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设计新手总结】一注复习查漏补缺20个问题(荷载、抗震篇)

【设计新手总结】一注复习查漏补缺20个问题(荷载、抗震篇)

发布于:2016-01-26 13:21:2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结构规范学习

  






转载分享自




dillpang




(原作者)  








刚刚毕业,工作了半年。行业不景气,活也不多。这半年的工作使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因此主要还是重在学习。今年可以参加一注考试,趁此机会,把自己还回去的知识一点一点进行系统的复习与总结。每天看一点,利用中午的时间,写下该贴,不指望能写出全部要领,只是将自己看到,想到的一些问题在这进行记录,主要是一些自己容易忽视的地方,因而只是小品。






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并请大家多多指点、监督,有不对或遗漏但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够补充和总结。undefined









荷载一


1. 结构重要性系数




由安全等级(一、二、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5、25、50、100年)决定,分别取1.1(一级、100年),1.0(二级、50年),0.9(三级、5年),在钢结构和砌体规范中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时,要求不应小于0.95。







注意:

对于地震工况,一律取1.0,且相应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不为1,应按《抗规》5.4.2采用(不用结构形式,不同构件取值不同),因此对于由地震作用工况控制的结构计算中,PKPM软件中结构安全等级的参数设置影响不大。






2.可变荷载组合系数




一般情况下取0.7,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或通风机房、电梯机房取0.9,雪荷载0.7,风荷载0.6,积灰荷载0.9。


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风荷载同时组合






3.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一般下取1.4,工业房屋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2时,取1.3,此外水平地震作用也采用1.3(不计竖向地震)。






4.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 γL




根据设计使用年限为5、50、100年,取0.9、1.0、1.1。对于荷载标准值可控制的活荷载,设计使用年限系数取1.0,即不调整(这条在遇到工业厂房时候需要注意)










地震作用<一>有关地震的影响,主要分抗震计算、抗震措施。







(注意:根据具体工程,这两者的抗震设防烈度需相应调整,未必相同。)





<抗震设防烈度调整>


抗震计算:甲类提高,丁类降低。


抗震措施:甲、乙类提高,丁类降低。


→抗震构造措施:Ⅲ、Ⅳ类场地7度半及8度半提高至8度和9度,Ⅰ类场地建筑降低1度(甲、乙除外)。《抗规》3.3.2,3.3.3















问1:抗震措施包含抗震构造措施,那么是否相互叠加?如甲类建筑,且为Ⅲ类场地7度半时,是否要提高到9度?









<抗震计算>





1.什么时候计算?

《抗规》5.1.6 《高规》4.3.1


总结:允许不计算:生土房屋、木结构房屋,6度多层建筑(不规则建筑除外)          应计算:6度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2.计算什么?

《抗规》5.1.1,《高规》4.3.2


水平地震作用:a、两个主轴方向,b、有超过15度斜角构件的方向






竖向地震作用:8、9度的大跨度(8度24m、9度18m)、长悬臂(阳台或走廊:8度2m、9度1.5m)结构。对于高层,还应增加7度(0.15g)。


扭转作用: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怎么计算?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底部剪力法(简化计算方法),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③时程分析法




(1)底部剪力法一些要点:a、适用范围


以剪切变形为主,质量及刚度分布均匀。对于高层,采用该简化方法不能超过40m(嵌固端至檐口高度,不计入屋面突出部分,如女儿墙,屋顶间,烟囱),原因很简单,建筑高度越高,会越趋向于弯曲变形(个人理解)。




b、重力荷载代表值


等效重力荷载,位于各个楼层楼板位置,其中恒荷载部分包括该层楼板自重,及相邻上下层竖向构件和墙体自重的一半。活荷载应乘以组合值系数。




c、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抗规》6.1.14,《高规》5.3.7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比应大于2,计算采用的是《高规》E.0.1中的等效剪切刚度(与抗剪承载力及层高有关)。







拓展:《高规》3.5.2为地震剪力与位移刚度比,用于确定薄弱层。





d、基本自振周期计算(用于确定地震影响系数α1、顶层附加水平地震力系数δn、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


周期折减系数:考虑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e、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对于长周期结构(T1>1.4Tg),需要进行顶部附加地震力调整(△Fn=δn*Fek),调整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去掉顶层附加地震力后进行各层的地震力分配,然后将去掉的顶层附加地震力加至顶层之前分配到的地震力中。







注意:计算各层水平地震力分配时去掉的<顶部附加地震力>在计算顶层的地震力时得加上去(调整前后总水平地震力大小不变)





f、突出屋面部分地震作用效应(屋顶间,女儿墙,烟囱,单层厂房天窗架等)


如何考虑


底部剪力法——增大系数


       振型分解法——作为一个质点参与计算


注意:对于高层采用底部剪力法应注意前提条件:高度小于40m(结构高度,不计突出屋面部分,嵌固端至檐口)且以剪切变形为主,质量、刚度分布均匀;


增大系数


       多层:3 


       单层厂房:《抗规》9.1.9(横向)、9.1.10(纵向)


       高层:《高规》表C.0.3







注意:突出屋面部分增大的地震作用效应部分不往下传递。





g、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影响


什么时候考虑?


