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发展演变

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发展演变

发布于:2022-09-30 16:56:3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在国际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专注于对地域建筑、传统建筑营造技术源流的研究。特别是濒于失传的传统建筑营造技术,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4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传统技艺方面共273项。其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为32项,而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早在第一批(2006年)既已榜上有名[1]。香山帮作为江南地区最主要的建筑帮派之一,它的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苏州,而是扩展到太湖流域,在江南其他地域亦发生辐射和蔓延,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对江南地区传统建筑产生了极大影响,素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说法。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源流与变迁体现为“线”与“面”的交织。所谓“线”可以看作为香山帮原生木作营造技术的纵向发展渊源(即时间轴);“面”则主要指香山帮原生木作营造技术由发源地(苏州)向江南其他地域的传播轨迹与辐射。本文主要探讨系列研究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发展渊源及变迁的关键一环,香山帮原生木作营造技术的纵向发展渊源。


香山帮是以木匠(主要是大木作工匠)领衔,集木匠、泥水匠(砖瓦匠)、漆匠、堆灰匠(堆塑)、雕塑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假山)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2]。木作在香山帮营造技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木作营造技术主要包括木构架的设计体系(平面形制、构架样式、构件细部、模数关系等)、营造习俗、材料工具及装饰艺术等。目前,对香山帮的研究多集中于香山匠人、香山帮的形成与发展、香山帮匠作系统、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等领域,针对香山帮发展源流的研究也有一些,但关于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演变研究还不够完善1)。本文通过对苏州地区的自然及社会因素进行分析,以殿庭2)为主要研究载体,挖掘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起源及其演变,探析其发展渊源。本研究的开展,旨在进一步挖掘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以补充和完善我国传统建筑谱系。


#

1.影响因素


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受苏州地区环境影响极其明显,且主要可归结于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


1.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建筑所处地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地形地貌等。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北纬30?46′~32?02′,东经120?11′~121?16′。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可达到1100mm。苏州地貌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为低平,周边略有山脉,境内湖泊交错,河流纵横。我国5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2/3的面积在苏州辖区内,为苏州提供了发展渔业的天然契机,使其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为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另外,隋朝还开辟了京杭大运河,改善了江南地区的水陆交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进一步开发了太湖流域,使得苏州在唐代中期便成为了东南地区的大都会。宋朝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更为重视,进一步促进了苏州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全国赋税的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广为流传。平坦的地势、温和的气候、纵横的河流,以及柔软、委婉、悠扬、灵性的水乡文化使得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独具特色。如苏州殿庭构架正贴3)采用抬梁式结构,但边贴却具有穿斗式特征。虽然相对于其他建筑类型来讲,殿庭比较强调庄严、肃穆的氛围,但大多数苏州香山帮殿庭却采用了类似于《营造法式》中厅堂式木构架类型,即不用草架、平棊,而采用彻上明造。同时,轩4)一般较多用在苏州厅堂中,但在殿庭中亦偶有出现,因此苏州殿庭木构架样式与北方区别很大,突出强调构架样式厅堂化的特点(表1)。苏州众多的水系使得香山帮建筑呈现出柔情似水的一面。尽管由于功能需求,殿庭建筑形态多强调庄严肃穆的特征,却也有呈现出柔美曲线的构件。如其中的梁以平直的月梁为主,梁端向下稍作卷杀,也有短川整体呈弓形,给端庄的殿庭带来几分活泼气氛(图1)。

