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新时代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老城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重要的城市功能,也存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缺乏、人居环境品质低下等突出问题,亟需探索适应性的更新路径。本文以江西永新老城保护更新实践为例,从剖析老城更新的内涵特征和客观规律入手,通过更新视角、目标、方法、文脉、模式、动力等方面探索建立老城更新的系统路径,希望能为新时代城市更新理论实践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
引言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示意
来源:根据世界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绘制
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对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的批复》中明确要求 老城不能再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 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生活融为一体;
202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提出 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保持老城区自然山水环境,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
二
新时代老城更新的基本认识
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三个层次
来源:作者自绘
三
老城更新的路径示意
来源:作者自绘
新老城联动发展的制度创新示意
来源:作者自绘
老城更新中传统格局的修补与强化
来源:中规院名城所相关规划项目
永新老城传统格局修补
来源:中规院.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19
永新老城街巷肌理的修复
图纸来源:中规院.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19
照片来源:作者摄
(二)追求天人合一
注重城市规模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相匹配。 在选址、营建、扩展过程中,相土尝水、丈量土地、评估自然环境的丰腴程度,作为城市建设的前提。《周礼》提出:“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要让城市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尽量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管子·八观》提出:“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避免城市建设对自然资源超负荷索取。
借山水形胜塑造城市空间特色。 中国人的意识中,山水环境具有强烈的人文内涵,李渔认为:“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钱穆认为:“中国山水实即中国文化之具体表现。虽一自然,备见人文。亦为我民族大生命所寄。”古代城市在布局中会寻找山水秩序参照,在城垣轮廓、空间形态、轴线、街巷、廊道、对景、节点等方面呼应山水形势,并将城外风景秀美之地一体化考虑,形成山—水—城互融互通的格局形态(杨保军等,2020)。
适度调试改造环境,变害为利。 古代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不如意之处,通过巧妙的方法进行改造,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提出:“农资于水,水得其用,可以挽凶而为丰,化瘠而为沃,利莫大焉”,对自然水系的改造成为古代城市改造不利环境、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永新古城顺义依托山水形势并适度改造水系
来源:作者自绘
老城更新中利用自然资源要建立相应规则。 刘禹锡在《天论》提出:“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新时代的城市更新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用天之利,立人之纪”以管理对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永新老城更新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正负面清单,包括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滨水两岸新建建筑距离堤岸30m以外,檐口高度不超过9m等。此外,还倡导老城社区形成新时代的乡俗民约,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能生活,打造绿色低碳家园。
二是修复山—水—城良好空间秩序。 如何将城市融入绿水青山是新时代城市更新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永新老城更新规划中提出强化山水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周边建设强度和形态;疏浚历史水系,修复自然驳岸、湿地、滩涂等,营造连贯的亲水空间,再现渡口、码头、浮桥、阁塔等历史景观意向。
新老城山—水—城秩序修复
来源:中规院.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19
三是山水特色与生态休闲紧密结合。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数量转为质量、从物质转为精神、从户内转为户外,生态休闲逐步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永新老城更新中提出“远山目可览,近山行可达”的设计策略,将距离老城5km范围内的山体作为城市郊野公园,适度建设登山步道等少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可进、可游、可赏的郊野游憩空间。
永新老城结合山水的生态休闲空间布局
来源:中规院.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19
(三)采用绣花功夫
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前后对比
现代建筑微更新前后对比
老城门户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永新老城各类建筑微更新成效
图纸来源:中规院.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19
照片来源:作者摄
永新老城口袋花园建设成效
来源: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永新古城景观设计.2019
(四)传承历史文脉
永新历史发展脉络示意
来源:中规院.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19
精心保护和修缮南塔、红四军军部旧址等体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建构筑物。以用促保,让各类遗产在有效使用中成为老城的特色标识和历史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例如,位于老城南部的南塔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通高17m,青砖叠砌,是老城的重要历史地标,对展示老城传统格局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南塔长期位于中学围墙内,未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展示。更新规划与景观设计中提出打开学校及对面办公楼围墙,改善南塔的历史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更新启动前南塔周边现状
(2019年)
南塔的保护展示与历史环境改善
图纸来源:中规院.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19
照片来源:作者摄
红四军军部旧址展示设计与实施成效
来源: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永新古城景观设计.2019
设计多样的文化体验线路展现老城日常生活、民俗活动、红色文化等。 以传统街巷、滨水绿道、山水通廊等线性空间为载体,设计若干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线路,建设文化信息类基础设施系统,重塑老城的文化活力。
构建区域文化展示网络,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 以县域为拓展,整体构建区域文化展示网络,将三湾、龙源口、牛田、埠前等区域内重要文化资源、风景区、文化线路、自然山水、开敞空间等有机整合串接,积极联动井冈山,多层次挖掘文化价值、精神内涵。
(五)主动跨界融合
永新老城更新组织模式示意
来源:CBC建筑中心
永新老城更新组织模式示意
来源:作者自绘
老城更新的社区自组织机制设计
来源:作者自绘
(六)接续发展动力
永新老城发展定位分析
来源:作者自绘
永新老城功能业态构成建议与实施成效
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永新老城多样文化活动
来源:CBC建筑中心
更新实施后的永新古城
来源:CBC建筑中心、张广汉、作者摄
四
结语
本文以中规院编制的《永新古城保护更新规划设计》为依托,同时也学习参考了CBC建筑中心编制的《重见永新策划方案》,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编制的《永新古城景观设计》等成果。此外,中规院名城所在西安、南京、洛阳、杭州、韩城、宜宾等城市的更新实践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主要内容发表在《中国名城》2021年第10期,本次作者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改。
研究过程中,住建部杨保军总经济师、中规院王凯院长、张广汉副总规划师、鞠德东所长、赵霞主任工等专家给予了直接的指导和帮助,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CBC建筑中心彭礼孝主任、柳青主编等专家的研究成果是作者研究中的重要学习借鉴,他们对于城市更新高屋建瓴的学术见解和观点使作者深受启发。在此一并诚挚感谢!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跨时代艺术作品,还原隐奢秘境丨香港置地 · 启元序启新元,同频未来 香港置地跨越133年履迹全球的豪宅基因 在名利场与烟火气并盛的重庆观音桥 与 「香港置地·启元」 顶峰相见 — CEN TURY LA ND 高定城市核心鼎级艺术人居 谱写中国西部第一商圈传奇 标记重庆豪宅新风向 01 走遍世界,终遇启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