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类气象灾害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类气象灾害

发布于:2015-06-08 13:06:08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一)干旱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如 1928—1929 年陕西大旱,全境 940 万人中受灾死亡达 250 万人。解放后对旱灾虽有一定控制,但仍不断发生。1951—1988 年平均每年受旱农田面积约 3 亿亩(1 亩=666.7 平方米),近 30 年因旱灾损失粮食 1532.1 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损失总量的 50%。
  干旱在我国分布虽最为广泛,但各地受旱程度不一。1951—1990 年我国有四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即阴山与秦岭间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部;南岭以南的广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其次为阴山以北的吉林省和黑龙江南部;湘赣南部。
  干旱灾害在我国几乎年年发生,但严重的程度不同,呈韵律变化。1951—1990 年受旱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1958—1962 年,1971—1981 年,1986—1988 年,干旱轻微的时段是 1950—1957 年,1980—1986 年。干旱总趋势为上升状态。
(二)雨涝
  雨涝是指长期降雨而产生的大量积水和径流淹没低地所造成的灾害。它是我国东部和南部严重的气象灾害。
  雨涝的发生受地理位置、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等多种条件共同制约。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雨涝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据研究,我国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以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四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
  (1)东南沿海地区,是全国受涝次数最多、范围也最大的地区,雨涝主要发生 4—11 月份,以 5—9 月最多;
  (2)湘赣地区,雨涝主要集中于 5—7 月;
  (3)淮河流域,雨涝主要集中于 6—7 月;
  次多雨涝区:
  (1)长江中下游地区,5—7 月雨涝最多;
  (2)南岭、武夷山地区,5—7 月雨涝最多;
  (3)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6—8 月雨涝最多;
  (4)四川盆地,7—9 月雨涝最多。
  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我国雨涝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南部早,北部晚。雨涝出现的最早时间,淮河以南为 4 月;华北为 6 月;东北、西北为 7 月。结束时间,江南南部最早为 7 月;长江中下游为 8 月;华北为 9 月;西部川、陕地区和东南沿海为 10 月。
  雨涝灾害的时间分布也有韵律性。根据统计资料,近半个世纪以来雨涝灾害的峰值期为 1949 年、1954 年、1964 年、1980 年、1985 年、1989 年、1991 年,次为 1975 年。
(三)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常伴有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影响范围主要在太行山—武陵山以东,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域。据统计,平均每年约有 7 个台风在我国登陆,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损失逐年上升。1989 年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暴雨使 3100 万亩农田受灾,倒房 60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 50 亿元。然而,热带气旋也并非全然为害,由它带来的降水可解除旱情,使农业受益。
  热带气旋的入径路线:大体说来在 5—6 月,主要在北纬 10°—15°之间西移,于菲律宾中部东海岸分这两部分:一部分继续西移进入我国南海北部,影响广东、广西、海南;另一部分向偏北方向移动,影响我国台湾和日本。7—8 月热带气旋路径显著偏北,多数在北纬 15°—25°之间西移;偏北移动的部分,其影响范围也显著西移,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从 9 月份开始,西进路径偏南;北进的路径偏东。10 月份以后,除西进的部分对我国海南、广东有些不大的影响外,基本不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少数热带气旋在 7—8 月份沿北纬 20°附近西移到东经 130°左右后向西北进入东海,然后经朝鲜半岛南部转入日本海。
  热带气旋也有韵律性的年际变化。1949—1990 年的 42 年中,在我国登陆的热带气旋共 290 个,最多的是 1971 年,达 12 个;其次是 1961 年,1967 年 1974 年,各 11 个;最少的是 1950 年和 1951 年,各 3 个。其中登陆台风 133 个,最多的是 1961 年,有 9 个;其次为 1962 年、1989 年;1950 年最少。大体说来有 5—6 年和 10 年左右的准周期。由于台风路径的变化,其影响范围也随时而易,一般说来 5 月份仅影响广东、广西、海南、台湾;6 月份向北扩大到福建;7,8 月份再向北扩大到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9 月份开始,影响范围回缩到上海以南;10 月份回缩到浙江以南;11 月份回缩到台湾、广东、海南地区;12 月份仅影响广东。从台风影响范围的季节变化来看,基本与洪涝同步。但是第年的情况也不是完全重复。如 1989 年主要受害省份是江苏、浙江、福建,而 1991 年主要受害省份为海南与广东。
