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注册考试 \ 注册建造师 \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选择题核心考点汇总!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选择题核心考点汇总!

发布于:2017-07-19 13:48:19 来自:注册考试/注册建造师 [复制转发]
考点一:路基的施工技术
一、填土路基和挖土路基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 lOOmm 的土块应打碎。
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
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 1:5 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 300mm,宽度不应小于 1.Om。
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 12t 级的压路机。
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 500mm 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质量检查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mm/l00);
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 4km/h。
考点二:基层施工技术
一、基层材料----石灰稳定土基层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石灰稳定土基层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士 2%范围内。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石灰土应湿养,养生期不宜少于 7d。养生期应封闭交通。
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遗撇。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 200mm,且不宜小于 lOOmm。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 7d。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科湿润。
考点三:面层施工技术
沥青混合料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三种面层施工技术。
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 5℃时施工。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6 m/min 的范围内。
压实三阶段:初压、复压、终压。
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2 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 80m。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 轮宽。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 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 1/2 轮宽,并不应小于 200mm。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 2 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纵缝:刨毛槎→刷粘层油→铺新料软化下层后铲走→跨缝碾压
横缝:厚度平整度检查并刨除层厚不足部分→清除泥水干燥→刷粘层油→预热→铺料先横向后纵向碾压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 50℃后,方可开放交通。不得在面层上堆土或拌制砂浆。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SMA 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宜放慢至 1~3m/min。摊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取得。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 90℃。
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SMA 混合料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坍落度宜控制在 20~40mm,当面板厚度超过 150mm,坍落度小于 30mm 时,必须插入振捣;上层混凝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 3/5;
胀缝间距符合设计规定,缝宽宜为 20mm。在与结构衔接处、道路交叉和填挖方变化处,应设胀缝。
缩缝应垂直板面,宽度 4-6mm。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小于面层厚的 1/3 且不小于 70mm。不设传力杆时,不小于面层厚的 1/4 且不小于 60mm。
机切缝时,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25-30%进行。
缝料灌注深度宜为 15~20mm,
养护一般宜为 14~21d。应特别注重前 7d 的保湿(温)养护。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 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考点四:混凝土施工技术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
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
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 14d。
当气温低于 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模板、支架和拱架应结构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浇筑混凝土和砌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卸落设备:楔块、木马、砂筒、千斤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考点五: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筋的张拉由工程技术负责人主持,张拉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放张前,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
(2)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 25m 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 25m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的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3)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考点六:沉入桩基础
沉桩顺序: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锤击过程应采用重锤低击。
墩台混凝土宜水平分层浇筑,每层高度宜为 1.5~2m。
墩台混凝土分块浇筑时,接缝应与墩台截面尺寸较小的一边平行,邻层分块接缝应错开,接缝宜做成企口形。分块数量,墩台水平截面积在 200m2 内不得超过 2 块;在 300m2 以内不得超过 3 块。每块面积不得小于 50m2。
考点七:桥梁上部机构施工
一、支(模)架法
(一)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
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
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
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6.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
(二)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支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支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3.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4.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5.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二、悬臂浇筑法
悬臂浇筑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
挂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 0.3~0.5.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 0.7。
(2)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 20mm。
(3)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2。
(4)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2。
(5)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2。
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合龙顺序一般是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
连续粱(T 构)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龙段的长度宜为 2m。
(2)合龙前应观测气温变化与梁端高程及悬臂端间距的关系。
(3)合龙前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
(4)合龙前,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悬臂端挠度保持稳定。
(5)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6)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
考点八:基(槽)坑土方开挖
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分块、均衡地开挖,分块开挖后必须及时施工支撑。
基坑边坡稳定影响因素:
(1)没有按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
(2)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及运输机械车辆等增加了附加荷载;
(3)基坑降排水措施不力,地下水未降至基底以下,而地面雨水、基坑周围地下给水排水管线漏水渗流至基坑边坡的土层中,使土体湿化,土体自重加大,增加土体中的剪应力;
(4)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经风化而使土体变松散;
(5)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刷坡,甚至挖反坡.使土体失去稳定性。
措施:
(一)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基坑边坡坡度,并于不同土层处做成折线形边坡或留置台阶。
2.必须做好基坑降排水和防洪工作,保持基底和边坡的干燥。
3.基坑边坡坡度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围护结构又不太经济时,可采用坡面土钉、挂金属网喷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浆护面等措施。
4.严格禁止在基坑边坡坡顶 1~2m 范围堆放材料、土方和其他重物以及停置或行驶较大的施工机械。
5.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挖随刷边坡,不得挖反坡。
6.暴露时间较长的基坑,应采取护坡措施。
(二)护坡措施
1.当边坡有失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削坡、坡顶卸荷、坡脚压载或其他有效措施。
2.放坡开挖时应及时作好坡脚、坡面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措施有:
(1)叠放砂包或土袋:
(2)水泥抹面:;
(3)挂网喷浆或混凝土:
(4)其他措施: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等。
常见降水方法(各种数字的记忆)
当基坑(槽)宽度小于 6m 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6m 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 6m 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 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全部回复(2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没脖子小白熊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2018-01-11 16:50: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没脖子小白熊

    谢谢楼主的资料

    2018-01-09 10:54: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注册建造师

返回版块

15.54 万条内容 · 73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2017年一建法规蔡恒基础班精讲班下载

2017年一建法规蔡恒基础班精讲班下载 完整版 百度网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