8、9度且Ⅲ、Ⅳ类——强震下的软弱地基,地基的约束不够


基本周期T1=1.2Tg~5Tg——反应谱中,为快速下降段,地基的影响较大。


       注意:以上条件需同时满足












地震作用<二>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不考虑扭转耦联:《抗规》5.2.2 《高规》4.3.9


考虑扭转耦联:《抗规》5.2.3 《高规》4.3.10




结构动力学学的时间比较久,都还给老师了:kiss:,但就规范的内容和公式也比较好理解。




比较底部剪力法,公式中增加了两个变量——质点水平相对位移Xji(j 振型下 i 质点的相对位移),振型参与系数γj


其中:Xji——包含正负号的,表示各个振型各质点的相对位移关系。

















问:一个相对值,是可以任意缩放比例的,在公式中,如何得到一个绝对地震力?


理解了这个,就可以理解<振型参与系数>的作用了。具体还要去动力学中,推导公式。









总的地震作用力是各个振型作用下质点的地震力的叠加——平方和开根组合(SRSS),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应小于0.85(振型的耦联影响小,误差不大,这在《高规》中有直接的体现)。否则应采用完全方根组合(CQC)。




PS:以上具体原因参考《抗规》条文说明,CQC,知道就行,不会考计算,算不来的^_^。


















地震作用<三>不同类型结构水平地震作用:




对于钢结构、砌体结构、烟囱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钢结构:阻尼比不再按0.05取值,其 阻尼比 取值如下:《抗规》8.2.2


                        高度                                阻尼比


                        H<=50m                        0.04


                        50m<H<200m                0.03


                        H>=200m                0.02






砌体结构:


①计算地震影响系数α1:取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结构刚度大,自振周期较短【小于0.3s】,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对应于最大值位置)


                 ②嵌固端:当砌体结构的基础埋置较深时,取室外地坪下0.5m处标高作为嵌固端,计算底层层高。


                 ③不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Fn,出屋面构筑物地震作用仍然需要考虑。




烟囱:①阻尼比:混凝土烟囱(0.05),钢烟囱(0.01) 《烟囱设计规范》5.5.1


          ②计算:高度 <=100m,底部弯矩和剪力法《囱规》5.5.5;


                        100~150m,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且取前    3   个振型;


                        150~210m,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且取前 3~5  个振型;


                              >210m,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且取不少于 5 个振型。








排架厂房:


与一般计算相同。注意一点,计算基本地震周期时与计算地震作用时均要用到重力荷载代表值,但含义不同,主要是计算系数取值不同(如排架柱,前者应乘以0.25,而后者应乘以0.5)。


















地震作用<三>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类似。


其中: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折算系数(a)、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折算系数(b)






对于不同情况,折算系数 a,b取值不同:




高层建筑(9度):《抗规》5.3.1 ,a=0.65,b=0.75;


规则平板型网架屋盖(跨度<120m,长度小于300m,小于《抗规》5.1.2第5款),大跨(>24m)屋架、屋盖横梁及托架:《抗规》5.3.2,取0.1~0.25,查表;


长悬臂构件(8度>2m,9度>1.5m),其他大跨结构(8度>24m,9度>18m):b=0.1(8度0.2g)/0.15(8度0.3g)/0.2(9度)






荷载效应与地震效应的组合


地震作用参与的荷载组合中,计算自重引起的结构内力时,应采用重力荷载代表值(恒+0.5活)。






非地震作用的荷载组合中,采用常规的恒、活荷载组合系数











注:本篇内容整理自原作者:


dillpang

 的学习笔记,楼主这种对学习、工作的认真态度感染了我,所以汇集整理了原作者的优质内容,

希望坛里的朋友可以接力下去,并请大家多多指点、监督,有不对或遗漏但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够补充和总结。


















全部回复(12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捣糨糊
    捣糨糊 沙发
    heihailong 发表于 2016-2-2 16:17 大家每天都在看书吗?感觉好累啊现在是到处在变,人心惶惶。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去吧
    2016-03-01 09:15: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付工
    付工 板凳
    2016-02-25 14:11: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4 万条内容 · 206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第7.2.3条疑问

请问,为什么当拆除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的向梁两端拆除,如先从梁两端往跨中拆有什么影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