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v 前言篇
我是一名老考生,陪跑了六次,这次终于在第七次补考之年,25+28顺利通过注册考试。查分前的一刹那,紧张、心跳加速、手在颤抖;看到分数的一刹那,有种喜极而泣的感觉,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深呼吸了下,然后第一个给我老婆打了电话,第一时间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多少个慢慢长夜奋笔疾书,多少个美好周末时光选择与卷为舞,多少次失败后的无情打击而选择卷土重来,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颗不起眼的苔花,在就业竞争丛林中只要努力生长,总有自己的天地。我每天积蓄能量,哪一天遇到了阳光,我就要随时努力开出漂亮的花来,也想学牡丹花一样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v 决心篇
我是一名结构工程师,本科是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硕士是结构工程专业(结构加固方向),今年37岁。从2009年研一的时候接触注册考试,当年就过了一注基础,2010年过了二级结构,2012年过了岩土基础,2013年到了一注专业年限就开始征战一注。2013年分数20+22,2014年分数17+23,2015年全职备考却遭停考,2016年分数22+24,2017年一气之下转战岩土(侥幸通过),2018年分数22+22,2019年分数27+18,2020年分数25+15,2021年有点灰心放弃了一年(考一建去了,不幸一建全军覆没),2022年决心再全力冲刺一年,果断报了张老师考试学院培训班,认真备考了10个月,临考前几天却因为疫情停考了,万幸2023年给了补考机会,2023年开年从二月份开始认真复习了4个多月,顺利通过考试!
为什么要选择一注考试?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为什么兜兜转转还是要回来再战一注呢?热爱,热爱,还是热爱。大学志愿,我没有选择家人推荐的会计师、英语、师范类、医生,我很执着地选择土木工程。因为我有一个宏伟的工程师的梦想,期待自己有一天,带着工程帽,手拿蓝图,在塔架下“挥斥方遒”,让自己的设计作品能“顶天立地”,矗立在天地之间。毕业后至今,参加工作已经十二年,主要从事的是结构设计工作(有施工图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设计管理与咨询等),我对每一项设计工作、每一张图纸、每一个节点大样,都慎之又慎,只为了提交最合理、最安全的设计成果。所以从内心里急切更需要一个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力和一份对专业的执着,那就是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执业证书。
所以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拿下这个考试,从内心深处以舍我其谁的磅礴气势,给自己定下目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每当灰心丧气、茫然失落的时候,就用“成功往往就在你想放弃的下一刻”这句话来鼓励自己,用当初的梦想来鞭策自己,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座右铭来提醒自己。决心有多大,成功的喜悦就有多大。
v 考场篇
六月中旬的武汉天气,正是入梅时节,气温也在逐渐上升。湿热与闷热交替,户外活动很难受,身上一会就粘嗒嗒的。考试当天阴云密布,湿度也比较大,加上考前紧张的气氛,烘托得更加压抑。黑压压的考生们在响铃的那一刻蜂拥而上。
进入考场,就看到一个积极的信号!桌子很宽,跟之前任何一次的注册考试都不一样!前面放一排规范,再放卷子,空间依然绰绰有余。心里暗喜好一阵子。座位隔一个坐一个,左右空间也很充裕。就是前后有点点挤。第二个积极的信号就是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兼考友,也是同一个考场,坐在我的前面两排,考前互相一个鼓励的眼神,足以平复彼此考前紧张的情绪。
考前十分钟,我们考生就要求监考老师提前发答题卡和答题纸。因为考试改革,所有答题过程必须写在专门的答题纸上,而每张答题纸又必须写上考生的姓名、工作单位、准考证号。答题卡和答题纸的信息一套写下来,估计十分钟已经过去了。
