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公摊面积怎么算

公摊面积怎么算

发布于:2009-12-10 10:30:10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公摊系数
开放分类: 建筑、房屋、系数、公摊、分摊
公摊系数是一栋建筑的总公摊面积与总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公摊系数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针对单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摊系数都一样的,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摊系数。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柱)面积+阳台面积 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 1、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 2、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 3、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然后,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就能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分用建筑面积。即:每一户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特别提示: 其他购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经营性用房,需要进行分摊的,应在销(预)售合同中写明房屋名称、需分摊的总建筑面积。 售房单位在预售商品房前,应向商品房预售管理部门提交预售商品房的面积测量报告。预售商品房设计方案变更涉及预售房屋面积的,应重新提交面积测量报告。 售房单位在销(预)售商品房时,在销(预)售合同(含补充协议)中应明确商品房销售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及公用建筑部位。 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售房单位申请对已竣工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计算,因分摊的部分公用建筑或参加分摊的其他商品房尚未竣工,需要以规划批准的建筑面积为依据的,要经国家房管部门同意,并需书面承诺:先按预售合同的约定,用先行计算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购房人结算房价。在建筑项目全部竣工后,与测绘部门最终实测的结果相比,面积增加的,应维持已结算的房价不变;面积减少的,售房单位应按实际售价退款。 商品房如按整层或整楼门销售,其销售面积包括本层或本楼门公用建筑面积的,不参加其他楼层(楼门)相同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其公用建筑面积亦不被其他楼层或楼门分摊。 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全楼公用建筑空间(包括整层、整幢楼门销售面积中含有的公用建筑面积)原始设计的使用功能。

全部回复(1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hanximingtai
    shanximingtai 沙发
    学习了 :victory:
    2010-11-11 23:52: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ichuangui
    lichuangui 板凳
    算套内使用面积的时候还要加阳台?
    2010-11-10 16:23: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房产测量规范>的若干规定

的若干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房产测量规范》若干规定 为贯彻执行《房产测量规范》(国标 GB/T17986-2000,以下简称《规范》),加强房产测绘管理,规范房产测绘行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房产测绘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依据建设部《关于认真贯彻 ,加强房产测绘管理的通知》 (建住房[2000]166号)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凡是在2000年8月1日后竣工的新建房屋的建筑面积测量按《规范》执行;在2000年 8月1日以前竣工的,并已领取《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又进行了预测的新建房屋,可执行原测绘时的测量标准。 二、对《规范》实施前已测绘认定的房屋建筑面积,无论是办理产权初始登记(或总登记),还是因房屋析产、买卖、交换、继承、划拨、合并、裁决等导致其权属发生转移、变更,以及对房屋产权面积有异议要求复核的,按原测绘标准执行。 三、房屋产别、建筑结构、建成年份八位数房产要素代码注记,在2000年8月1日后进行产权初始登记和尚未进行总登记的(包括房改房),以及已取得房产权证后以发生权属转移、变更等按《规范》执行,但房产权证进行验换证的,按原规定执行。 四、共有共用面积的内容、计算方法、分摊方法,原则上都要按《规范》第1单元附录B中B2、B3条款执行,并要结合《规范》发布前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房产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但原计算规定与《规定》相抵触的,以《规范》为准),根据分摊部位的实际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做到公正、合理。但有以下情况的,按本规定办理: l、为多幢房屋、小区服务的设备用房不作为共有建筑面积; 2、功能区复杂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采用B3.2、3.3规定分摊; 3、连接商场各层的自动扶梯,作为一个整体,分摊到商场各层; 4、原设计为整体商场,在销售时分割成通道和若干铺位(间数),通道的建筑面积由所有铺位(间数)按其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5、在商住楼中,下部若干层为非住宅,上部为住宅的商住楼,设计上专为通往上部各层服务的室外或室内楼梯(电梯)的建筑面积,由下部非住宅和上部住宅按层数比例共同分摊。 6、技术层原设计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或批准后又擅自改变层高设计的,一律不计算建筑面积; 已经规划部门批准同意且层高在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技术层,计算建筑面积; 五、房产权面积的确认 1、因施工变更而增加建筑面积的部位,未经原设计部门同意和规划部门批准,仍按原设计面积计算和确认房产权。 2、在旧城改建中作为拆迁户拆迁安置补偿的面积、房改房销售面积及计算租金的建筑面积,未经规定的单位测定的,均不能作为确认产权面积的依据。 3、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工程量,不能作为确认产权面积的依据。 六、房产建筑面积的测量精度要求:《规范》对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决定分为二个等级中误差执行。 l、对新建商品房(含此前未测的)精度采用第二等级中误差, 计算公式为0.02√s+0.00lS。 2、对其它房产精度采用第三等级中误差,计算公式为0.04√S十0.003S。 七、房屋面积测算要求 l、房屋建筑面积测绘采用实地量距法测算,量距应使用经检定的、能够达到相应精度等级的仪器和工具进行。距离以米为单位,量距结果进位按四舍五入(下同),取到0.01米。 2、各类面积测算必须独立测算两次,其较差应在规定的限差以内。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过程保留三位小数,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保留六位小数。 八、关于自然层和房屋层数计算 l、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米(含2.20米)以上的,计算自然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 2、技术层指用作水、电、暧、卫生等设备安装的局部层次,建在自然层内的技术层,不计层数;建在自然层之间的技术层,不计层数;建在自然层之间的技术层,已经规划部门批准,且可利用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2.20米,可计层数。 3、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九、建筑面积计算中几个问题 1、无顶盖或顶盖投影面积小于阳台、挑廊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二分之一的阳台、挑廊,不计算建筑面积。 2、阳台、挑廊顶盖投影面积与阳台、挑廊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不一致的,按少的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阳台的上口水平投影面积小于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按上口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4、上有阳台、具有围护结构的底层平台,视作底层有阳台,按上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与房屋相连的无柱走廊、檐廊、挑廊的顶盖连续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按其顶盖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6、底层无柱廊的上盖设在三层以上,二层阳台顶盖设在四层以上,类似情况,均视为无上盖。 7、利用自动扶梯、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下部的空间建造的房屋,不论层高多少,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8、层内的夹层,当夹层层高和下部剩余层高均在2.20米以上(含2.20米),夹层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当上下其中一部分层高不足2.20米,则夹层不计算建筑面积。 9、利用屋面空间,四周设置围护结构的晒台、露台等,不计算建筑面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