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地图片 \ 中国古代水力机械

中国古代水力机械

发布于:2010-10-20 13:16:20 来自:施工技术/工地图片 [复制转发]
1.输水机械
对农业生产来说,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在农业生产中,中国古人发明了桔槔、辘轳、翻车、筒车、戽斗、刮车等提水工具,以帮助农业灌溉,其中有些工具在今天一些偏僻乡村仍然在继续使用。
  桔槔是利用杠杆原理的人力提水机械,横杆的一端系提水桶,用手操纵横杆另一端的升降以取水。辘轳是利用轮轴原理的起重机具,多用于汲取井水。翻车是用木板做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宽度相称的刮水板(或木斗),刮水板之间由铰关依次连接,首尾衔接成环状。木槽上下两端各有一带齿木轴。转动上轴,则带动刮水板循环运转,同时将板间的水体自下而上带出。戽斗是两边各系有两根绳的小桶,两人同时操作,可以提水至高处的田地。刮车则是一个转轮,轮直径约5尺,轮上幅条宽约6寸,用人力摇动转轮,将水刮上。

1.jpg 2.jpg 3.jpg
2.水能机械
在利用人力获取水的同时,中国古人也注意到了水中所蕴含的能量,并因此创造出水碓、水排和水磨等机械工具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水碓,它除加工粮食外,还有捶纸浆、碎矿石等多种用途。水碓的传动方式是由水流冲动立式水轮,轮轴上的短横木拨动碓梢,促使碓头一起一落进行舂捣。水排是一种水力驱动的冶炼鼓风机,它由水轮带动连杆以推动鼓风。水排在东汉初年即已成形,比欧洲类似机械的出现要早1000多年。水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见记载,又称水□。水磨的水力传动部分有卧轮式和立轮式两种,通常由一只立轮或一只卧轮与若干齿轮相接,每只齿轮则对应一只石磨。流水推动立轮或卧轮转动,轮盘再将能量传递至齿轮,从而带动石磨转动。
4.jpg 5.jpg 6.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全部回复(2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aste_water
    waste_water 沙发
    学习了,谢谢!
    2013-08-27 18:56: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wm19942
    pwm19942 板凳

    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啊
    2013-07-08 08:36: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地图片

返回版块

50.19 万条内容 · 3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灵渠

灵渠位于今天广西桂林兴安县境内,是2200年前我国秦代修建的一条古老运河。灵渠开凿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它的出现沟通了湘江(长江支流)与漓江(珠江支流),从而将长江和珠江这两大南方水系联系在一起。灵渠的修建在当时是为了给秦军平定岭南提供后勤保障,但很快它就成为古代湖广连接岭南的重要水上枢纽,为促进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灵渠工程分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五个部分。铧嘴筑于大小天平之前,形似铧犁,其目的是使湘水“三七分派”,即三分来水由南渠进入漓江,七分来水由北渠注入湘江。大小天平呈人字形,为拦河滚水坝。大天平长344米,小天平长130米,坝高2~2.4米,宽17~23米。大小天平的建造目的是使汛期洪水能从坝面流入湘江故道,而平时则保持约1.5米的渠水深度。南北二渠是沟通湘江和漓江的通道,全长36.4千米,平均宽度10米,水深约1.5米。泄水天平分别位于南北二渠上,为大小天平的补充,用于大汛时的二次泄洪。南北渠道上还修建多个陡门。所谓陡门,就是古代的船闸,通过陡门的开启与封闭,调节水位,保证南来北往船只的通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