接着就是发试卷了。拿到试卷,迅速把所有题目浏览了一遍。由于浏览时间很快,也没有深入,其实也看不出来难易程度分布及偏门冷门情况。上午卷我直接从砌体结构入手,做了7道题(1道要计算砌体强刚度集成的,计算量有点大暂时跳过去了),然后转钢结构的,钢结构每年都有新题型,发现这次传统的轴压稳定性、压弯构件稳定性、格构式构件强度、焊缝及高强螺栓的考点都没有考,考了钢管结构、锚栓、梁开洞的补强及计算、隅撑的计算等。我把几道概念题以及钢管的题目做出来了。剩下的都跳过了。然后去做混凝土的部分。混凝土第1题就被四个选项的问法给整蒙了。反正考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考试策略,采用鱼头放弃法,不会的或暂时没有策略的,果断跳过,不拖泥带水。有道题花了五六分钟的,硬是算出来没答案,但是明明解题思路是对的。后来深呼吸,还是果断放下。反正两个半小时过去了,题目全部扫了一遍。那种简单题全部拿下,大概有20个的样子。剩下一个半小时就集中攻克鱼头放弃法中的AB类的题目。然后又做出来了10个,包括第一遍算了五六分钟没有答案的题目,后来检查发现是其中某个参数取值有误。上午最后做了30道题,其他不会的全部填写B,并涂上答题卡。上午我是做完了30道题,大概还有十几分钟的样子,我就开始涂答题卡了。最后的十来分钟,剩下没做的我也放弃了,基本不会或没思路短时间也抢不出来了,索性就把之前做的题目全部重新检查了一遍。还真让我检查出来了一个概念题。
下午的考试,同样是拿到卷子后先浏览了一遍。本来是想从桥梁开始做的(目标是拿下3分简单题),但一看6个题目没有一个是自己很熟悉,能短时间做出来的,就果断全部跳过了,然后从基础部分开始顺着做。前面做了10道题,我算了下时间,居然花了一个半小时,当时就蒙了,觉得不会要崩盘了吧,然后就迅速调整了考试策略,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了!大脑加速!翻阅规范加速!书写加速和简化!概念题全部采用排除法加速答题。由于基础和高层连着好几道概念题,都几乎采用排除作答的,一顿操作下来,等干到25题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时。除开放弃的桥梁6道题,完成剩余高层的题目绰绰有余了。这时心里深呼吸松了一口气,一阵暗喜,终于进度被我给抢回来了,当时真有点田径比赛后来者居上、逆袭的感觉。下午最后完成30道题收官。
考完出来,我心里是踏实的,因为充分、果断并坚决地执行了战前的所有战术(鱼头放弃法、做题顺序、不跟考题杠、果断放弃、排除法答题等),所以所有的考题当中我会做的基本全部拿下,剩下的偏门、冷门、计算量大的,我都基本跳过了。考试最后,上午下午我还分别留出了十五分钟的检查时间。虽然当时觉得60道题还是偏少了的,但是我对自己的准确率还是有信心的。反正那一刻,我已经倾尽了我的洪荒之力,如果上天不眷顾我,我也没有遗憾了。大不了11月再卷土重来一次。
v 策略篇
一注考试应该是非常具有挑战力、具有超高难度的应试。对于广大已经经历过人生大大小小百战经历的考生来说,只要是应试,就一定有应对的策略。成功者有成功者的经验,失败者有失败者的教训,皆可作为新考生的谋略参考和借鉴。我从我多年备考一注的经历,总结如下:
1、时间策略:有全职备考者,时间比较充裕。我曾经2015年的时候也有过,那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压力也很大。不过大部分我想应该是是在职场上的考生。我白天工作时间基本没丁点空闲去摸鱼,由于是部门负责人,又担任数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角色,白天工作基本饱和。而且工位就在院长办公室的眼皮底下,实在腾不出时间来复习注册。白天最多是在上下班各1个小时的通勤时间里,刷下张老师考试学院的知识星球,看下大家提问的问题,然后取长补短。所以晚上20:00~23:00台灯下的书桌,是我的主战场。只要没什么特殊的事情,雷打不动的晚上3小时就是我沉浸式复习注册的专属时刻。周末基本是全天候8小时复习(上午3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 +晚上2个小时),但每个月还是会拿2天周末的时间出来带家人去公园逛一逛,配老婆去看场电影,张弛有度。 我当初给自己定下的时间是一个考试周期内完成1000小时复习时间的目标(因为杨开老师在历年的考试总结课件的曲线图里显示,通过注册考试的考生,大部分时间是在1000小时左右的)。利用杨开老师编制的复习时间表(可以了解整体的复习时间、进度等),我用腾讯文档及时更新和记录每天的复习时间,随时调整复习强度,尽量保证正常的一个时间投入强度。