
0.10
0.10 0.10
0.10
0.15
0.10
0.20
0.20
0.10
0.10 0.10
0.15
0.15
0.10
0.50
0.20
0.10
0.10 0.10
0.10
0.15
0.10
0.20
0.20
0.10
0.10 0.20
0.20
0.50
0.20
0.50
0.15
0.15
0.20 0.20
0.20
0.50
0.20
0.20
0.20
0.10
0.20 0.10
0.10
0.15
0.10
0.15
0.15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20
0.20
0.10
注:(1)排水管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其净距不小于2.5米,如埋深深于建筑物基础时,其净距不小于3.0米;
(2)并列敷设电力缆互相间间距不小于下列值:10及10千伏以上的电缆与其他任何电压电缆之间一0.25米;10千伏以下的电缆之间一0.1米控制电缆之间一0.05米非同一机构电缆之间>0.5米
(3)与现况大树距离应不小于2.0米;
(4)表内所列数据,系按照一般所有各种管线统一安排时的位置及其彼此间距,不能作为某一种管线的安排位置,也不能作为具体城市道路断面下安排的管道位置;
(5)在各种道路宽度,步道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应根据规划永久断面考虑地下管道的安排,本表不适用作为这种安排的依据。
一般而言,电力、电信、给水、燃气等管线列入压力管道,可自由调整标高,因此压力管道尽量从覆土层的上部走,在管道交叉处标高排布可局部降低或提高,电力、电信等管线可以在标高调整的地方加设手孔井。如因标高变化而引起管线埋深不足时,可采用加设钢管防护。雨水和污水管道基本属于重力流管道,有沿排水方向找坡的要求,同时要满足与市政管线接口的标高问题,因此在设计中要优先考虑重力流管道的管位、走向、埋深等要求。以上这些只是室外管线综合的一般设计原则,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根据市政管线条件、场地标高、道路坡向和宽度、建筑物间距、需要埋设的管线种类、根数、管径的大小、埋深等各方面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尽量沿道路的中心线均匀展开,对称布置管线,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
1.2室外主要构筑物布置原则
1.2.1雨水口
小区的雨水口一般设置在交叉路口、路侧边沟以及绿地的低洼地带,道路雨水口的间距通常为25~30 m ,双向坡路面应在道路两侧设置,单向坡路面应在路面低点一侧设置,雨水口的型式和数量,通常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径流量和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确定。雨水口的布置要注意道路的找坡方向,应布置在各找坡段的最低处。雨水口不宜设在建筑物门口、楼梯踏步的正下方等影响使用的地方,建筑总平面图宜示出雨水口的位置。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道路室外工程施工中,土建和水电的施工单位不同,经常会出现雨水口设置位置不当,找坡方向有误,雨水口漏设等现象,特别是由于景观工程一般都滞后设计,绿地的低洼地带雨水口经常漏设或者设置的位置不合理,造成积水。这就要求水电设计要与建筑总平面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及施工单位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协调,更改图纸,才能有效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
1.2.2化粪池
小区化粪池一般应设于室外,不应设于室内。多设于建筑物背向大街一侧靠近卫生间的地方,并应尽量隐蔽,不宜设于人经常活动之处。化粪池外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 m ,并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池外壁距室外给水构筑物外壁不小于30 m ,距用地红线不小于1 m。化粪池宜设置在接户管的下游端、便于机动车清掏的位置。化粪池应根据每日排水量、地形、交通、污泥清掏和市政排水的接管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散或集中设置。当受条件限制化粪池设置于建筑物内时,必须采取通气、防臭、防爆等措施。建筑总图应表示出化粪池的位置,结构专业应校核该位置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化粪池的荷载要求,如不满足,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改变设置地点。
2 室外管线综合设计常见问题
