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结构工程师三个阶段推荐的结构书
一、新手入门阶段
(一)必读书
1、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2、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3、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4、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主编
5、PKPM2010,PMCAD s-1,结构软件,用户手册
6、PKPM2010,SATWE s-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墙元模型)用户手册
(二)选读书
1、手把手教你建筑结构设计,孙海林 编
2、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杨星 编
3、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庄伟 编
4、跨进设计院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2版),刘铮 编
二、成长提高阶段
(一)必读书
1、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李国胜 编
2、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主编
3、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第二版),朱炳寅 编
4、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龚思礼 主编
5、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傅学怡 著
6、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方鄂华 著
7、地基与基础(第三版),顾晓鲁 主编
8、JCCAD s-5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 用户手册
9、SLABCAD复杂楼板分析与设计软件用户手册
10、12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12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2、12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3、08G101-11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二)选读书
1、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朱炳寅 编
2、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第二版),李国胜 著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钱稼茹 叶列 编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徐培福 主编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 JGJ3-2010,朱炳寅 著
6、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 编
7、建筑桩基设计规范应用手册,刘金砺、高文生 邱明兵 编著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禁忌)及实例,刘金波 李文平 刘民易 赵兵 编著
9、PKPM基础设计软件功能详解
10、PKPM多高层结构计算软件应用指南
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 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混凝土结构) 14、BLAD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
最重要的还是六大结构设计规范
三、融会贯通阶段
1、混凝土结构设计(第12版),A.H.尼尔逊 著
2、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理,莱昂哈特 著
3、结构概念和体系(第二版),林同炎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阅读下一篇
强柱弱梁难以实现原因有哪些?1.软件因素:设计过程中通常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贡献,放大1.5~2倍,使梁端弯矩相应增大,但所增加的配筋全部配置在梁内,楼板仍按自身受力另外配筋。 2.计算强柱弱梁时,没有考虑楼板钢筋的影响。 3.没有考虑刚域影响。梁端配筋按照柱中心线位置弯矩配筋,使得配筋大于实际受力所需。 4.设计人意识问题:梁出现超配,梁顶部及底部钢筋按照计算所需再人为放大。 5.填充墙设置,使得柱剪跨比减小,形成短柱。同时砌体填充墙与梁底部强连接,客观上加强了梁刚度,使梁更难先于柱进入塑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出第五版了
回复 举报
赞一个!
有些图集已废止,应更新为现行版图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