图片

1 甪直保圣寺天王殿柔美的梁架体系


表1 苏州代表性殿庭

图片


1.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迁徙、文化传播、民系划分及方言分布等。自古以来,苏州有几次大的外来人口迁徙。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为了让贤于其弟季历(周文王之父)而避地至今江苏无锡一带。这个记载暗示3000多年前的先周时代,在经过一场政治变动后,有一支移民从陕西渭水流域迁到江南太湖流域。这支移民的文化比当地的荆蛮文化要高,所以太伯、仲雍成了新居地的首领,建立了吴国[3]。以后陆续发生的如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及北宋的靖康之难,都使得中原人大规模南迁,苏州多次吸收大量的北方士族和百姓,外来文化对江南地区土著文化的侵袭随之而来。苏州方言属于吴语区太湖片的苏沪嘉小片,尽管历次移民,但并未从大的方面对苏州方言产生震撼。周振鹤等学者关于外来文化有如下精辟的论述:如果外地来的移民在人数上大大超过土著,并且又占有较优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同时,迁徙时间集中,那么移民所带来的方言就有可能取代土著方言。如西晋永嘉之乱之后,北方移民的方言取代了江南宁镇地区原有的吴方言[4]。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深蒂固的土著方言尚且能被移民方言所取代,香山帮原生木作营造技术也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影响。同时,我国古典建筑文献在江南地区流传过程中,对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冲击。南宋绍兴年间,《营造法式》曾在苏州重刊,明清时期《鲁班营造正式》在我国南方民间广为流传,《园冶》及《长物志》亦有关于香山帮建筑理论及园林建筑方面的提炼[5],而《营造法原》是香山匠人姚承祖根据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总结而成[6],这些均对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发展源流及变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苏州殿庭平面形制主要有分心斗底槽、金箱斗底槽与双槽3种类型,与《营造法式》中记述的4类殿阁平面很相近(图2)。但《营造法式》的单槽在苏州殿庭中并不多见,却增加了满堂柱式平面布局模式(图3)。社会因素对木作营造技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建筑的空间构成、装饰艺术、构架样式及构件细部等方面。香山帮工匠不仅大量运用苏州本地的建筑材料,而且在建筑功能与风格上也运用大量吴文化元素,诸如简洁淡雅、藏而不露、崇尚自然等,这些都是吴文化精华在建筑上的体现。

图片

2 《营造法式》中殿阁地盘图


图片

3 玄妙观三清殿平面图


#

2.发展渊源


许多学者认为香山帮的形成及技艺源头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而作为行业帮派应是随着明清时期行会发展、江南匠人大量融入南京及北京都城的营造活动而出现[7]。还有学者将香山帮的发展用一条时间纵轴来阐述,即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并复兴于20世纪后叶的改革开放之后[2]2。而自商末太伯奔吴始,吴地便有相关营造活动记载,因此本文将香山帮营造技术缘起时间向前推至春秋之前,且将这些活跃于吴地的零散工匠称之为吴匠5)。吴地文化的繁荣和吴匠的存在,与香山帮的孕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我们强调香山帮明确形成为明清时期,还是承认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始源于春秋时期。必须明确的是,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是先于其帮派的形成而存在,只要有木构建筑营造活动发生,就必然具备稚嫩的甚或成熟的木作营造技术。并且随着时代的更迭、外来文化的影响及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木作营造技术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与完善。位于太湖流域中心地带的苏州,自新石器时代始就不乏营造之事,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因此,本文将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发展分为4个时期:萌芽期(新石器时代-春秋)、发展期(汉晋-元)、成熟期(明清-1980年代初)及拓展期(1980年代初至今),见表2。


表2 历史中的苏州香山帮典型营造事件

图片


2.1萌芽期(新石器时代-春秋)


1959年发现的江苏吴江梅堰出土许多在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层内的木桩,考古学家认定其当属干阑式建筑遗迹[8]。而干阑式建筑从更大范围来看,可涵盖江南地区的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及良渚文化,并且在余姚河姆渡村干阑建筑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榫卯技术构筑的房屋(图4)[4]。可以看出当时的木作营造技术已具有适合其发展的雏形,对我国木构建筑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江南地区重要建筑帮派香山帮的木作营造技术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现在干阑式建筑在江南地区已不多见,但干阑式与仍广为流行的穿斗式有着深远的渊源,苏州殿庭类建筑大木构架常常表现为正贴抬梁式与边贴穿斗式的组合。自商末太伯奔吴始,吴地便有相关营造活动记载。太伯建立“勾吴”而大兴土木,在吴地建造大量宫殿、坛庙等。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营建阖闾大城,周回四十七里,使苏州成为吴国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立夫差为太子后,更是大兴土木,射台、华池、南宫相继完工。还建造了四大宫苑--姑苏山的姑苏台、东山岛的长洲苑、灵岩山的馆娃宫、苏州城的梧桐园。范成大在《馆娃宫赋》中记有“玉槛铜钩,朱帘椒房;理镜之轩,响屐之廊”[9],从《吴越春秋》中亦能感受到馆娃宫精美的雕饰细节:“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砻,分以丹青,错画文章,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10]。可见,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苏州已出现了非常优美的亭台楼阁。楚国封黄歇春申君于江东,他建造的宫室曾引起司马迁“宫室盛矣哉”的赞誉。灵岩山是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馆娃宫旧址,馆娃宫虽已不见踪影,但吴王井、智积井、玩花池、玩月池等遗迹尚存,从中也可领略2000多年前吴匠的营造技艺(图5)。吴地文化的繁荣和吴匠的存在,与香山帮的孕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木构建筑具有易遭火灾、虫蛀、朽坏等缺陷,新石器时代至春秋的木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更没有关于当时木作营造技术的记载。但我们从文人墨客的文字中可以领略到所描述的重要木构建筑的优美与雅致,由此,可以联想其时必定有蓬勃的极具生命力的木作营造技术来作为支撑。