最后考试前(截至2022年11月份)自己统计了下,完成复习时间是800小时,离目标还差一定的距离。影响的因素是:两个孩子5月份轮流发烧咳嗽生病,肺炎住院,几乎跑了一个月的武汉儿童医院,劳心劳力,往往回到家都晚上十点多了。等2023年补考的消息确定之后,2023年2月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备考。从2023年2月到6月,四个多月时间,自己又投入了将近400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相当于参加这次补考的总共复习时间花了大约1200个小时。
2、资料策略:预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考试规范建议全部采用最新发行(印刷)的单行本,最好是正版的(因为更新或散架原因,规范我整体都换了俩茬了);张老师考试学院的一级、二级历年真题解答必备(前后版本我买了四个,历年真题必须做到如数家珍的程度);张老师考试学院的三大本(我似乎更喜欢称为三本通)必备(我是做了2遍了的);张老师考试学院的岩土真题必备(含解析,我做了一遍,对拔高地基基础板块成绩有明显成效);张老师考试学院的1~12套真题盲盒必备(我做了前面6套,效果非常好);张老师考试学院的模拟题,建议做一做(我是买了,但是后面时间来不及没有做,精力和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刷一遍);老朱四大名著必备(很多年前买了一套,全部看了的,对建立理解规范的整体体系非常有帮助);老朱按考试模块编写的历年真题解答,建议买来看一看,有时候发现他与张老师书的解答有不一致的地方,可以比较一下,毕竟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其实最主要的是报一个张老师考试学院的培训班(两位老师的严谨、负责任、专业、格局、创新+知识星球的有问必答+成熟的培训体系),是广大考生提高考试通过率的不二选择、上上之选。
3、视频策略:2022年元旦期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重启一注考试历程。做了决定后第一时间微信上联系了杨开老师,说明了来意之后,果断成为张老师考试学院的一员。由于中间中断了一年没有备考,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切从头再来。学习规范、做真题、做错题等,按班就部动起来。首先我一月份到四月份把所有视频看了一遍。因为决定重新考试后,我把之前的核心规范全部更换了(荷规、混范、抗规、高规、砌规、钢标、地处规、桩规、地规、高钢规),之前的笔记也没有了,看视频,做笔记。上下班路上看视频,不方便做笔记,我就截图,晚上及时整理到规范上去。这中间基本没做题,就是看视频做笔记,加上之前几年复习积累下的基础,我慢慢地又重新建立起了规范体系理解。视频我也不是每一个都听,是选择性地听。针对自己薄弱、模糊的章节听,自己觉得掌握比较的章节,视频可以加快进度,节省自己的时间,把精力花在刀刃上。之后就是做真题的环节了。2022年11月停考之后,我几乎暂停所有的复习了。疫情感染+停考的双层打击下,一下子没有了复习的劲头。后来听说有了补考的机会,在2023年2月初又启动了复习。2月份和3月份、4月中旬,我又重点看了一遍关于抗规、高规范以及钢标高度重合的章节内容(也是考试的高频考点)、钢结构重点章节的视频、基础沉降计算、混凝土加固规范视频、力学专题等,中间穿插着做完了历年真题(我是按照模块集中做的,比如我集中时间做完了2003~2022年的钢结构真题,然后接着做2003~2022年的基础,依次类推,相当于又把三大本通做了一遍,此次是第二遍了)。等刷完重点视频、第二遍三大本后,因中间停了两个月的“手生”现象又回到了“手熟”的状态。
4、做题策略:题海战术是必要的。三大本我前后相当于刷了两遍,历年真题刷了2遍,岩土真题刷了1遍,第1~6套一级真题盲盒刷了1遍(另外的6套我也买了,但是时间来不及做了),其他机构的模拟题我刷了3套(考前1个月做的),张老师考试学院的模拟题我买了,是打算刷一刷的,后面来不及就没做了,建议时间充裕的考生可以做一做,听说对拓展偏门、冷门知识点非常有帮助。借助知识星球APP,我建立了自己个人的结构注册错题本的知识星球,最后我统计了下,上面有将近600多道题目。我参照张老师考试学院知识星球的规则,上传所有错题的做题过程、答案照片,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点评、总结和警示。考前两周,我还完整第将自己的错题全部看了一遍。