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关于对北京地基规范基础计算埋深的疑问

关于对北京地基规范基础计算埋深的疑问

发布于:2015-05-19 09:52:19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本帖最后由 高处能胜寒 于 2015-5-19 10:01 编辑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01-501)7.3.8条,
对于具有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的地下室,用于深度修正的基础计算埋深如下图所示。

1212.png
感觉北京的地方规范对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太过了,偏于不安全。

个人观点:
个人觉得对于条基或独立基础,算基础埋深应该从最不利的高度算起,
也就是说从地下室室内地板算起。因为这个时候地下室室内地面可以算是自由面了。
这也是符合GB50007-2011地基规范5.2.4条的要求。
我想不通北京地标这么规定的依据,请问各位大师你们怎么看,欢迎讨论,谢谢。




1212.png

全部回复(2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结构顽童
    结构顽童 沙发
    顶~~~~~~~~~~~~~~~~
    2015-08-01 11:39: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结构顽童
    结构顽童 板凳
    小手一抖,金币拿走~~~
    2015-07-02 18:38: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4 万条内容 · 206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自复位钢结构与结构“保险丝”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可以对震后结构的可修复性提出具体的要求,这主要是依据震后结构的永久残余变形作为指标来评估的。目前对于钢结构,日本有研究报道过,从经济的角度开看,残余层间位移角在0.5%以下,修复的成本在重建成本之下。为了减少结构的永久残余变形,发展了自复位钢结构体系。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于在设防地震下,自复位钢板剪力墙体系,结构构件(梁、柱)设计都按弹性设计,依靠薄钢板受拉屈服来耗能,要求结构能复位。复位的要求是残余层间位移在0.2%以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