图片

4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房屋榫卯


图片

5 灵岩山尚存吴王夫差营建遗迹


2.2发展期(汉晋-元)


汉晋至元,苏州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宗教建筑、园林及礼制建筑,出现了在江南地区乃至全国闻名遐迩的建筑案例。瑞光寺塔是三国赤乌十年(247)孙权为报母恩建的十三层舍利塔,北宋景德元年(1004)重修,遂改为七级6)。以今天所见微曲的塔身轮廓、古朴的木制构件,可见汉晋时期苏州古典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乃至施工水平(图6)。东晋咸和元年(326)的辟疆园直至唐宋时期仍名声显赫,从文人的诗句中仍可领略到其中建筑当年的盛况。李白在《离别龚处士》一诗中就有“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北宋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称该园“池馆林泉之盛,号吴中第一”。由此,描绘出辟疆园中亭台楼馆的绚丽景色,可想象出此时木作营造技艺也应该达到了相当水平。

图片

6 瑞光塔


北宋熙宁六年(1073)重建的甪直保圣寺大雄宝殿7),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顶,平面形制为面阔、进深各3间的近似方形。苏州殿庭中呈方形平面的不多,还有一例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元至正四年(1344)重建的轩辕宫正殿。保圣寺大雄宝殿贴式为对称的“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是《营造法式》中厅堂式之一种大木构架类型。玄妙观三清殿(南宋淳熙六年,1179)屋顶形式为重檐歇山顶,平面为满堂红式柱网的矩形,面阔9间、进深6间,包括四周深1间的副阶周匝。殿身贴式为身内12架椽屋、用5柱、副阶2架椽,与《营造法式》中的厅堂式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殿身椽数多于《营造法式》8)。虎丘云岩寺二山门(元至元四年,1338)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顶,采用面阔3间、进深2间的矩形平面,典型的“分心斗底槽”。贴式则为“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宋元时期殿庭大多数采用了梁栿月梁造及拼帮做法,正贴更是采用叠斗抬梁式。特别是甪直保圣寺大雄宝殿还具有月梁式阑额,似与徽州及浙江地区木构建筑面阔方向的冬瓜梁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另外,该殿平梁上的大叉手及蜀柱,与北方同时期的建筑特征基本相近,而在江南一带宋元时期不多见,可以认为是受到了北方的影响而产生的。且大叉手相对北方同时期木构建筑略显纤细,蜀柱却显粗壮,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图7)。甪直保圣寺大雄宝殿、玄妙观三清殿及虎丘云岩寺二山门斗栱中均运用了上昂、挑斡、圜斗、讹角斗及靴楔等,这是宋元时期香山帮殿庭构件细部的一大特点。玄妙观三清殿补间铺作中的挑斡与北方宋式建筑极为相似,特别是丁头栱与月梁的整合、内檐铺作处上昂等处做法,更与《营造法式》中所记述内容相吻合(图8)。刘敦桢曾仅就三清殿的斗栱,就用了“国内现存最古之实例”“国内鲜见之例”及“国内唯一可珍之孤例”来赞誉9)。值得一提的是,虎丘云岩寺二山门东西次间月梁与素枋之上架设了平闇。平闇在我国早期木构建筑中比平棊要早,且从目前尚存的佛光寺东大殿及独乐寺观音阁中都有所用来看,平闇多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但11世纪后木构建筑已喜用平棊而渐轻平闇(图9)[11]。3座殿庭经历代若干次修缮,其中不乏夹杂着很多后世做法和营造特征,其中展现的某些做法仍可看到宋代古风10)。由此可见,汉晋至元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与中原一带基本吻合,且因南宋时期江南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使得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且呈现较强的地域色彩。

图片

7 甪直保圣寺大雄宝殿复原剖面


图片

8 玄妙观三清殿下檐室内副阶月梁、剳牵及补间铺作


图片

9 虎丘二山门内乳栿、剳牵及挑斡


2.3成熟期(明清-1980年代初)