其实平时利用碎片时间,可以随时手机查阅自己的知识星球上的错题。我前期做题的习惯是按照分类进行练习。这也是得益于我当年复习注册岩土考试的复习经历,我觉得非常有效,值得推荐,希望其他考生可以尝试下。其实就是比如混凝土部分,就集中把历年的混凝土真题全部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去强化训练。三大本也是这个思路。所以我得益于做了两遍三大本,基本功自认为练得比较扎实,所以考试遇到基础考点,我一点都不慌。但是做套题也很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做套题,才可以练习时间的掌握度。中期我就去武汉图书馆,利用集中的白天时间做套题。一级的2011年~2022年真题,我都是利用去图书馆的集中时间去进行强化训练。虽然备考了那么多年,真要达到杨开老师说的7个小时70分以上,还是有难度。一轮套题训练后,我的成绩基本上是7.5个小时72分以上。
5、培育优势科目策略:参加考试考生的类型有很多,有桥梁设计师、幕墙设计师、岩土设计师,还有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等。我一直从事的是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类型的设计。所以自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砌体结构、高层结构(超高层除外)四科是我的强势科目。我曾经做过大半年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但完成钢结构设计项目一双手都能数的过来,接触得相对较少,所以钢结构是相对是自己的薄弱科目。而桥梁更是陌生,历次参加考试基本也是得两三分,的确是我实实在在的弱项,看过张老师的历年真题讲解视频,以及杨开老师的规范讲解,但是做起题目来还是非常吃力。如果各科都能均衡发展,那自然最好。但是考试只要48分就足够了,只要你把握住强势科目,争取相对弱项科目,我想大家得到48分是不难的。这次补考下午做了30道题,得了28分,我想主要是地基基础几乎是全部得分,成为基本盘。上午做了30道题,得了25分,应该是把握住了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大部分题目。钢结构也没有完全放弃,有好几个偏门规范的题目也做出来了,这也得益于平时的专项训练,很好克服了弱项的恐惧心理,敢于对新题、偏冷门规范题目下手,而且还能作对得分。
6、工具策略:科学计算器两个(一用一备),具体款式可见张老师考试学院推荐款式;三菱UM-100中性笔(至少黑色+红色+蓝色,方便规范记笔记,重点突出),书写流利,但是有点小贵;便利贴,用于定位规范的重点章节,方便做题的时候快速定位规范条文具体页码位置,这对此次提升考试的解题速度非常有帮助,强烈推荐使用,款式拼多多上有很多选择,建议买稍微小长条点的、粘的牢固一点的;知识星球APP和腾讯文档,这个谁用谁知道,强烈推荐。
7、培训班策略:培训班只选择对的,不选择贵的。我接触张老师考试学院已经有3年了,报名之前参加过杨开老师几次直播,发现杨开老师是真正认真做培训的,没有任何噱头,直面考生最实际的问题,用数据分析,用一字一句的视频说话,视频的“引经据典”充分体现作为学者的敬畏之心。我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张老师考试学院呢?最终在张老师考试学院的帮助下,第一次正式报班,顺利通过今年的注册考试。
8、组队策略:我的复习时间因为工作、家庭原因,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不能像某些小组一样有非常固定的时间。为了不影响组队成员的整体进度,所以我还是选择“单打独斗”。其实我也不“孤独”,有张老师考试学院在,有知识星球在,有杨开老师的微信在,有一同备考的好同学在,整个备考过程也是很热闹的。不懂的,在知识星球里请教两位老师,和考试群里的考友们一起讨论,在真题讲解视频中寻找答案等。迷茫的时候,偶尔找杨开老师聊下,找老同学聊下。但是如果是新考生,我还是强烈建议找几个志同道合、复习时间安排相近、能查漏补缺的最好,组成复习小组。组成小组的最大好处是相互鼓励、监督、扶持、取长补短。我2017年考注册岩土的时候,就组成了华山论剑小组,最后群里的12个人通过了10个,岩土案例最高分是96分(一个叫三哥的人)。
v 总结篇(考试注意100条)
一、共性10条
1.不要杠,不要轴,学放弃,有舍得,先易后难为上策。
2.题干阅读要仔细(快速锁定关键字眼),求解目标要精准定位(避免多走弯路),提示绝不能忽略(帮助确定考点)。