   (四)寒潮与冷冻灾害
  冷暖空气的活动是天气变化的基本原因之一。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聚积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入侵我国,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类天气过程称为寒潮或强冷空气,由此所造成的损失称为寒潮与冷冻灾害。
  影响我国的寒潮,源出新地岛附近和西伯利亚北部的北冰洋,分别从西北、北、东北向南汇集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东经 80°—105°,北纬 45°—60°)地区,然后分四路南下:
  西北路,经河套地区,直达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
  东路,经华北、黄河下游,达两湖地区;
  西路,经新疆、青海,影响我国西南和江南;
  东路加西路,两股冷空气在黄土高原东侧汇合南下,影响黄河与长江中下游。
  从我国的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最多,次为华并,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寒潮和强冷空气每年有两个高峰值,3—4 月和 10—11 月。其中 3—4 月最强。近 40 年来我国共出现全国性寒潮和强冷空气 288 次。从概率统计来看,峰值大约在 1959 年、1969 年、1979 年、1986 年,谷值在 1964 年、1974 年、1979 年、1989 年左右。大约有 10 年左右的周期。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寒潮灾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南方春季低温连阴雨是造成稻烂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又称倒春寒。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到江南、华南时,和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则时常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使秧苗缺乏必需的热量和光照,病菌繁殖侵染,促使秧苗腐烂。建国 40 年来倒春寒较多的年头为 1951,1952,1954,1956,1967,1970,1976,1978,1985,1988 年。
  夏季低温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全区性的低温害年有 1954,1957,1969,1972,1976 年,使东北粮食总产减产了 3 成以上。
  寒露风是秋季我国南方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这正是双季稻抽穗杨花的关键时期,如遇 20℃以下低温则减产或失收。
  由于双季稻的种植范围逐年扩大,故寒露风灾害也有增加的趋势。
  霜冻也是一种低温灾害。初霜日期明显地受纬度与地形控制,有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推移的趋势。青藏高原,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龙门山一线之内大部为全年有霜冻;阴山以北、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霜冻出现在 10 月 1 日前;秦岭以南,1 月份有霜冻;海南及云南南部全年无霜冻。终霜日期则有从南向北和从东向西推移的趋势,南岭以南为 1 月底前;秦岭以南为 3 月底前;阴山以南,黄土高原以东为 4 月底前;阴山以北,黄土高原、西北大部为 5 月底前(塔里木盆地为 4 月底前)。一般说来,在霜冻正常期对农作物影响不大,若初霜提前,或终霜滞后则影响作物生长。如 1950—1960 年、1966—1969 年、70 年代中期、末期初霜较早 4 月底前 1961—1963 年、1968 年、1969 年、1972 年、1974 年、1978 年、1985 年、1986 处终霜较晚,发生了如霜冻灾害。全国霜冻最严重的地带有两条,走向北东。一条在固原—集宁—大庆一线;一条在湘西南—九江—南通一线。一般说来,山的北坡、西坡、山谷、洼地霜冻较重,海滨及山南坡霜冻较轻。
  此外,还有冻雨、积冻、冻拔害、白灾、暴风雪、冷雨等冻害。
(五)冰雹
  中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人民币。1987 年 3 月 6 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微、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 538 万多亩,倒损房层 6.2 万间。
  我国雹区主要在云、贵、甘、宁、陕、豫、晋、内蒙古、苏北等地。冰雹的分布大体是沿山系伸展,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每年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 12—18 点是冰雹最易活动的时期。从历史资料来看,冰雹活动也有一定的韵律性,1951 年以来降雹较多的年代是 1957,1959,1964,1967,1971,1973,1976 年,平均大约每 3—4 年一次。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11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警惕生活中的电子污染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视机、电脑、微波炉、移动电话等电器设备已进入千家万户,由其释放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接受高频电磁辐射,会对眼睛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骨组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1.对眼睛的危害?  高强度电磁辐射可以使人眼晶状体蛋白质凝固,更严重的可形成白内障,还可伤害角膜、虹膜、前房,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完全丧失。?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