明清以来,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苏州香山帮出现了江南地区乃至全国建筑营造业的领军人物。香山帮代表人物蒯祥主持重建了北京紫禁城中的三大殿、乾清宫,增建坤宁宫,以及设计营造了景陵、裕陵、天安门等,最终被提升为工部左侍郎。大规模的皇城营造工程中,不仅有大量的北方工匠,还征集了江南地区著名建筑匠帮的参与。营造活动进行中,各匠帮的木作营造技术必定进行有机融合,而以蒯祥当时的官职及影响力,香山帮的影响力显然会处于主导地位。另外一位领军人物姚承祖,对我国建筑业最大的贡献是其力作《营造法原》,为姚承祖总结明清至民国、世代相传的苏州地区“香山帮”传统技艺而成。该文献独树一帜,被誉为“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直至今日仍是我国江南地区古建筑保护、维修及利用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书,被广大建筑师视为经典,广为应用。


其二,明清时期,有对香山帮产生了重要影响,或对香山帮营造技术进行总结的重要建筑技术文献产生。如明清时期《鲁班营造正式》在我国南方民间广为流传,《园冶》及《长物志》亦有关于香山帮建筑理论,特别是园林建筑方面的提炼,《营造法原》则是对香山帮营造技术的总结。


其三,梓义公所的成立加大了香山帮匠人的凝聚力,使原本松散的一群人形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结构明确的整体。这样既发展壮大了香山帮队伍,更便于匠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更加成熟。


其四,从建筑角度来看,木作营造技术越加娴熟、精巧、大气。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始建、明成化十年(1474年)重建的文庙大成殿,屋顶形式为我国传统建筑屋顶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平面形制为面阔7间、进深6间,包括四周深1间的副阶周匝的“金箱斗底槽”。殿身贴式为上檐10架椽屋、前后劄牵乳栿、用4柱(前柱未落地、似缠柱造),下檐1架椽,《营造法式》中未见此类大木构架样式。从其屋顶形式及贴式椽数,均可看出其等级规格之高。但与其高规格不相符的是,内檐采用的斗栱式斜撑及斜撑式上昂(图10)。斜撑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结构形式,在出跳承檐功能上,斜撑与斗栱可谓关系密切,原始的斜撑有可能引导了斗栱的演化,尤其是穿斗盛行的南方建筑[12]。斜撑在苏州甚至苏南地区运用并非十分广泛,在厅堂(楼厅)或平房(楼房)建筑中偶有出现,在殿庭类建筑中很少见。另外,斗栱中仍大量存在上昂和挑斡,显示出文庙大成殿具有的宋代遗风。甪直保圣寺中保存较完整的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建成的天王殿,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顶。平面形制为面阔3间、进深2间的矩形。贴式为“六架椽屋、分心三柱”,角柱略显侧脚,但无生起。三步梁上施驼峰、栌斗、令栱及替木。不论是汉晋至元或明清以来,苏州殿庭类建筑木构架中均少见驼峰,基本上是斗栱直接架在梁架之间,即叠斗抬梁式。但驼峰在《营造法式》厅堂式构架中却很普遍,似显示出北方建筑这一构件特征影响的弱化,也可证明苏州殿庭建筑的地域化特征。替木是宋式木构件名称,根据结构的需要,可位于梁头、令栱、重栱之上。苏州殿庭中替木使用并不多见,后期替木转换为各类机11)开始广泛运用,特别是在厅堂类建筑中。甪直保圣寺天王殿尚存柱头圜斗与补间讹角斗,也可显示其所具有的宋元遗风。我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栱,随着时代的更迭及地域的不同发展变化最为多样。明清以前,苏州香山帮殿庭斗栱中的昂头多为批竹昂或琴面昂。到了清代,殿庭外檐斗栱常用靴脚昂,与琴面昂类似,接近于清代北方的样式。但也不排除多用于厅堂类建筑中的凤头昂在殿庭中的运用,或为两者特点相组合,如西园寺大雄宝殿。更有甚者,民国期间姚承祖主持设计建造的灵岩寺大雄宝殿还出现了枫栱12),更加展示了香山帮殿庭厅堂化的发展趋势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图11)。

图片

10 文庙大成殿内檐斜撑


图片

11 灵岩寺大雄宝殿的凤头昂和枫栱


2.4拓展期(1980年代初-至今)


1980年代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等受到广泛的重视。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进入拓展期。


首先是1986年《营造法原》的再版。张至刚在再版弁言中将其定位为“唯一记述江南地区代表性传统建筑做法的专著”,《营造法原》在我国建筑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文献的再版,对于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广为流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近年来对于《营造法原》的研究层出不穷,也展示了人们对香山帮建筑营造理论总结的重视13)。