3.计算+构造,包络设计理念不能忘。看清题干问的啥。构造要求前后翻,复核不能漏。
4.规范条文要看清(前后要看完整),关键字眼要敏感。参数取值有区间,复核不能忘。
5.受力分析很重要,力学结果定成败。选好公式仔细算,参数取值要谨慎(关键参数取值节奏要放缓),结果莫忘是否考虑加构造。计算公式抄写,磨刀不误柴功。
6.各科系数多,强度折减系数、面积折减系数、各种稳定系数、有效长度系数、内力放大调整系数、截面塑性发展系数等,牢记在心中,做完分析答案项,有无漏掉系数可能。
7.抗震和非抗震两种工况要比较,组合系数不一样。区分抗力和内力,重要性系数和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要用对。
8.看清题目内力是标准值、组合值还是设计值,用于计算至关重要。
9.选择题优先选用排除法,高效答题快准狠。
10.关键计算步骤一定算两遍,避免低级错误失分。
二、《混凝土科目提示13条》
1、要有包络的概念。求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要考虑平面内、平面外两种工况;求构件内力,要考虑不同荷载工况(比如左凤、或右凤两种工况;持久工况或地震工况;水平地震作用控制或者竖向地震作用工况等);计算结果与构造要求,两者取包络。
2、求构件正截面或者斜截面承载力(或根据承载力求配筋)或者裂缝,首先要正确判断该构件的实际受力状态,是受弯、偏心受压、偏心受拉、轴拉、弯剪扭、还是剪扭?特别是容易把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误判断为普通受弯构件。
3、求解吊车梁跨内绝对最大弯矩时,注意先判断该吊车梁可以摆放几台吊车,然后注意套用公式时各参数的正确取值;还要注意吊车荷载分项系数(1.4)、组合值系数(硬钩及A8软钩0.95,其他0.7)、吊车动力系数(只针对竖向荷载)、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对吊车梁计算时不考虑该折减系数);注意吊车竖向和横向荷载应视为一种荷载效应,可以直接相加(朱炳寅观点);注意吊车纵向水平荷载计算要考虑刹车轮个数,通常,每侧车轮中有一半为刹车轮。
4、受力分析巧用截面法、对称性;链杆只受轴力;非铰接杆件的任何截面存在弯矩、剪力和轴力;连续梁求解内力,先从静定结构开始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对于T型截面翼缘的抗扭箍筋,箍筋配筋率按照计算,式中b取为翼缘的厚度。抗扭箍筋除需要满足受力计算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构造要求。
6、《混规》8.3.2条,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构件,不考虑纵筋实配面积与计算面积的比值的因素调整。
7、关于框架柱剪跨比的计算:(1)题目有提示就按照提示公式作答;(2)剪跨比理论计算公式与简化简化公式区别:首先简化公式应用前提是柱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并且简化公式是一个偏安全的做法,总有成立;(3)如果提示中说“上述弯矩同方向”,那说明柱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了。
8、底层柱根加密区长度赢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柱根是从基础顶面开始算的,基础顶面到刚性地面这一段距离要考虑)。
9、注意框架柱轴压比、体积配箍率、轴压力设计值联合逆向考察。由题目已知条件求解的体积配箍率,反推配箍率特征值,再由规范反推求出对应的轴压比,此轴压比再与规范查出的轴压比限值比较,取两者较小值,再反推计算能承受的柱轴压力设计值。
10、关于内力计算,要看清题干中给的是标准值、还是设计值,是否考虑了各种内力调整系数?不要多乘、不要漏乘。
11、审图题,要看清问的是什么?是违反一般规定几处(同一条是否算为一处)?还是违反强条基础(同一条是否算为一处)?不要重复。
12、《混规》9.2.5条,受扭纵筋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外,其余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纵筋应按照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沿截面周边布置受扭纵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短边长度。
