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商易宝社区 \ 管理杂谈 \ 管理不能回到个人承包队模式

管理不能回到个人承包队模式

发布于:2015-01-15 13:52:15 来自:商易宝社区/管理杂谈 [复制转发]
相信学过管理的人都在课本上学过各种机构的组织形式,比如个体、家庭、族群、合伙制、公司制度、集团制度、控股、协会、乃至政府、民族、国际组织等等,各种组织都有着自身的适应范围和优劣势。
头一段时间看到某家电企业实行个人经营所谓的阿米巴,而某房地产企业也实行所谓合伙人制,我心中不免惊异。这样做对不对?让我们回到管理的本质,或者说管理的组织本质来回答这个问题。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要有组织?
自古及今,很多政治经济思想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给出的解释大同小异,无非是组织或者制度作为个人脆弱性的有用工具和替代物,是个人能力的一种延长机制,是人的生理之手和头脑的外延。单独的一个人干不成的事情,若干个人通过一种组织形式就形成了溢价或附加值,即所谓1+1>2的效果,这是系统论所证明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简单的1加1,而是这个加号+,这是组织的关键,也是管理的关键。所以,人类最早的组织估计是最适合狩猎的群体,然后才是家庭,家庭并不一定是最早的组织形式,因为最适合最有效能生存的组织在早期,在数量上,一般的家庭可能无法实现,需要更大的数量个体。后来随着整个人类的扩展能力的提高,组织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出现了家庭,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宗教,出现了职业军队,出现了政府,后来又出现了公司等职业分工组织,乃至如今的跨国公司等极其复杂的组织形态。没有这些组织形态的支撑,人类就无法承担目前的任务,享受目前的各种成果。要言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组织本身作为一个异化的人造物,独立于个体,作为人类实现复杂成果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如科学技术等一样,是人类维持目前状态和有所发展所依赖的拐棍。
问题二:什么样的组织是好组织?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最经常听到的一种貌似正确的说法是视情况而定。这句话当然不错,但这是个廉价的答案。组织当然要有利于个人的生存和繁衍,但我们要知道,人类能够发展的基本的东西在于人类所掌握的知识,科技知识和制度知识。那么,能够促进人类发现掌握更多知识的组织是什么组织呢?直觉上看,非常简单:这种组织不仅要能够维持生存和繁衍,还要能够探索和发展,而使之成为可能的机制必然是这样一种:鼓励探索科学知识,个体有自由进行探索同时群体能够不断吸纳新的知识的空间和弹性,人的基本生存即使在竞争的环境下也是能够基本得到保证的,探索新的知识和领域的人能够获得有保证的回报而不担心被掠夺,个人是在一个科学探索的群体中激励而不是采取最原始粗陋的私有制或简单的公有制等产权形式,……说到底,产权无非是组织的一种形式而已,组织的复杂性远远大于这一点,能够实现好的绩效的组织形式也是极为复杂的各项组合形式。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拒绝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名义的维护一些较低组织形式的谬论,而直言,能够适合现代政治经济社会的组织形式,很可能就是钱德勒、德鲁克等描述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而不是即使目前仍有一定好表现的家族形式,因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更能利用人的知识和能力,更能有效地产出。
问题三:中国企业未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
根据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们想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企业需要的是现代的公司组织形式,而绝不是随便回答家庭作坊或个体户的所谓合伙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则人个体户、家庭制度在特定情况下的存在价值和优异表现。所以,广大企业要明确,分田到户的改革仅仅是从反科学阶段回归到前科学阶段,真正的科学阶段是公司治理和管理的真正提升后的现代公司制度。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以特殊情况为名,或者以短期投机心头和业绩导向,否认真正有前途和潜力的现代公司治理和管理制度,这是极其短视的。案例证明永远有其归纳法证明的方法论缺陷。不过,为了给出论据仍不得不给出一个论据:如果研究一下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公司,华为目前可能是最为名副其实的。华为的任正非虽然表明上很有中国特色,其实质仍无非是一些基本的现代管理的实践者。他所崇拜的毛泽东,曽在1950-60年代反对包产到户时对邓子恢说过一句话:如果分田到户那么有效的话,中国几千年来都是私有的分田到户,为什么还一直落后?对于这句话,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仅仅看一时一地,要看全局。现代西方社会虽然是私有制度的,但其组织形式股份制度,法人制度,信托责任,等等,无包括了公有制度安排的实质形式,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和实行一包就灵,一分就灵,一分到个人就灵的办法。我想问:如何这样的话,在以前的成功实施这些做法的机构,岂不是无需组织成公司了,大家都去市场摆摊成为个体户得了吗?哈耶克曾经说,具体的产权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可能是政府最有可能做出贡献的领域。其实,管理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是组织的不断丰富和创造,以组织的复杂性应对知识的增长的创造。绝不能因为遇到一些难题,就是随便回到原始粗略的个人承包队式的管理。如果这样,前途危矣。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zyh630422
    zyh630422 沙发
    具体的产权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可能是政府最有可能做出贡献的领域。其实,管理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是组织的不断丰富和创造
    2019-04-14 05:22: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yh630422
    zyh630422 板凳
    具体的产权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可能是政府最有可能做出贡献的领域。以组织的复杂性应对知识的增长的创造
    2019-03-20 04:59: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管理杂谈

返回版块

601 条内容 · 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投资学习: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惊人一致

一个谨慎沉着,一个狠辣凌厉,天壤之别中印蕴含着惊人一致的投资习惯。这是巧合还是真正的成功秘诀? 沃伦·巴菲待和乔治·索罗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 巴菲特的招牌式策略是购买那些他认为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大企业它们。索罗斯则以在即期和远期市场上做巨额杠杆交易而闻名。 两人的区别实在大得不能再大了,他们的投资方法有天坡之别。而即使他们偶尔选择相同的投资对象,他们的行动原因也是大不相同的。全世界最成功的两位投资者是否会有一些共同之处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