2.1电力管线的管位问题
小区管线综合设计中最容易引起疏忽的是电力管线的管位问题,小区内的高压电缆一般为2~3 根Φ100~150的钢管,而从变配电室出来的管线就更多了,经常是十几二十根Φ100的管分2~3 层并排出线,所占用的地下空间既宽又深,所以变配电室的设置位置要考虑有足够的空间来敷设进出管线,一般要设于小区比较空旷、周边管线比较少的地方,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分开、均匀设置,以减少出线电缆的根数。所考虑的管位间距要留足,特别是电力管线的电缆井都很大,电缆井尺寸最小的也为2740 mm ×1940 mm ,如果还按通常管中间距1 m 设计,电缆井根本无法安装,所以设计时要让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先提出管线的走向,所需的管线大小、数量予以综合考虑,留出相应的管位,如果暂时没有相关资料,应尽量把电力管线的位置安排在最边上,周围留有扩展的余地,才不会碰到现场安装不下,又没有管位可调的尴尬。
2.2地下室顶板的管线敷设及覆土深度的问题
现在很多居住小区经常建有大型地下室,如果上部管线的连接管敷设在地下室内,会影响地下室净高,特别是人防地下室要求与人防无关的管线不能穿越,造成很多管线要走在地下室顶板上,这就牵涉到地下室顶板覆土深度的问题。雨水管通常敷设在车行道下,而且管径较大,埋设深度要1 m 以上才能满足要求,再加上排水坡度,埋设深度就更深了,这就造成地下室顶板的荷载很大。所以重力流管线尽量不要放在地下室范围内,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式: ①结构板及重力流管线均跟随建筑找坡方向找坡,一般情况下,建筑路面的坡度会大于管线的坡度,这样整个室外覆土深度按照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要求即可; ②尽量不设雨水管道,改用雨水沟排水,这样地下室顶板的覆土深度就可以根据排水管的埋设深度来确定,即0.8~1.2 m ,该深度可满足表2中其他管线的埋深要求;如无重力流管线,地下室顶板的覆土深度一般就可定为0.7 m.这里所指的覆土深度均为管顶外壁至地面的高度,工程中所说的覆土深度还要加上管线的管径及建筑面层。需要提醒的是雨水沟的尺寸(包括建筑物四周的明沟或暗沟) ,应由给排水专业计算确定,以避免下雨时排水不及。雨水沟盖板的几种常见做法有:盖板上设圆孔排水;盖板间设条形缝排水;用格栅盖板,上面敷设鹅卵石间接排水等,这些盖板的开孔尺寸需经过计算确定。
2.3地下室顶板覆土层的排水问题
由于覆土层的渗透作用,下雨时有一部分雨水会渗透在覆土层里,这部分水如果滞留在覆土层内,一方面会增加荷重,另一方面会造成植物烂根死亡。如果地下室上面的建筑是平行布置,两边无遮挡,可以利用地下室顶板找坡,让这部分积水自流到地下室外的土壤内;如果地下室上面的建筑是围合布置,那这部分积水就无法自行排出,解决的方法是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柔性透水管,以排除渗透在覆土里的水。具体做法是根据地下室顶板建筑找坡方向,在其低点设置柔性透水管,再排至地下室外的雨水管网;如果地下室顶板范围较大,建筑找坡困难时,建议由结构专业配合,地下室顶板设计结构找坡。
3 各专业间所需互提资料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1建筑专业
(1) 提资内容。建筑总平面图,其中应包含以下内容:建筑用地面积、占地面积、绿地率;住宅总户数,商业、办公面积,最高建筑总高度,最大建筑总体积(多层建筑) ;地下室范围线及结构顶板标高,总平竖向标高,小区道路剖面及找坡方向,周边的市政道路等。
(2) 注意事项。地下室外墙、建筑外墙应退红线至少4 m ,建筑总平面中外墙退红线的距离除满足其他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室外管线和设施布置所需的最小空间;室外化粪池与用地红线的距离不小于1 m。地下室覆土至少0. 8 m(无重力管) 或1~1. 5 m(有重力管) 。主要的构筑物雨水口、化粪池(14 m ×4 m) 在建筑总平面图中应表示出来。建筑、水、结构专业应互相配合对地下室顶板上方(室外部分) 场地雨水及渗水进行设计,地下室范围内屋面雨水宜采用雨水明沟或暗沟排水。
3.2结构专业
结构专业除上面所提的配合内容外,主要是对室外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核算,如不满足,应有加固措施,特别是软性地基更要加以处理,以免管道不均匀沉降引起爆管。
3.3电气专业
电气专业应提出各种电气管线的走向,所需的管线大小、数量以供管线综合设计,还需提出用电量,有线电视、电话的容量。
3.4景观专业
小区室外管线及检查井等的布置与景观设计密切相关,建议施工图设计应在与景观设计配合好后进行,特别是检查井、阀门井、雨水口等的位置及尺寸。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7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