13、最小配筋率要复核(题干给出提示不用复核最小配筋率除外)。
三、《钢结构科目提示24条》
1、《荷规》和《钢标》均有吊车横向水平荷载规定,但有区别。前者是考虑小车制动所引起,而后者是大车运行过程中的卡轨力。从使用上看,后者只用于重级工作制吊车情况,且只在计算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制动结构及连接时用,不用于刚架计算中。另外两种水平力不同时用,邱鹤年认为,设计时取二者的较大值。
2、内力计算,要时刻紧崩截面板件宽厚比判别、截面分类、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危险截面的有效截面系数、强度折减系数这几根弦。
3、验算支承加劲肋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时,考虑加劲肋每侧范围内的腹板面积。支承加劲肋在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验算时,可以直接取全截面计算。
4、轴心受力构件,当板件在节点或拼接处并非直接传力时,应将危险截面的面积乘以有效截面系数(单边连接0.85,翼缘连接0.9,腹板连接0.7)。
5、构件长细比计算时,取平面内还是平面外长细比,与题干图例中的构件摆放位置、朝向有决定关系(比如说腹板与托架平面相垂直等)。
6、除钢管结构外,无节点板的腹板计算长度在任意平面内均应取其等于几何长度。桁架再分式腹杆体系的受压主斜杆及K形腹杆体系的竖杆等,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则取节点中心间距离。
7、《钢标》8.5.2条:只承受节点荷载的杆件截面为H形或箱形的桁架,当节点具有刚性连接的特征时,应按刚接桁架计算杆件次弯矩。
8、《钢标》10.1.5条给出了两个指标,可以认为,采用弯矩调幅时,应达到S2级。而塑性设计则应达到更高的S1级。
9、对接焊缝,弯矩由翼缘和腹板共同承担,剪力由腹板承担(工程中一般假定剪力由腹板处焊缝全部承担)。弯矩分配按照惯性矩比例分配。由于弯矩仅通过上下翼缘焊缝传递,因此,可将弯矩等效为力偶后计算。
10、角焊缝的计算,正确判断角焊缝的条数非常重要。
11、翼缘与腹板之间的焊缝不收60的限制,按照管理,支承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也不受60的限制。
12、紧固件连接计算时,几个参数的查表取值一定要认真仔细甄别取值,一不小心很容易串行了:等;特别是还要根据螺栓级别(普通螺栓C级还是A、B级;或者承压型连接、高强螺栓等)、根据节点还是构件层面,来查表4.4.6取值。
13、掌握等强或等强连接的概念。节点承载力与构件承载力等强(应保证连接的承载力不低于构件的承载力)。节点承载力又分焊缝承载力、螺栓承载力及栓焊承载力。焊缝又分对接焊缝、角焊缝,螺栓又分普通螺栓、高强螺栓(高强螺栓又分摩擦型连接、承压型连接)。焊缝连接长度和螺栓连接长度还存在一个折减系数。构件承载力又分毛截面和净截面强度。突缘支座还可能存在一个局压与加劲肋或腹板焊缝等强的情况。柱顶承受集中荷载设计时,还存在焊缝承载力和腹板受剪承载力的包络计算。
14、对于交叉支撑,通常认为一杆受拉,另一杆受压退出工作。
15、考虑螺栓偏心连接,偏心弯矩引起的螺栓剪力和本身受到的剪力,合成用“平方和后开根号”求解。
16、钢管连接节点承载力计算,需要区别“间隙节点”和“搭接节点”。
17、普通螺栓连接强度计算时,螺栓受剪和板件挤压取包络,板件强度计算时毛截面屈服和净截面断裂取包络,最终螺栓连接和板件强度还需要取包络。
18、钢结构性能化设计按照《钢标》第17章进行构件承载力计算,内力组合为中震设计,采用标准组合,不按《抗规》设计。
19、当简支梁仅腹板与相邻构件相连,钢梁稳定性计算时侧向支承点距离应取实际距离的1.2倍。
20、山墙柱不受压力,只受水平力,上下铰接,为受弯构件。
21、框架柱有效长度系数计算中,梁柱线刚度比计算要正确,注意正确判断框架平面内外与框架柱的强轴、弱轴之间的关系,以及支撑的平面内外关系。
22、坡屋面檩条的计算(弯矩、挠度、强度、稳定性),要注意荷载方向与跨度的对应关系,是垂直坡屋面还是竖直向下?还要结合题干中的关键字眼,读懂图例中的屋面檩条摆放的空间关系。这是难点。
23、有交叉斜杆的纵向水平支撑是超静定结构,计算时通常按照压杆推出工作,只有拉杆受力计算。
24、在框架平面内,当柱与屋架刚接时,上段柱高度取为肩梁顶面到下弦轴线距离。
四、《砌体结构和木结构科目提示13条》
1、挑梁的倾覆荷载设计值,力臂位置选择在倾覆点处。
