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你好,国家水利遗产!

你好,国家水利遗产!

发布于:2021-03-15 17:01:15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近日,水利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水利遗产认定申报试点自荐工作的通知,首次开展水利遗产认定申报。通过遴选一批治水特色鲜明、历史价值高、社会影响力大、基础较好的水利遗产,促进水利遗产保护利用,为水文化建设、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支持。

水利

遗产

江苏水网密布,治水历史悠久,治水名人辈出,积淀了丰厚的水文化遗产。早在2016年开始,省水利厅即联合省文物局开展了全省水文化遗产普查,共调查登记 8322处 水文化遗产。

今天

水利君就带大家一起

盘点一下江苏境内

那些历史悠久的水利遗产

为江苏申报首批国家水利遗产打call!

1

南京武庙闸








南京武庙闸位于玄武湖解放门附近,始建于明朝,目前仍承担着对秦淮河等城市水道水位的控制和冲洗工作。武庙闸是南京使用时间最长的水闸,这里是玄武湖主要出水口,明太祖朱元璋建造南京城时一并设计,建造了这座水闸,已有600多年历史。

该闸的工程设计在当时的世界处于一流水平,通过在解放门东附近墙基里预埋的涵管,引玄武湖水入城,还可调节珍珠河水位。当时叫通心水坝,清同治时期因附近有座武庙而得名“武庙闸”。   

武庙闸原有两个入水口,为了减缓水流冲击,两边砖墙乃至整个水道都呈“之”字形弯曲,减低流速。该闸地下安装有方形双合铜水闸两套,呈公母状,下合有直径为1.1米的母穴,上合呈反凸字形与下合相合,即为关闸断流。此外, 上合中有一直径为0.09米的绳孔铜钮,以铁索连接地面上的绞关启动。穿越城墙下方的涵管名“灵福洞”,总长度为143.9米,由铜管和铁管组成,其中铜管103米(每节长0.85米),铸铁管37米(每节长0.82米),管径均为0.95米,管内有绞刀,随水流波动可以切碎水草,以防堵塞,又可防敌潜水入城。这一精巧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调节水位,净化水质。

清同治十年(1871年)3月,江苏候补县丞管理后湖(即玄武湖)委员王焕镳对“通心水坝”进行了重修,称之为“创造通心沟水坝”并勒石纪事,此碑现镶嵌于武庙闸阶梯转弯处。1971年2月,拆除武庙闸的两套铜水闸以及一百多节铜、铁涵管(现部分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改为水泥涵道,并对原进水口进行了修改。对涵洞所通过的城墙内部调查,发现隐藏于城墙内部的瓮室一座。该室呈拱顶,高约4.5米,南北走向,长9.7米,暴露出来的城砖侧面均无南京城墙砖常见的铭文,城砖尺寸较大,以青砖为多。由于年代久远,渗水透过城砖缝隙间的粘合剂向下滴,已成钟乳石状,最长的达十余厘米,初步认为是“武庙闸护管隧道”。1986年5月,南京市重建武庙古闸景点,由方亭、观景轩、三曲长廊以及龟趺石碑组成,龟趺石碑上“武庙古闸”四个道劲的大字,仿佛向世人昭示着南京古代科技的辉煌。



2

扬州三湾





扬州三湾即是百姓口耳相传的新河湾、宝塔湾、三湾子。

宝塔湾在今天的文峰塔下,其名首见清初《读史方舆纪要》,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为加强漕运管理,清政府命人用传统的山水画法精功彩绘的大运河全图《九省运河源泉水利图》,该图上明确标明宝塔湾,而此时新河湾尚未出现。直至道光年间,《扬州水道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四月,江都(指今扬州)运河南门二里桥一带,水势直泻,为盐漕梗。巡盐御史杨光训请檄扬州知府郭光复,开自二里桥河口起,入西折而东,从姚家沟以入旧河,名宝带新河。此即扬州城南运河之新河湾也”,新河湾就在今三湾公园处。至此,扬州城南开始有宝塔湾、新河湾之名。民国时,扬州仍然是两湾——宝塔湾、新河湾,没有三湾子。

那么三湾子在哪里?其实就是宝塔湾,1998年《京杭运河志》(苏北段)记载:文峰塔耸立于古运河南岸,扬州城西南角,俗称三湾子的地方。万历十年(1582)文峰塔建成,运河三湾子也改成宝塔湾。原来扬州南门二里桥一带的河道相对较直,水流下泄迅疾,水势直泄无蓄,过往船只经常遭遇浅阻。而运用“三湾抵一坝”的原理,可以迟滞水流,以保障过往船只航行的顺畅。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扬州知府郭光复率民工自南门二里桥的河口起,往西开挖新河,再折而南,复转弯向东,从姚家沟接原来的河道,形成曲折的“三湾”,放水通航后,船只果然不再浅阻,成就扬州先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又一伟大工程。


3

南通、盐城范公堤





范公堤本名捍海堤, 公元1024年(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主持修建了从楚州盐城经泰州海陵、如皋至通州海门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 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省阜宁县,南抵今启东市的吕四港镇,长五百八十二里。

当时建成的范公堤,沿线海堤堤高5米,堤底宽10米,堤面宽大约有3米,在河穿堤入海的地方用砖头、石头围衬,而且在堤里向种柳树植草皮,加固堤防,施工技术非常完善。元、明、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范公堤多次维修。

古人登范公堤东望,堤外有烟墩(烽火墩)七十余座,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救命墩)103座,涨潮时,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苍,别是一番风光。

范公堤现虽失却其捍海之能,但范公堤和范仲淹及他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永载史册,流芳百世。今204 国道原是由范公堤改造而成。随着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204国道迁址拓宽,不少地段已离开了古范公堤,不过草堰镇境内仍保存有范公堤残段。



4

苏州觅渡桥水文站



觅渡桥水文站是苏州最早的近代水文观测站,始建于清代,并一直延续至今,积累了数万组大运河水文资料。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苏州海关在觅渡桥北设置水尺,用于测量水位,成立吴县水标站,水标站为三层塔式,这是苏州地区最早的水标站,位于在苏州城外东南隅,古运河与环城河汇流处的觅渡桥北。

民国九年(1920年)10月,吴县水标站由督办苏浙太湖水利工程局接办。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水文测站隶属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管理。抗战期间,观测停止。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设立吴县水文站,负责管理苏南各级水文测站。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吴县水文站由苏州行政公署建设处接管,改名苏州水文站。1975年,在觅渡桥北侧新建一座斜跨古运河的公路桥,水文站因在东引桥处,而被迫拆除。2003年,公路桥因改道拆除。

2004年,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在原址重建觅渡桥水文站,新建的水文站为六角塔式,仿照清代原貌建设,水文站已重新融入古觅渡桥风貌之中。



从大禹治理太湖的“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到吴王夫差开挖邗沟“沟通江淮”;从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到明清为保漕粮北运而不断治理的清口、洪泽湖;从民国的“导淮”,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起的数次治水高潮……江苏悠久的历史里,凝结着灿若繁星的优秀水利遗产。

水利君小贴士

行动起来

争创首批国家水利遗产就是现在


来源:江苏水利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4 万条内容 · 33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陆桂华副部长:十三五”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6万平方公里

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余璐)“水利绿化工作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6万平方公里,圆满完成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水利部23日召开的绿化委员会会议上,水利部副部长、部绿化委员会主任陆桂华如是说。 陆桂华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坚持把绿化贯穿河湖治理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6.4万个,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森林覆盖率超过50%,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周边绿化率达48%。以及持续推进单位庭院园林绿化和水利工程区景观化,部直属单位共新增造林种草面积5059.81公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