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统筹海绵城市建设 改善城市环境

统筹海绵城市建设 改善城市环境

发布于:2016-12-19 15:17:19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分析雨水利用现状 展望海绵城市未来.jpg


城镇化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城市发展方式急需转变。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模式。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转变城市传统的开发模式,从粗放的建设模式向生态绿色文明的发展方式转变。
为实现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的目标,我国提出了“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六字方针,转变了过去雨水要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思路,使雨水管理迈向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新阶段。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深入和试点城市示范的进展,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已成为业内和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以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为目标的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海绵城市建设已从雨水的源头减控发展为综合治水的国家战略。城市中水的问题非常复杂,既相互关联,又自成系统,海绵城市将这些子系统整合起来,综合考虑解决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的最佳方案。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和目前政府大力推进的黑臭河整治、排水防涝、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排入河道的出口、污水截留干管、市政及小区管网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等。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建设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的很多方面,除了在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采取源头控制的措施外,还涉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优化。无论采取何种“渗透、滞流、蓄存、净化、利用、排放”手段和措施,目的都是缓解城市内涝、控制水体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保护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生态敏感区,发挥其海绵功能,将绿色与灰色社会相结合,实现城市水循环。
海绵城市是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保护自然、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解城市气候、减少热岛效应;尽可能保留城市生态空间,恢复生态多样性,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大政方针的重要内容。


分析雨水利用现状 展望海绵城市未来.jpg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11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土壤固化剂用于固化土路面的研究

固化土路面通过代替混凝土、沥清、石材及广场砖等传统材料将矿石尾矿、建筑渣土、石粉以及就地取材的砂土作为原材料,通过技术处理按照科学配比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固化土路面技术及固化土路面系统。在国外广泛用于市政、园林、景观、学校及城乡路面。国内很多城市也在使用并逐步替代传统的路面系统。在环境优势方面, 固化土路面具有明显意义: 生产制造铺设过程中不使用石化燃料的燃烧或产生空气污染; 不含污染土地和水源的毒性石油成分。固化土路面保留了组成石材的天然色泽和质地。此外, 这些浅色的太阳能反射路面可以减少黑色的沥青对其城市热岛效应、烟雾形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