2、表3.2.2注2,蒸压灰砂砖采用专用砂浆时,抗剪强度设计值按照普通砖查表取值。
3、注意区别受荷面积与从属面积的区别。《荷规》5.1.2条条文说明:对于支撑单向板的梁,其从属面积为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的梁间距范围内的面积;对于支撑双向板的梁,其从属面积由板面的剪力零线围城;对于支撑梁的柱,其从属面积为所支撑梁的从属面积的总和;对于多层房屋,柱的从属面积为其上部所有柱从属面积的总和。
4、网状配筋砌体中的墙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值,记得要按照配筋砌体来核对是否需要按照面积取相应调整系数。
5、组合砖柱,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值,要根据砖柱的面积考虑调整系数,这个面积不应包含砂浆或混凝土面层部分面积。
6、偏心距超过截面核心范围(对于矩形截面即),或构件的高厚比时,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7、掌握砌体墙的整体刚度计算。重点掌握《抗规》7.2.3条的内容,只计算剪切变形;计算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墙体串联、并联。
8、掌握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中s的取值原则。
对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两种工况去包络。
9、未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取1.0.一定要对“灌孔”字眼保持十分的敏锐度!
10、注意考虑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对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的调整系数。
11、原木求受弯承载力时,不考虑受弯构件的侧向稳定系数。因为圆形截面没有弱轴,不会发生整体失稳。
12、当采用原木,验算部位未经切削时,其顺纹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提高15%;当构件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其强度设计值科提高10%;当采用含水量大于25%的湿材时,各种木材的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宜降低10%。
13、。
五、《地基基础科目提示19条》
1、求解桩反力时,对作用于承台的弯矩的定义,应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Y轴的力矩,而不是承台的形心。因为有时候不对称布桩的时,桩群的形心与承台底部的形心并不是一定重合的。
2、阶形或锥形承台的最小配筋率计算,记得按照附录计算折算宽度,并用有效高度计算最小配筋。
3、柱下承台弯矩的计算,Ni为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第i桩竖向力设计值。很容易忽略两点:一个是扣除承台及其上土自重;而是基本组合设计值。
4、确定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不计入膨胀深度单位内的侧摩阻力。
5、确定桩端土塞效应系数时,用的是空心桩内径,而不是外径。
6、桩基冲切涉及到反算问题,其它剪切无需反算。
7、注意存在刚性下卧层时,是否考虑对沉降的放大影响。
8、液化土判别时,db是基础埋置深度,不是基础宽度。
9、有裙房时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掌握等效埋深的计算。
10、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考虑深度修正时,深度修正系数不一定只取1.0,要根据具体土质查地基规范5.2.4条取值。
11、沉降计算,按步骤依次进行,不要图块,欲速则不达。把土层分布厚度、基础分布宽度,在草图上注明清楚。然后查表取值,按照公式进行计算。重难点是准确求解压缩模量当量值。
12、总沉降量=回弹变形量+压缩变形量。
13、冲切,如果只有轴力,那就按照冲切临界截面有4个面计算。如果有弯矩,那就按最不利的那个面计算。
14、要仔细阅读题干中给的数据是作用于基础顶部还是基础底部?