其次,香山工坊的成立对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传承具有重大意义。香山工坊是在探索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发展,以及如何走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这一基础上应运而生的[13]。特别是承香堂的营建,有19名香山帮技艺传承人、近百名工匠参与,全面展示了香山帮营造技艺实录(图12)。


再次,香山帮“木作”有了很大发展,“木作”的“大木”“小木”“木雕”和“硬木家具”工种进行了细分[14]。《营造法原》中的木作有大木、花作、小木之分,此与《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15]有所不同,三者相同的为大木,均指木构建筑的结构支撑部分,如柱、梁、枋、椽等。《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中的小木指门、窗、天井装修部分等,而在《营造法原》中则用花作(装折)来称谓,小木指专做器具之类[6]。


最后,木作营造技术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工具的改变。香山帮工匠在传统殿庭的营建过程中,主要运用到的木工工具有锯子、木凿、斧头、刨子、墨斗、尺子等。而现在的香山帮工匠在建筑营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靠机械加工,但雕花仍需要手工加工。

图片

12 香山工坊承香堂


1980年代后,香山帮的足迹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在保持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特征的同时,在建筑材料、营造仪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1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圆明园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公益评选活动中,获得“当代艺匠”称号的香山帮匠师程茂澄主持建造的报本禅寺大雄宝殿,为浙北地区最大的寺院建筑,可与灵岩寺大雄宝殿相媲美(图13)。该大殿主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椽子、老嫩戗及门窗采用木材,有效地控制了整体造价,又巧妙展示了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与表现力。香山帮对清代的湖州府庙进行修复时,原本的木构屋架没有改动,按照传统营造技艺进行修建,手工制作构件,但没进行上梁仪式。在苏州民俗中,就有不少关于建造房屋的风俗礼仪,如崇拜习俗、上梁习俗等,成为苏州传统民居厅堂营建过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些风俗礼仪呈现出逐渐简化甚至消失的趋势,现在香山帮建筑营造是否采用如上梁习俗要看建筑等级及业主需求。

图片

13 平湖报本禅寺大雄宝殿


#

3.结论


苏州殿庭建筑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1)殿庭样式厅堂化。苏州殿庭并未全部采用《营造法式》中的殿阁式构架,而大部分均采用彻上明造的厅堂式构架;


2)构件细部柔美化。如殿庭中的梁以平直的月梁为主,梁端向下稍作卷杀,也有短川整体呈弓形,给端庄的殿庭带来几分活泼气氛;


3)斗栱做法滞后化。殿庭斗栱中坐斗除方形斗外,还有圜斗和讹角斗。宋元时期在外檐斗栱的里转部分,普遍采用上昂、挑斡与靴楔的做法,明代以后仍有延续。


通过对香山帮殿庭建筑的研究,可将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的发展分为4个时期:萌芽期(新石器时代-春秋)、发展期(汉晋-元)、成熟期(明清-1980年代初)及拓展期(1980年代初至今)。


第一时期为萌芽期,此时的木构建筑早已没了踪影,我们只能根据尚存的石造遗构,特别是文人墨客笔下记载赞美当时宫殿建筑的诗文,从中推测萌芽期苏州香山帮的木作营造技术。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与中原一带基本吻合,且因南宋时期江南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使得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第三时期为成熟期,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越加娴熟、精巧、大气,更加展示了香山帮殿庭厅堂化的发展势头。


第四时期为拓展期,从《营造法原》的再版、香山工坊的成立、“木作”的发展,以及建筑材料的变化、现代化营造工具的使用、营造仪式的简化等,表现出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本研究过程中访谈了大量仍在进行传统建筑营造的香山帮匠人。如苏州艺苑古建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建明、苏州东吴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程茂澄、苏州蒯祥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根兴等。从对他们的访谈中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本研究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作者:刘莹,蔡军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2021年S2期

原题目:《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发展渊源探析》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 zyl06321
    zyl06321 沙发

    内容不错,只是图片的质量不佳,希望继续努力。

    2022-10-03 23:21:03

    回复 举报
    赞同1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南北方古建筑大木构件结合类型

中国古建筑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宝贵遗产。从地域看,南方古建筑和北方的古建筑相比,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工艺技术、构造特点等都有各地的特点。今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南方大木构件与北方大木的结合的种类有哪些。 南方大木构件结合技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