15、阅读提供中的图例,要准确定位地下水标高、地面标高、承台面标高、基础底标高、土层分界、持力层、进入持力层深度等关键数据。丝毫不能弄错。
16、负摩阻力及下拉荷载的计算,注意土层厚度,一定要与中性点深度挂钩。
17、群桩基础的基桩水平承载力计算,要考虑x和y向的两种工况。
18、不要忽略大直径桩的尺寸效应系数。强风化岩石不考虑大直径桩的尺寸效应系数。
19、桩侧摩阻力考虑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时,折减系数取值与土层深度分布有关系。
六、《高层结构科目提示16条》
1、各种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薄弱层、角柱、复杂结构等内力放大调整系数不能漏!
2、短肢剪力墙有坑,不要跳。
3、框架剪力墙二道防线知识点考察要掌握,首先满足剪重比,然后薄弱层内力调整。框筒结构有类似考点。
4、非地震工况和地震工况的内力组合,取包络设计。特别注意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情况,及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题目给出的竖向地震作用并非是最终的值)。
5、要正确理解钢支撑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区别。
6、风荷载计算,注意求矢量和,而且要取正、反两个方向工况的较大值。
7、掌握矩形、L形、T形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计算。特别看清楚题干中给出的保护层是纵筋保护层还是混凝土保护层。
8、概念题,多翻下相关条文的条文说明的内容,进行综合解答。
9、梁腰筋构造要求考察,注意hw取为截面有效高度减去翼缘厚度。
10、过渡层边缘构件配筋原则:纵筋取对应约边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配筋的平均值;箍筋:配箍特征值取0.1和对应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的平均值,然后计算体积配箍率。
11、剪力墙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最后计算结果还须同时满足构造要求。
12、关于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的计算,要区别于加密区的规定。
13、如果题目给出的已经是设计值了,就不要再考虑其他的各种内力调整系数了。
14、理解高规刚重比计算式中的参数下脚标的含义。
15、大震弹塑性分析时需要借助小震的反应谱计算结果。
16、高钢规中,注意消能梁段计算时,用的是f。
七、《桥梁结构科目提示5条》
1、永久有效最小预压力值的计算:(1)分清是预应力构件还是混凝土构件,选用公式不一样;(2)频遇组合;(3)ep为换算截面重心到预应力钢筋合理点的距离。
2、用机动法分析影响线,用特殊点的值来分析确定答题。
3、汽车制动力考察,注意车道数、横向车道布载系数取值。
4、桥梁伸缩缝不计入桥长全长范围。
v 番外篇
最后引用华为CFO孟晚舟的话,和考过的、没考过、准备考的同仁们一起分享:在征服星辰大海的道路上,注定要经历顶峰与低谷的交替,也注定要经历白昼与黑夜的轮回。一切不可知、不确定,只会使舵手更加强大。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9人已点赞
分享
注册结构工程师
返回版块105.16 万条内容 · 218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如何能拿到占1/5的注册结构钢结构考题满分?2022年的一级注册结构考试钢结构部分共16题,今年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几个新特点、新题型。 钢结构新考点分析 一,2022年考试更注重于自己根据力的平衡推导公式,而不是规范上己有的计算公式,比如根据受力状态计算柱脚底板锚栓的面积,再比如计算端板连接的螺栓直径。二,有很多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新考点,比如销轴连接一口气就出了两道题。三,即使是以前的考点但计算量也特别大,所以大家反映难度大,做题成功率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坚持源自于热爱,热爱必结优果。
回复 举报
恭喜恭喜,虽然前景不那么光明,但努力的人运气应该不会差。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